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2010-12-08 15:03程慎玲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职业院校素质

程慎玲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高职院校体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程慎玲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从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师资培训等不同角度,叙述了体育特色项目课程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高职院校;体育特色;项目课程;职业素质

根据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件,关于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指示精神,要求各高职院校要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随着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不再仅仅是一种身体运动,更是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它已成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体育特色项目课程要以“育人”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把健身、健心、健美作为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核心,改变以往身体技能训练为主的培养模式。特色项目训练课程把学生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的训练作为主要内容,不断研究开发体育特色项目训练对职业素质培养的途径,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热情。研究开发体育特色职业素质项目课程的目的是:强化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构建体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教学体系。笔者查阅并整理国内外体育职业素质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有关文献资料汲取精华;调查国内外职业院校开展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在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练过程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走访国内开展体育特色职业素质项目课程较好的院校,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和总结,为我国职业院校体育职业素质项目课程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1 职业院校开展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可行性

研究以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为依据,以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三维健康观”为切入点,构建体育特色项目课程的理论框架。从体育特色项目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课程评价、师资建设等因素入手,对职业院校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开发。探究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和体育课设置中的突出问题以及制约特色体育项目课程开展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开发方案[1],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特色课教学中具体实施。

正确认识职业院校体育教育课程与体育特色项目课程的矛盾关系,理清学校体育教育与体育特色项目课程的思路,辨析项目课程与体育健康课程的差异性,制定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进课堂的教学准则。

学校体育教育功能认识和定位。明确学校体育课程中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定位,提升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内涵。训练注重身心健康“三维观”的构建,促进体育特色训练项目课程的创新,体育教师在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中,要探索《体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设计标准》,详细制定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场景单元教学方案设计,达到项目课程内容教与学情景的合二为一,为体育特色项目课程进课堂奠定了可行性的实践依据。

开发体育特色项目课程的教材、教学文件、评价标准等课程体系。需要体育教师付出辛勤的努力,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探索职业素质项目课程的教学文件,制定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考核的评价标准,为体育特色项目课程的标准设计和单元教学方案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2]。

2 构建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应把握的重要举措

2.1 传统创新和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构建

根据高职院校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研究方向以及开发的理念,在传统创新和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构建上,重点把握几个关键环节:①把握一个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以育人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职业素质训练。②抓住一个关键,深化职业院校体育职业素质教学改革。关键是创新体育特色职业素质养成训练项目课程。③突出一个重点,拓宽健身渠道。把体育特色项目做为职业素质训练课程的重中之重。④夯实一个基础,强化体育特色项目课程管理,制定职业素质项目课程的管理体系。

2.2 创新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体系

在传统体育课程目标上,创新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工作目标,强化任务驱动。在传统体育课程结构上,创新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结构的框架。在传统体育课程资源上,创新优化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信息资源。在传统体育课程评价上,创新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目标过程评价标准。

2.3 构建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内容

2.3.1 构建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课内容 突出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习惯,增强职业素质服务的意识,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达到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2.3.2 构建体育特色素质训练课程的理念 体育教师充分理解学校体育教育的真正涵义,在观念上跳出传统的竞技运动的禁区,明确学校体育教育是育人为宗旨,以增强学生身体健康为根本,转变教学观念,以修身、养性、兴趣培养为目的,注重职业素质训练而不是强调学生的运动量。

2.3.3 构建特色体育项目课程的目标元素 注意学生运动参与的多元化,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开设职业岗位需要的体育特色职业素质项目,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监督能力,达到职业岗位素质的训练目标的要求。

2.3.4 构建体育特色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结构 课程结构的改变与发展是我国历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创新体育特色素质训练课程结构,体现在课程的内容创新,课程结构选择性创新,评价突破性创新,课程资源优化性创新。根据上述内容,重在构建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单元方案设计上,学生创新是我们职业院校体育特色职业素质教育评价的重要一环[3]。

