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认识误区及解决思路

2010-12-26 20:47唐晓清牟广东
党政干部学刊 2010年8期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机制

唐晓清 牟广东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认识误区及解决思路

唐晓清 牟广东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学习型党组织从外在形式上讲是一种学习型组织,但又与学习型组织存在本质区别。从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角度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走出以学习取代建设的认识误区;要不断推进创新式学习,走出简单模仿套用的认识误区;要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为学习而学习的认识误区;要健全和完善学习机制,走出形式化、运动化的认识误区。通过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使党内学习不断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学习型党组织;认识误区;创建思路

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也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当前,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研究和主题实践在各地全面展开,并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我们在辽宁省委党校主体班组织了问卷调查和专题研讨。现针对调研中集中反映的一些基本认识问题,提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把握学习型党组织的内涵,走出以学习取代建设的认识误区

在调查问卷中,许多学员都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仅仅理解为对党内学习教育的重申与强调,认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办班讲课、读书看报,或者就是“组织”大家培训学习,只是力度再大一些而已,忽略了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价值及其意义。其结果是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局限在“加强党内学习教育”层面,仍然是以传统的学习教育观念、思路和方法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强化有组织的学习,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仅仅是重视学习和组织学习并不等于就是学习型党组织。在实践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先要对什么是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党组织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入研究。学习型党组织是在借鉴当代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确立的一种党的建设的新思路。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论述了“21世纪各类组织的竞争是学习的竞争”,强调“学习的速度小于变化就等于死亡”,并提出通过五项修炼来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从本质上讲,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的嬗变,强调通过持续学习,使企业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学习”与“学习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后者内涵更深、外延更广、要求更高。学习是一种吸收知识、掌握技能的方法,是一个不断认识规律的过程;“学习型”则是一种组织形态和组织特征,强调的是一个具有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推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持续创新的组织,学习真正变成组织的自身精神追求,内化为企业的生存方式,使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学习型党组织从外在形式和基本特征上讲也是一种学习型组织,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学习型组织。政党是政治组织,与企业经营管理组织具有本质区别。所谓学习型党组织,就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为核心,以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为基础,以提高发展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健全的制度体制机制为保障的党内组织体系。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党内学习不断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使党员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知识素养不断提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使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不断推进创新式学习,走出简单模仿套用的认识误区

谈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许多人都期盼找到一种现成的模式,照搬过来就可以了;还有一些地方和单位,更是简单地把“五项修炼”的内容简单套用到党内学习中来。应当看到,近年来,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型组织概念的提出,包括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党组织等概念都应运而生,但如果认真反思一下,究竟什么是学习型社会,在学习型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恐怕在现实中很难拿出一个成型的经验和固定的模式。这也恰恰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所在。

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本意,就是一个不断推进企业组织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所谓学习型组织,如果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创造”,如果用四个字总结就是“持续创造”。可见“创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他指出:“五项修炼的融合,不是以缔造一个学习型组织为最终目的,而是引导出一个实验与进步的新观念,使组织日新又新、不断创造未来。”从这个角度讲,“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你永远不能说:我们已经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无论是学习型组织的理念,还是强调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实际上都是说学习型组织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同样,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一个创新工程,既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学习型组织的理念和做法,更不能期盼找到一种现成的模式,而是要从党的自身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改革创新之路。因此,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只是基础,发展才是目标,创新是真正的动力。不断推进创新性学习,推进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是学习型党组织体现时代性的本质要求。从这个意义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就是以学习理念和方式的变革,推动工作思路和方法的根本转变,就是要以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去学习知识、研究问题、寻求对策,最大限度地激活各级党组织的创新潜能、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学习的普遍性要求与党的建设的特殊性需要相结合,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学习理念和其他地区部门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自身实际,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研究与党的组织特征相一致的党内学习方式,探索与党的建设相适应的组织模式,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不断深化。这就要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领导者,必须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大胆探索,尊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首创精神,既要善于学习,又要独立思考,不断创新,针对不同部门、职业、民族和文化层次,制定不同的学习指导计划,提出不同的创建要求,从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所在党组织和党员实情的、能够产生实效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模式。

三、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走出为学习而学习的认识误区

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您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担忧是什么”的问题时,有87.65%的人回答最担心“学习与工作相脱节”,65.56%的人选择 “创新意识不够,学习不联系实际”。有些单位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注重的只是理论上、书本上的学习,忽视学习内容在实践中的运用,学习成了“为学习而学习”。这种状况客观上反映了当前一些党组织存在的学习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党内的学风问题。

