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散文诗及诗人介绍

2010-11-25 20:25迈克尔布迈恪MichaelBullock
散文诗世界 2010年9期
关键词:断片花园里光线

迈克尔·布迈恪 (Michael Bullock)

本栏主持:远 行

迈克尔·布迈恪,1918年生于英国伦敦,2008年去世,1969年移居加拿大。著名诗人、小说家、翻译家。先后出版了《黑林中的线条》《带墙的花园》等诗集及多本小说、翻译著作。他的作品曾经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

受意象派、超现实主义、东方风格的影响,在布迈恪的笔下,风景是有生命的,树是走的,溪水是低语的诗,石头是慢慢巡回的生灵,河流与水象征创造力与深奥或任何神秘、无意识的事物。布迈恪通过对欢舞的大自然的描绘,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神话意识与自由流动的意象。

落 日

傍晚,花园里宁静又美丽。树叶在晓风中,微微颤抖。

鸟儿栖息在枝头,准备安歇,偶尔地扑打一下翅膀,或低低地叽啾。

靠在苹果树干上,我的视线越过西侧的院墙,那边太阳正沉入橘红色的海洋。

太多的想象涌现在我的脑海,凝视着光线的奔流,我尽可能地记下这个美丽的黄昏。

乳白色的光弥漫在遥远的天空。中间是,热带海洋上,棕榈树镶嵌的岛屿。

一张面孔浮现在水上,她猫眼石般的眼睛,反射出环绕着的天空。金红色的头发分散在脸上,在落日的余晖中隐约地闪烁着。双唇,珊瑚礁般张开,露出排排珍珠。

乳白色的海水晃动,海藻的绒毛随波起伏,淫荡地扭动。

鱼儿从那张嘴里游入游出,再一次拖着泡沫的彩带。

慢慢地,那张面孔沉入波涛之下;天空暗成靛蓝色;水上的湍流停息了;天空寂静,连贯无垠的表面泛着点点磷光。

夜晚游来,一条巨大的、黑色的鱼。

当我抵至这最后的幻想,太阳已经沉没了,黑暗充斥着花园,更加静谧安详。

我不再听到鸟儿翅膀的扑扇或睡梦中的叽啾。叶子不再沙沙作响,除了靠近我耳朵的那枝。

我问自己:在天空中,我看见了谁的脸?

确信今夜不会再有什么来搅扰花园的宁静,我回到屋内。

那里,家人,正围坐在炉边,融融燃烧的木火旁。

月亮神

当我步入被四墙围绕的花园,我看到里面弥满着闪烁的光线,一缕原始的、自然的、我从未察觉过的、诡秘的光线。

月亮在上,我意识到,这是月光的断片,被温柔的、轻舞的树木枝条剪断了的、月光的断片。

但无风,连微风也没有,没谁舞动这些枝条。

就在我观看的时候,所有的光线漂浮向花园远端的院门,在那儿它们好像汇集成一支光柱,很快呈现出透明、清晰的女人轮廓,身着白衣,我的脑子立即给她个名字——月亮神,因为她对我来说就是月亮的化身。

是光线将自己聚成月神的形体,还是它们在催促院门欢迎月神时,在她走入的刹那,被她吸入躯体,我不能肯定。

无论哪种可能,她的形体此时都是花园里唯一的光。

很难说,这是偶然的光的一瞥,在平滑的叶面上,还是荷花池塘里原本就有月亮的光源,现已溢满使它看起来一直流向天空。或者直接来自月亮神。

当我沉迷于这些问题的时候,月亮神上前走向我,伸出她的手臂,用她的纤纤玉指触摸我。

顷刻,我自己幻化成一束淡淡的、飘渺的光。

对于目睹的人,我一定像朦胧的、虚幻的月亮神本身,存在,像她一样,仅仅由月光组成。

正当我觉得自己要背弃自己,遁入地下,让飘渺的自己解脱所有的羁绊时,月亮神挽起我的手,一起飞出花园,滑翔向高空,在树木与屋顶之上。

围墙花园之四

在巨大的栗树叶片之下,花园憨睡了一个下午。

它的梦,呈现着花的形状:玫瑰,蜀葵,罂粟花,甜蜜的威廉姆斯,还有倒挂金钟和高大的白色百合花。召示着花园里最精湛的机密。

池塘里,剑型草与芦笛的周围,金鱼正以比平常更缓慢的步伐移动,甚至水也共享了天气的温暖。

蜗牛沿着睡莲叶底面爬行,寻找阴凉。

青蛙慢浮过池塘,仿佛是在睡眠中游进。

你和我坐在池塘边、低矮的围墙上,凝视深深的下方,那里的水底影院上演着水草与根系编织的梦幻。

我们的思绪缠绵如卷鬓的胡须,螺旋地深入、超越池底潮湿的漆黑。

随着他们,我们进入一个矇 的世界,漂动的映像和变换的暗影,将池塘与花园,远远抛在身后,继续昏昏欲睡的下午,不再介意我们是否曾在这里。

猜你喜欢
断片花园里光线
最后的断片
余音回荡在“轻重”与“繁简”之间
小熊当当聆听花园里的声音
“你看不见我”
快乐迷宫
花园里的芬芳
光线
春天之书
最后的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