3 宁波城市学院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开发案例

笔者以宁波城市学院开设的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木球为例,论证职业院校开展特色项目课程的可行性。宁波城市学院开展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只有三年的历史,但是在这三年中,他们把木球特色项目做为必修课程和选项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程组织方案。任课教师通过整体说课和单元说课,拓展创新理念,明确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思路,探索体育特色职业素质《项目课程设计标准》和特色项目职业素质《单元设计方案》。学院制定了职业素质配套措施和奖励办法,规定学生参加体育特色项目训练和比赛,都可以获得体育素质拓展学分和单项技能奖学金。在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木球一杆打出国门,走向世界。在短短的几年之中,木球项目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第二届世界大学生木球锦标赛上,喜获男子团体第四名;第二、三、四届全国木球锦标赛上,蝉联男、女团体冠军;第一届海峡两岸大专院校木球锦标赛,荣获女子团体亚军,男子团体冠军;第二届海峡两岸大专院校木球锦标赛上,乙组男、女团体冠军;第六届亚洲大学木球锦标赛,女子团体冠军、男子团体亚军;木球特色项目课程已然成为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7、2008、2009年选木球课的学生有10个教学班(400人),木球基础班和提高班(80人),10个木球俱乐部(400人),一个木球协会(40人),木球队(50人)。二级学院都有木球队,每位教师都上木球课。每学期参加木球运动的学生达1 000人以上,占每届学生的三分之一,学生非常喜欢木球特色项目课程。木球队被评为感动城院奖,连续三年被评为学院十大新闻(人物);校园文化品牌评选有315师学生参加,285名师生投木球特色项目团队的票,被授予最具人气文化品牌。可见,木球特色职业素质训练课程深受学生喜欢。木球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木球队的学生见识广,社交能力强,职业素质和团队凝聚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队员就业率达92.6%。如果每个学校都向宁波城市学院一样开设1~2个特色项目,全国职业院校体育特色项目进课堂就会全面开花。把体育职业素质课程列入教学中去,必定在职业院校形成体育特色。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凝聚力,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可见职业素质课程的研究开发是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举措[4]。

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是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研究和开发的。面对新形势、新观念、新机遇、新挑战,构建体育职业素质养成训练项目课程势在必行。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素质培养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突出体育特色项目课程内容,为体育特色项目进课堂开放绿灯。把特色体育项目课程做为职业素质培养的一项主要内容和举措。把体育特色教学活动融入职业素质训练学习情境之中,使它成为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实施途径,提高职业素质训练的有效性。努力实现训练项目内容与职业活动角色的转换,创建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教学的模式。开发学生喜欢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体育特色项目,把学生从教室吸引到操场上,让学生在阳光下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美好愿望变为现实。

实践证明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进课堂,使学生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课堂上学生生龙活虎,锻炼积极空前高涨,在玩、笑、汗中完成课的任务,养成了职业素质训练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浙江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评估组对宁波城市学院的评价是“木球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开创了浙江省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进课堂的先河”,为我国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4 对策

1)宁波城市学院木球特色项目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成功举措表明:高职院校建立体育特色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切实可行:各高职院校加强对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在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开发上,根据职业院校不同的特点,开设不同的特色课程,制订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2)高职院校加大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改革宣传的力度:利用媒体加大对体育特色职业素质项目课程成功举措的宣传,使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创新再上一个台阶。

3)在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内容结构上,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项目上进行优化组合,彰显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内容结构的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5]。

4)在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上,体现特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走向社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创业能力。

5)在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课程评价上,制定目标考核评价、效果评价及过程评价。完善职业素质教育的教学文件。构建目标管理体系,展现特色项目素质训练课程的优势和特点,使职业院校体育特色教学改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开展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投资较少,见效快,因特色项目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学生参与面广,深受学生喜爱。

7)高职院校建立体育特色职业素质项目课程培训基地,加快特色项目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校内外的体育特色职业素质培训基地,满足职业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需求。

8)建立高职院校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研究机构,为体育特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在高职院校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Matthew D.Shank.Sports Marketing:A Strategic Perspective[M].India:Prentice Hall,2001.

[2]Jay J.Coakley.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M].Saint Louis:Mosby,2003.

[3]李建国,吕树庭.社会体育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4]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与新体育运动项目[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张瑞林.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Development of Item Courses of Professional Qualities i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s

CHENG Shenling
(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Ningbo 315100,Zhejiang,China)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the topic in terms of course development,curriculum,contents of the courses,course structure,course evaluation and staff training.The essay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and feasibility of carrying out item cour ses education in P.E.,and offers som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urses in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raining.

vocational colleges;P.E.specialty;item courses;professional qualities

G807.01

A

1004-0560(2010)02-0113-03

2009-11-03;

2010-02-16

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C010408)。

程慎玲(1957-),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责任编辑:乔艳春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职业院校素质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试论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管理
基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思想转变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