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心为物役”

2010-12-26 13:43周平
共产党员(辽宁) 2010年5期
关键词:物质化房奴奴役

车奴、房奴、孩奴……“奴字辈”新词之后,隐藏幸福观的考题。没有人会以“奴”自许,选择私家车,选择商品房,选择生儿育女,是希望从中获得幸福,而非被奴役的不幸福。然而,事实却是,很多时候,我们反而为自己的选择所“奴役”。车奴养车、房奴养房、孩奴养娃……敲打键盘计算数字,其中的不幸福,来自“心为物役”,是物质的考量,是一种物质化的不幸福:我们把幸福简化成了住房的平方米,简化成了名牌奶粉、重点学校,简化成了在滚滚车流中拥有自己能缓缓挪动的轮子。或许转型期的各种高昂成本,社会结构的若干不合理设置,使得我们有不得已“为奴”的苦衷,但我们是否想过,这当中也折射出我们内心隐秘的欲望,忘记了幸福感真正的来源。亚里士多德说:“幸福还是不幸福,取决于人的自我灵魂。”这是对渴望幸福的人们一种有益的提醒。“幸福课”——这也该是每个人学会生活、快乐生活的一堂必修课。

猜你喜欢
物质化房奴奴役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警惕精神的物质化
房奴就是房奴,熬成中产了还是心理房奴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High pRICE to die
“非物质化”的激励方法
不做房奴,做霍比特人
物质化的另一面
“房奴”社会下的人情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