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

2010-12-26 01:25王旭平郭芙琴
中华魂 2010年2期
关键词:延安精神育人职业

文/王旭平 郭芙琴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

文/王旭平 郭芙琴

新的时代呼唤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需要传承。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考察工作时深刻指出:“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平建设时期也需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要把延安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今天,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加紧进行的思想文化渗透和国内各种错误思潮对青年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更需要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弘扬延安精神。通过实施延安精神教育,培养新时期的延安精神传人,让生长在这块红色土地上的新一代,在从青涩学子到成熟职业人的发展经历中,打上深深的延安精神烙印,才能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当代青年需要汲取延安精神。当代青年生活在改革开放年代,生活在多元化的时代,生活富裕,没有禁锢。他们思想活跃,注重实际,上进心强,知识面广,信息量丰富,大部分青年形成了自强、自信、自知的素质。但由于独生子女多、经济生活繁荣、价值取向多元等因素,也导致他们自制力差,依赖性强,耐挫折能力差,认错能力弱,信仰迷茫,情感脆弱。有的自私、自负、固执、骄傲、嫉妒,心理素质脆弱;有的不识农桑、不知节俭、不求进取;有的甚至诚信缺失、孤僻独行、道德沦丧。因此,对这些“怀中抱大”的80后、90后青年,更需要对他们进行延安精神教育,让他们汲取延安精神的哺育,重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磨砺意志,锤炼品德,自立自强,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教育

充分挖掘延安精神的育人价值,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教育,对于传承中国先进的思想文化,培育职业学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自主精神,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用延安精神育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教育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首要的是立德树人,突出以诚信、敬业、责任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以刻苦实践、勇于创新为重点的职业精神教育,突出以自立自强、积极进取为重点的职业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克服功利心态和工具主义教育思想,站在学生健康成长和民族未来的高度,审视和思考职业教育。通过实施延安精神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就业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这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用延安精神育人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延安精神教育,也是塑造职业学校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高职学生现状来看,也在呼唤加强精神文化育人。通过调研分析,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特征:一是文化课基础弱,存在自卑心理。由于高职生源基本上是在现行高考录取政策下的末尾生源,许多学生是因为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而“无奈”上了高职,加之高职毕业生在社会的就业地位也比本科生低,因而大都存在着自卑心理。二是学生主要来源于农村,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相当比例。这部分学生就业期望更加强烈,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缺乏理想和进取心,学习不主动。三是大多数学生正处于第二青春期年龄阶段,自身成长中的矛盾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成功欲望强,奋斗信心弱;自主意识强,自律能力弱;享受意识强,责任能力弱;接受信息广,辨析能力弱;选择性强,目的性弱等等。这些自身矛盾,往往使这些学生易于情绪波动,缺乏明确的目标而盲目追求。我院在校学生基本上都是上世纪80年代末出生和“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往往不注重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在个性心理品质上过分强调自我,比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关注,人际交往意识、合作能力都显得薄弱。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认识到:我院的高职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种种原因,他们身上容易存在信念缺失、目标模糊、动力不足、价值判断含混不清等现象,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不失时机地实施延安精神教育,即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路线教育、宗旨目的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直击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确立理想的人生坐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健全的人格,获取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源泉,这是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

实施延安精神育人的途径和方法

延安精神从它产生的时空来讲,距现在较远,特别是对“80”后、“90”后来讲,显得抽象和陌生。如何有效地实施延安精神育人,也是我们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按照“叩心灵、入主流、高起点”的思路,把经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求高,但求实,使其符合学生实际,深入人心。具体通过以下途径和方法来进行:

——课堂教学,这是理论性的方法。就是以科学态度来对待延安精神育人,把延安精神做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实施和推广,在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中渗透延安精神教育。在高职“两课”的基础上,每周给每个班级增设两个学时的《延安精神教育》课,并指派政治理论水平高、素质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堂教学。为了推动延安精神理论教学,一是成立了延安精神教育研究会,制定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延安精神教育实施方案》,并申报了陕西省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延安精神教育研究》;二是从延安大学、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单位聘请了3位延安精神研究专家做兼职教授,指导学院延安精神教育活动的开展;三是着手开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延安精神育人校本教材《红色宝典》(暂定名),并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与国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融通,相得益彰。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紧扣心扉,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为精神品质。

——情景教学,这是熏陶的方法。一是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建立延安精神教育基地,使学生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物,追寻延安精神,感悟延安精神,接受延安精神的感染和熏陶。二是以弘扬延安精神为主旋律,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耳濡目染,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我们在学生中倡导并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要求每个学生:(1)讲解一个延安时期的革命故事(要有自己的理解);(2)读一篇革命前辈在延安时期的著作或作品(要有自己的体会);(3)熟悉一处革命旧址所发生的事件(要有自己的见解);(4)观看一部反映延安精神的影视作品(要有自己的评论);(5)会唱一首“红歌”(要有自己的感想)。三是走访老红军、老干部,听他们讲述革命故事,寻访革命前辈在延安工作、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接受现场教育和熏陶。

——体验教学,这是体验的方法。一是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来体验精神力量,提高个体素质;二是实施延安精神教育的素质拓展计划。依据延安精神教育校本教材,将延安精神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与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校本教材《红色宝典》,设计、编写了18个训练模块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开展实践体验。通过户外训练活动的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诚信品德、刻苦意志、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这是践行的方法。就是把理论中的延安精神切实转化为行动中的延安精神。主要是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爱我祖国,建设家园”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工厂、农村、学校,与工人、农民、教师打成一片,应用基础理论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进行理性思考,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自己动手设计解决方案,并将方案付诸实践,使自己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构建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猜你喜欢
延安精神育人职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延安精神跨越时空
延安精神照耀着我们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延安精神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