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测度

2010-11-24 06:39赵维良张卓希
关键词:文教测度城镇居民

赵维良,张卓希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测度

赵维良,张卓希

(辽宁师范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GDP在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GDP不能完全涵盖反映社会福利的所有指标,需要对居民福利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借鉴社会福利的相关研究,构建城镇居民福利水平指标体系,从时间序列上(2000—2008年)对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进行系统评价,力图探求影响居民福利水平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福利水平;城镇居民;指标体系;测度;辽宁

各级政府都把不断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长期以来,GDP在反映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日益不满于将GDP作为反映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1]GDP不能完全涵盖反映社会福利的所有指标,也没有计入影响福利水平的负产出。如何衡量社会与经济全面发展逐渐成为理论界探讨的新问题。[2]

一些国家和地区实现了GDP的快速增长,然而这种增长的利益并没有惠及社会的所有群体和阶层,贫困人口的数量仍在增加。这一切都说明了测量福利的口径太狭窄,仅以收入作为测量指标是远远不够的。福利理论可以划分为功利主义效用福利理论和客观主义福利理论。[3]效用福利理论把“福利”理解为“效用”,效用是测量和评价福利的工具或指标。客观主义福利理论主张从收入、财富、商品、消费支出、基本物品和资源等角度来界定和测量福利。效用是个人对物品或服务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所以测量难度较大,稳定性不强。因此,本文采用客观主义福利理论构建居民福利水平指标体系,并对辽宁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进行测量。

一、福利水平的测量

现阶段最有代表性和应用最广泛的指标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HDI虽然比GDP等其他单维指标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有着明显的缺陷,它仅仅反映了人类生活的3个基本维度:寿命、知识以及资源的获得,对于衡量人类其他方面的选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HDI最多只能被认为是一种衡量生活质量的尺度。

以上各种衡量社会福利指数的指标从GDP这个单一经济指标转向了经济、文化、社会指标,对社会福利的衡量更为全面。但是,各种评价居民福利水平的指标还有待完善,尤其在符合实情及可操作性方面急需改进。

二、城镇居民福利水平测度体系

1.测度指标

本文的福利水平主要指能使人们生活幸福的各种条件,主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4个方面构建居民福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经济系统为居民提供了物质保障,是提高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基本因素;社会系统为居民提供了各项基本的公共资源,涉及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多领域;文化系统则为居民提供精神资源;环境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根据以上思路,本着科学性、简洁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本研究构建了3个层次的城镇居民福利水平指标体系:第一层次是目标层,即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综合指数;第二层次是项目层,包括经济福利、社会发展、文教娱乐、生态环境4个维度;第三层次是指标层,即每一个评价项目具体由哪些指标来表达。最后指标体系进行了自相关分析,去除了研究时间内无变化幅度的指标,在此基础上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指标体系

2.测度方法

对城镇居民福利水平进行测量和比较属于对多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由于评价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指标数量较多,且很多指标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如果直接采用主观赋权的综合评价方法,则容易受到评价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使评价结果不能完全反映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真实性。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不使用权系数,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原来指标的统计特性,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质量,处理可信度高。

3.数据获得及处理

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09年《辽宁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其中一些原始数据可以直接用来计算,有些原始数据则需要按指标的不同意义进行量化处理。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Jiangnan rainy seasons(JRS) and the preceding heat content

由于各指标量纲不统一,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假设样本矩阵X归一化后记为Y,式中maxxi、minxi分别表示第i个指标下各评价样本属性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样本矩阵X转化为矩阵Y=(yij),y∈[0,1]。当y(xij)=1时,指标代表的项目达到最佳状态;相反,当y(xij)=0时,指标代表的项目达到最差状态。

(1)正向指标:

(2)逆向指标:

三、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测度

1.测度结果

辽宁全省陆地面积14.69万km2,全省常住人口4315万,其中城镇人口2592万人,管辖14个地级市。200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 065.6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800元,实际增长率为10%。21世纪以来,辽宁省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具有动态特征,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按照上述城镇居民福利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得出辽宁省2000—2008年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综合指数及各准则层指数的度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00—2008年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变动

2.结果分析

(1)经济福利。经济福利指数从2000年的-0.953 17上升到2008年的1.645 32,主要得益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辽宁省人均GDP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分别从2000年的11 177元和6903元增加到2008年的31 258元和11 231元。但期间由于遭受2003年“非典”的影响,致使2003、2004两年的经济福利类指数有所下降,分别由2002年的-0.466 99下降到-0.702 64和-0.8618,人均消费水平2003年也较2002年下降了9.2%。

