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十条市民幸福生活的原动力

2010-12-25 07:01成海杨
重庆与世界 2010年10期
关键词:户籍制度全市民生

文/本刊记者 成海杨

民生十条市民幸福生活的原动力

文/本刊记者 成海杨

The Source Power of People's Happy Li fe

6月24日,在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提出了民生十条,从此重庆开始了一场民生工程的攻坚战。到目前,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我市在户籍制度改革、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公租房建设等方面就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让农民成为城里人

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率先迈出的破冰之旅,有利于为全国户籍制度探索经验。

户籍改革工作自7月28日正式启动、8月15日全面启动以来,在全国引起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前总体进展顺利。截至9月28日,全市共办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244173人,整户转移36820户,平均每天转户4210人。从启动以来的推进情况看,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总体是合理的,既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又符合重庆的实际情况,没有大的制度缺陷。实践证明能够为广大农村居民所接受,同时也得到绝大多数媒体和专家的肯定和支持。

预计到10月份,随着大中专学生、征地历史遗留问题等重点群体转户数量的大幅增长以及政策宣传的进一步深入,将迎来新一轮转户高峰。按照这个进度,预计全年可以完成150万人转户的目标。

从目前转户情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设计的各类重点群体均有转户人员出现,说明政策效应正在逐渐显现;二是转户人员在三级城镇分布相对均衡,转入乡镇人数最多,远郊31个区县城其次,转入主城数量最少,与设置转户条件的初衷相一致。

户籍改革启动两个月来,引发了全社会对农民工进城和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等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思考,不管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内陆,许多省都在研究,有些省还跟着提出类似措施,一起在推动这件事,另外理论界专家和境内外媒体也在讨论这件事,并且大家还逐渐形成了共识,认为解决好农民工进城的问题,是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城市化、工业化过程是让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过程,是减少农民的过程。由此可证明,我们制定的户籍改革政策是站得住脚的,这也增添了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信心。

市长黄奇帆表示,户籍制度改革启动以来,总体进展有序正常,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今后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让群众有活干 有钱赚

微型企业的发展问题是“民生十条”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微型企业,是指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下、雇员20人以下的创业型企业。

未来3年,我市要发展微型企业6万户,新增30万就业岗位。其中,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等9类人员自主创业将受到重点支持。市财政每年出资3亿元,按企业注册资本的30%-50%给予补助,并通过税收返还、融资担保、规费减免等措施加以扶持,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除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相关部门还设置了微企创办的专门指导机构。为让创业者获取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将开展针对微型企业创业者的培训工作,财政部门将按照每人1000元的标准,对培训进行补贴。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198户微型企业注册成功。

让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更近了

重庆近年来大力推进“结穷亲”、“三进三同”、“大下访”等“三项活动”,全面落实“三项制度”,尤其是日前召开的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更将之纳入“十大民生工程”。民生十条让干部和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在“国庆”、“中秋”两节期间继续深化“三进三同”和“结穷亲”活动。为酉阳县毛坝乡毛坝村的“穷亲戚”送去关心、慰问和帮扶。

从去年启动“三进三同”党性锻炼主题活动以来,全市共有10.2万名机关干部深入69.6万户农家,撰写民情日记46.7万份,收集基层意见建议20余万条。落实帮扶资金2.4亿元,资助7.8万户困难家庭2264.7万元,整修公路3700多公里,解决群众纠纷4.2万起,解决其他突出问题1.9万个。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及党员干部共接待群众378.7万人。全市村、社区党员干部共走访群众1042.2万多户,占城乡居民总户数的96.5%, 共收到群众反映的问题293万件,帮助解决235.6万件,群众对办理事项的满意度达96%。

目前,全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主动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困难已日渐成为常态,并逐步上升到制度建设层面。

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新建寄宿制学校,解决“寄宿难”;实施亲情补偿机制,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供“爱心午餐”和牛奶鸡蛋,让他们茁壮成长……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列入“民生十条”,来自社会各界的爱的光辉,绵绵不绝地洒向他们。

市教委人士透露,为了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今年全市将投入17亿元,新建400所寄宿制学校,加上之前已经建成的1600所,基本可以解决留守儿童“进得来”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62.5万农村留守儿童住进了寄宿制学校。

此外,今年我市还将加快新建和改扩建700所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的步伐。到2012年,全市将建成1000所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保证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园难”问题。

重庆13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变化……

猜你喜欢
户籍制度全市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户籍制度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三国吴简中的户籍制度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