怎样做好一名民乐指挥

2010-11-16 07:26戴音
剧影月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指挥家民乐音响

■戴音

怎样做好一名民乐指挥

■戴音

民族管弦乐是一种较大规模的民族乐队演奏形式,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在中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演形式。随着乐队规模的逐渐扩大,专任的民乐指挥也变得更加的重要。很多年来,民乐指挥都是由作曲家、演奏家和交响乐指挥兼任并转为专任的,从长远的民乐管弦乐发展和建设的角度上来看,更需要专业的民乐指挥家。民乐管弦乐的指挥不同于交响乐指挥,也不能套用交响乐队的排练的模式来训练乐队。对总谱的诠释、对乐队音响和音色的调配,以及对作品的地域风格的把握,并不比交响乐队的指挥简单,所以要能够更好的体现民族音乐的神韵,迫切的需要合格的专任民乐指挥。

首先民乐指挥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一.指挥法中的普遍要求的条件都需要具备。熟练掌握和运用指挥的基本动作;具备看总谱的能力;有良好的听觉及节奏感;有较好的乐曲处理和诠释的能力等等。

二.熟悉民族器乐的演奏技法以及性能。要能得心应手的指挥乐队和驾驭乐队,获得演奏员的认同,必须非常的了解每件乐器的性能和技法。乐器的最佳音响效果以及哪些局限和长处都需要很好的了解。如果能一般的演奏一,两件乐器就更为理想。

三.熟悉民乐的配器。交响乐有十分规范的曲目,而且曲目比较丰富,只要多掌握几套音乐会的曲目,到哪都是一体化的演奏规格。但是民乐指挥就不一样,除了作曲家写总谱的方法不一样,每个乐团采用的乐队编制和乐器的规格不一样,都需要指挥来调整。强化总谱的能力是民乐指挥最实际的重要任务。

四.善于处理新作品。在排练新作品的时候没有音响资料的情况下,要能够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总谱并且高效率地完成新作品的试奏。

五.对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和积累。作为一名合格的民乐指挥,必须多了解和掌握这些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很多作品都以这些音乐为素材而创作的,要达到较精准地诠释每一部作品,指挥必须有着良好的艺术修养。

香港中乐团的核心人物首席指挥兼艺术总监——阎惠昌先生是我比较敬佩的一位民乐指挥家之一,也是“唯一”科班出身的民乐指挥家。在这几十年来阎惠昌先生一直在民乐指挥的这个岗位上钻研、奋斗,与民乐为伍,为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一位优秀的指挥家可以带出优秀的乐团,一个优秀的乐团也可以造就一位优秀的指挥家”可见指挥与乐队成员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只会打拍子不会排练的指挥不能成为合格的指挥,必须具有驾驭乐队演奏能力的才称为真正的指挥。而这样的指挥并不多,阎惠昌先生与香港中乐团默契合作了十多年,与乐团的磨合已经到达了一种境界,应该说是心领神会,他对每部作品都会精心的去解读和诠释。指挥家练就一双会说话的手,如同语言一样,要努力表达和善于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更要富于动作的美感。乐团是水,指挥是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朴东生先生说的,有的指挥只在乎了外在的花架子,舞台上潇洒的挥舞与乐队的演奏象是两层皮,互不相干。所以说娴熟的驾驭乐队能力是指挥家的核心技术。

作为民乐指挥对音乐韵律的处理也是相当重要,这就要求指挥不但要熟悉民间音乐在韵律上的特征,通过与乐队的合作,以较好的音乐效果体现出来。还有充分的掌握很多民族乐器新技法,并且细腻的运用到处理的作品中去,面对众多的民族民间音乐,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做到无所不知,但是对于一个民乐指挥来说应该尽最大的可能来把握作品总体上的风格,俗话说“不走味儿”。

排练是指挥的核心工作。在排练中声部的音响组合的平衡和调空整合是指挥必须掌握的。音响整合是要让一个声部的音响充分的“震动”起来,然后再将每个声部的音响整合的合理,流畅,在要求乐队整体的统一和平衡,从而取得演奏上最基本的质量保证也是首当其冲的问题。那么乐队音响的整合需要指挥的责任感,应该反复的去强调每个演奏员都要以最好的技术状态和音响音色来参与乐队演奏,包括一个泛音,一声锣一招一式都要精心的去演奏,否则就会起了破坏性的作用。细化的整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特别要注重声部的练习,尤其是对一个比较生疏的乐队,简单的排练几次就演出那是很不负责的行为。不同的指挥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但是从一半的处理上来看总体的音响整合可分为;以弱显强;以柔克刚;强而不噪;弱而不虚;慢而不断;快而不乱。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指挥。

说了那么多,在总谱的阅读和诠释上指挥又需要了解什么呢?民族管弦乐的总谱可是什么样的都有,虽然近几年通过学习和探讨加强的规范,但是现状还是给了民乐指挥备谱相当大的负担。首先记写方式的多样化,不象交响乐经过200多年的完善已经形成国际上统一的规范记写方式。如弹拨乐声部排列的差异,打击乐声部的排列多样化,最为统一的也就是拉弦乐声部了,那么作为指挥要细心的去阅读以免读误。要提高对总谱的鉴识能力,不能被眼花缭乱的总谱所困惑,也不能对谱面简洁而对实际音响效果的产生错误的判断,在长期的实践当中去提高阅读总谱的能力。民乐不同与交响乐,遇到不规范的总谱,作为指挥应该适当的去调节和调整,在充分尊敬作者的前提下去完善作品,已取得更好的演奏效果,调整后应当在谱面做出记录,不要做一个即兴的指挥。认真细致的备谱是对一个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指挥也是一种起拍的艺术,起拍也就是预备拍,是指挥技法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看似简单,但是要能熟练透彻的掌握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能做好。预备拍贯穿指挥操作的全过程,如果含糊不清,那乐队就会难以整齐。挥拍的动作一定要有把握和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使庞大的演奏群体节奏上有统一的效果和标准。指挥动作的规范与指挥的音乐修养,美学观念以及性格都有关,每一位指挥都有自己的习惯和风格。著名的指挥家石中光教授也是我的指挥老师,他说过,挥拍的幅度一定是讲适度的,指挥的动作大小要适度,关键是有效性,演奏强烈和速度较快的音乐是动作范围越小,演奏抒情的的慢板时,动作一定要大和舒展。指挥也是表演艺术,指挥的动作形象和仪态都要有可看性,要有神更要有气,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指挥是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你学到的只是知识和经验,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指挥的专业技术,更多是靠自己,应该加强全面的音乐修养,勤奋的探索,努力的钻研在悟性上下功夫。中国的民乐需要指挥,更需要专职的优秀民乐指挥,我们期待着中国的民乐界能涌现出更多的德艺双馨民乐指挥家。

猜你喜欢
指挥家民乐音响
郭文景《川崖悬葬》多样化和声素材及其音响叙事研究
跨文化中的相遇与对话——从世界音乐看张维良中国民乐创新之路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田野里的音响
乐师
诚实音响
超级指挥家
舞动旋律
201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