(2)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指数从2000年的-1.088 08提高到2008年的1.347 11,除2001年外,社会发展指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01年的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创下了近10年来的最高值,伤亡总人数为21 574人,是2008年的2.4倍。辽宁的医疗、住房、就业等各方面都有了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0.28%提高到2008年的0.6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0年的8.9 m2上升到2008年的25.72 m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2.13%提高到2008年的3.49%。

(3)文教娱乐。文教娱乐指数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略有波动,主要表现为初中升高中升学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图书发行种数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16.3%上升到2008年的22.8%。但是,辽宁省城镇居民的娱乐文教消费比例却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2008年娱乐文教消费比例仅为10.2%,和2000年的11.26%相比有所下降。

(4)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指数从2000年的-1.1172上升到2008年的1.393 58,反映出辽宁省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正在逐渐改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清扫保洁面积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由2000年的5.72 m2和16 588万m2上升到2008年的9.4 m2和25 620万m2。二氧化硫排放量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各指标与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综合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各指标与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综合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图1表明,与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综合指数相关系数较高的因子有经济福利指数中的人均GDP(x1)、人均消费水平(x2),社会发展指数中的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x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比重(x8),文教娱乐指数中的教育支出占GDP比重(x12)、初中升高中升学率(x13)、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x14),生态环境指数中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17)、城市清扫保洁面积(x20)等。这些指标对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影响较大,应给予充分重视。

图1 各指标与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综合指数相关性分析结果

此外,恩格尔系数(x3)、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4)、交通事故伤亡人数(x10)和娱乐文教消费比例(x11)与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综合指数相关性较低,说明这些指标数值在近9年来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和波动,当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辽宁省恩格尔系数近年来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2008年恩格尔系数较前3年略有提高,这说明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状况也反映出辽宁城镇居民经济实力需进一步增强。娱乐文教消费比例变化不大和整体文化教育状况有着必然的联系。交通事故伤亡人数虽然近年来逐渐减少,但是变化幅度较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秩序和安全应予以更加重视。

四、结 论

本文研究了辽宁省2000—2008年的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从居民福利水平的各个指数来看,经济福利指数、社会发展指数、文教娱乐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都在不断提高,尤其是经济福利指数上升得最快,这反映出辽宁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而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居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值得注意的是,文教娱乐指数虽然也处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但是该指数在上升过程中却呈现不稳定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娱乐文教消费比例不稳定造成的。近年来,辽宁省城镇居民娱乐文教消费比例有所下降,而文教娱乐指数中的教育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初中升高中升学率都对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这说明重视教育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政府不仅应该在财政上继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还应积极引导人们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引导人们走向自我发展型消费。这样做从中长期看,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巨大的。

通过对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测度研究,得出影响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医疗卫生支出占GDP比重、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比重、教育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初中升高中升学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清扫保洁面积。辽宁城镇居民福利水平通过上述指标的综合评价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居民福利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政府应更加注重文化教育在居民福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促使居民在文化教育等精神方面得到较大发展。

[1]杨缅昆.社会福利指数构造的理论和方法初探[J].统计研究,2009(7):37-42.

[2]陈 曜,贺灿星.对福利水平指数评价效率的研究——兼与蔡增正先生商榷[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1):28-31.

[3]方福前,吕文慧.中国城镇居民福利水平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阿尔蒂亚·森的能力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J].管理世界,2009(4):17-26.

[4]DASGUPTA P, WEALE M. On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J].World Development,1992, 20(1): 119-131.

[5]NORDHAUS W, TOBIN J. Is growth obsolet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2.

[6]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刘长生,郭小东,简玉峰.社会福利指数、政府支出规模及其结构优化[J].公共管理学报,2008(3):91-99.

MeasureonwelfarelevelofurbanresidentsinLiaoningProvince

ZHAO Wei-liang, ZHANG Zhuo-xi

(College of Management,Liaoning Normal Univ., Dalian 116029,China)

GDP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reflec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welfare, but GDP cannot include indexes of social welfare completely. So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welfare level is needed. The paper referenced related research about social welfare, and constructed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urban residents’ welfare level. Then it assessed the present welfare of urban residents in Liaoning from the time sequence (2000-2008), in order to seek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elfare level,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ing residents’ welfare level.

welfare level; urban residents; indicator system; measure; Liaoning Province

1671-7041(2010)06-0005-04

F061.4

A*

2010-06-18

赵维良(1978-),男,辽宁铁岭人,博士,讲师;E-mailzhao8840@126.com

猜你喜欢
文教测度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局部紧的阿贝尔群上谱测度的几何结构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Rn上的测度双K-框架
中外合作办学者主体资格与责任分析
我国要素价格扭曲程度的测度
王文教 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奠基人
户外大型定制树屋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几何概型中的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