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2010-11-16 04:35李连翠李加彬尤剑英蔡洪燕李红艳
中外医疗 2010年4期
关键词:二磷酸鹤岗心肌炎

李连翠 李加彬 尤剑英 蔡洪燕 李红艳

(1.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妇婴医院儿科; 2.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 黑龙江 鹤岗 154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科住院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64例,参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999年修订方案,中国昆明)》,分成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为随机分组,年龄、性别、病情均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0例按治疗常规进行综合治疗,包括:(1)卧床休息。(2)抗病毒治疗。(3)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ATP,COA辅酶Q10营养心肌,必要时给予大剂量糖皮子激素。(4)纠正心律失常。(5)控制心力衰竭及急性肺水肿。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营养心肌治疗,具体用法为,将1,6-二磷酸果糖以注射用水配成2.5%~10%的溶液静脉滴注,一次0.10~0.25g/kg,1d1次,疗程14d,静脉滴注速度为5g1,6-二磷酸果糖于5~10min内滴完。

2 疗效评定与结果

2.1 疗效评定

显效:经治疗1周后自觉症状消失,心肌酶下降,心电图开始恢复,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恢复;有效:治疗14d自觉症状部分消失,心肌酶有所下降,心电图恢复较慢,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有所恢复;无效:治疗14d自觉症状不消失或加重,心肌酶未下降或升高,心电图未见恢复,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无改变。

2.2 结果(表1)

治疗组在较快控制病情,缩短病程,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

主要是病毒侵入心脏,在心肌细胞内复制,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溶解,进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产生无氧代谢,使机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多,从而加重心肌损害。

3.2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原理

1,6-二磷酸果糖为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它可以作用于细胞膜,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磷酸果糖激酶,增加细胞内高能磷酸键和三磷酸腺苷的浓度,从而促进钾离子内流,恢复细胞静息状态,增加红细胞内二磷酸甘油酸的含量,抑制氧自由基和组织胺释放,有益于心肌缺血,缺氧等状态下的细胞能量代谢和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受损细胞修复。经临床观察,应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显著。

表1 治疗结果

猜你喜欢
二磷酸鹤岗心肌炎
一座网红城市的日常
微量元素在鹤岗盆地早白垩世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PARP 抑制剂在BRCA 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如何把鹤岗打造成中俄界江旅游胜地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鹤岗鑫塔水泥公司2500t/d熟料生产线调试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肺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