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的创作体验中提炼理论——评安敏的文艺评论

2010-11-25 02:39余三定
文艺论坛 2010年3期
关键词:工人文艺散文

■ 余三定

安敏在从事文艺创作的同时,在报刊发表了不少的文艺评论。安敏的文艺评论,给我以特别的亲切感和真实感,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安敏的文学评论真正来源于他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对自己创作体验的提炼,而不是单纯来自于书本和空洞的说教。

安敏的文艺评论,包孕了许多他自己总结、提炼、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的精粹的文艺理论观点。他在《〈我在寻找你〉后记》中写道:“作为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初衷本想精选,但又抛不开那些虽算不上散文但真情实感尚在的文字。这些文字的共同点在于来自生活,都是对生活的真诚歌唱。我于是就让他们‘杂’成一家了。”在安敏看来,反映生活的真实(“来自生活”)、作家创作时情感的真诚(“对生活的真诚歌唱”),是散文创作的最低、也是最高的要求,是散文的本质特点。他在《审美笔记》中议论道:“美丽,是具有力量的。而美丽正因为美丽,就特别地引人注目,特别地令人向往,特别地被追求,以至于被掠夺,被侵略,所以往往就需要保护,保护中就有诸多约束。所以美总具有悲剧性,不是说红颜薄命么!”“美在展示中才被认识。美更是在付出中才灿烂其美。美还要在对比中才放射出光芒。”安敏这里使用的是散文式的语言,并未采用一般评论家惯常使用的论辩性的语言,但却表现出一种内在的逻辑的力量、理性的力量、甚至可以说是思想的力量。安敏在《关于“悲壮”与诗的随想》中提出了“诗的本质都是悲壮的”的观点,他很有激情地写道:“诗在人类世界悲壮前进的背景上呼啸而起,诗以其情感喷发的翅膀,把悲怆飞翔成雄壮,把苦难搏击成壮美,把喜怒哀乐演变成风雨雷电!”他进一步分析说:“于是悲壮便成其为壮美,准确地说,是因‘悲’而‘壮’,因‘壮’而‘美’。阵地上冲锋陷阵的战士倒下了,这是悲;但战士用最后的力气把布满弹洞的旌旗举起,这就是壮!人民子弟兵董存瑞炸碉堡牺牲了,是悲哀;董存瑞用年轻的身体铺平了前进的道路,是壮烈!一个母亲看到自己年幼的儿子受难,是悲惨;这个母亲为拯救受难的儿子不惜耗尽自己所有的精血,是壮丽!”“而诗人,是为冲动而存在的,所以诗人对悲壮极为敏感。而诗一旦具有悲壮感,诗就有了冲击力,乃至对人类世界的冲击力。”安敏这里对“悲”、“壮”、“悲壮美”及“悲壮美”与诗歌的紧密联系的论述,真是别开生面,富有新意和深度。

强烈的时代性、现实性,自觉的社会责任感,构成安敏文艺评论的又一重要特点。安敏具有自觉的时代意识,具有关注现实、关怀民众的真诚情怀,他的文艺评论总是有感而发,表现出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他在《高地风景》中写道:“我于是就想到《脊梁》杂志创刊伊始为重振工人文学的鼓与呼,想到一路坚持下来的‘如今谁来写工人’的大讨论专栏。当初开辟这个为工人的文学阵地,是要通过这一个在社会前进中挣扎过、崛起过、骄傲过、阵痛过、新生过而又无论如何都是呼啸前进都是辉煌社会的巨大的层面,来辐射整个社会的潮起潮落,重新唤起文学的风雨。让文学永远与生活同步,与社会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如今谁来写工人”是安敏对当今时代的庄严发问,“与生活同步,与社会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则是他对当今时代、特别是当今时代的文学的真诚呼唤。他在《如今谁来写工人》中明确提出:“我们要把工人文学的旗帜插上一个新的高地”。安敏在《为工人抒情》中满怀激情地提出:“作家艺术家,还有编辑、出版、制作家们都应该注目他们(指工人),应该注目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应该从‘超’们、‘星’们、‘爷’们和‘款’们的鼓噪与喧嚣中腾出一点版面、一点屏幕,营造一点劳动的气息。在追星逐爷的抒情中,也为工人、为劳动者抒一点情!”在文学艺术界较普遍地存在贵族化倾向的时候,安敏大声疾呼要歌赞工人、歌赞普通劳动者(他自己更是在身体力行),这种独立思考的精神、这种敏锐的眼光、这种真诚的平民意识,特别难能可贵。

从自己的生活和创作体验中提炼出有意义、有启发性的理论观点,构成安敏文艺评论的第三个重要特点。从社会角色的角度看,安敏是集工会领导干部与作家于一身;从创作的角度看,安敏则是集新闻记者、作家、编辑、评论家于一身。正因为这样,安敏的文艺评论观点就不完全是来自于书本,而更多的是来自于他自己的创作体验、创作感悟。他往往是从自己的创作体验、创作感悟中升华出有意义的文艺理论观点。他在《〈我在寻找你〉后记》中写道:“散文创作的追求使我写通讯时颇讲究篇章结构文采意境及其取材,力求使通讯写出散文的韵味而具有生动性和生命力;而通讯的要求又使我在写散文时加强了内容的扎实和生活的真实感,还有反映生活于时间上的迅捷。”安敏在《〈记住微笑〉自序》中还写道:“这些篇章,全部出自我作记者之后,面对生活,面对世事,我用记者的眼光去探索其情感的内涵,因此也以文学的激情与新闻的冷峻同时驱使我的笔尖,为大地刻下一行痕迹……”这说明新闻写作与文学创作在他身上是相得益彰,良性互动的。在《反思后的“感受”》一文中,安敏从自己的创作体验中总结出了关于“感受”的独特看法,他写道:“从我的创作冲动看,往往是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细节,或一个人的出现,或一个很美或一个被破坏的美的感官刺激,我把这叫做‘感受’,‘感受’产生文学。”这样的论述,可谓别有慧心,别具一格。

猜你喜欢
工人文艺散文
1942,文艺之春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