在学习中认识规律,在学习中寻求发展,在学习中实现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心所在。学习只是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绝不能把学习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终极目标,不能为学习而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拓展党内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不断创新党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把理论务虚同实践务实紧密结合起来,使学习的过程变成重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过程,转化成引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能力,使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精神状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解决学习和工作“两张皮”、相互脱节的问题,关键是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这一结合点就是以问题为中心,把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其核心就是带着问题学习。学习一开始,就瞄准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技术“瓶颈”问题,也包括单位全面发展和前沿知识等基础问题。找出问题之后就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弄清解决的办法在哪里。而认识分析问题仅仅靠苦思冥想是不够的,它需要集体思考,寻根索源;找准问题之后,带着这些问题学习相关知识,咨询专家,寻求破解之法。然后再将掌握的知识集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最后用这些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发展路径,通过创新,推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以问题为中心,把学习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最大特征,一是具有连贯性,围绕问题一步步地推进,使得学习有计划、有目标、有层次,不至于漫无边际、无的放矢;二是组织性,它不是单枪匹马式地学习,而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在一定阶段围绕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学习,它使得少数人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三是互动性,学习过程因为有多次的集中,相互之间有很多的交流和启发,形成了知识互动和互鉴,使学习成为集体智商的“孵化器”。为此,各级党组织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树立“问题学习”意识,倡导“行动学习”方式,追求“学以致用”效应,打造“知行统一”平台,坚持以学促用、以用促学,积极推进理论学习成果的转化,使党内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一个解决思想问题和实践问题的过程。只有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把学习变成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习成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不竭动力,才能使各级党组织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出先进本色和时代特征。

四、健全和完善学习机制,走出形式化和运动化的认识误区

在问卷调查中,有77.35%的人回答最担心 “建设工作流于表面形式化、搞运动”。从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看,很多都是停留于增加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阵地的层面。这些做法实际上是片面理解学习型党组织的含义,尽管形式上轰轰烈烈,但学习型的功效难以有效发挥出来。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种“软文化建设”,需要借助硬性的制度和机制才能发挥切实的效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是健全相应的机制,构建充分体现时代要求和学习型党组织特征的制度体系。

健全理论学习机制,扎实有效地推进理论武装工程。制度体系是规范学习的内在机制。要按照党中央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围绕实施“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标,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内理论学习教育制度,以适应各级党组织的学习需要。具体讲,就是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内学习机制,合理制定学习计划,严格落实集体学习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在完善传统学习制度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党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认真总结近年来开展党内理论学习的经验,如文化讲坛、主题教育活动、专题理论研讨会等,并建立制度,把深入持久地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落到实处,确保党组织学习的连续性、持久性。要积极拓展党组织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和阵地,加强网络学习平台建设,整合各种学习资源,不断提升知识传播载体的功能和质量,提高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健全学习动力机制,激发党组织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有效激励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是要鼓励党员实现自我超越,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不断提高党员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要大力营造“靠学习立身、靠素质进步”的制度环境氛围,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党内争先创优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交流学习成果、评选表彰学习标兵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积极探索把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作为干部选任依据的有效做法,把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重视学习、崇尚学习,要进一步完善用人导向机制,把学与考核、学与使用、学与晋升紧密结合起来,让那些勤学习、有能力、肯实干的党员干部受到重用。通过制定一系列推动学习、加强学习的政策和规章制度,给党员一定的外部压力,使全体党员和干部都能持续提升学习力,不断创造自我和超越自我,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健全学习考核机制,形成科学完善的学习考核体系。考核制度是推动学习的压力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学习型党组织考核评价办法,制定相应的考核实施细则,坚持对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全面考核。要把考核党员干部学习情况作为重点,把领导干部学习情况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落实到领导干部的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届中届末考核中;要做好跟踪考察党员干部工作,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作为考察干部、发现干部的重要渠道,对干部在培训机构学习期间的表现进行多方面的考察,并将干部学习培训情况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培训考核制度,健全述学、评学、考学、督学制度,建立干部脱产学习考核制度,构建干部学习考核评价的制度体系,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努力营造党员干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形成抵御低俗、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

健全学习转化机制,营造学习工作一体化制度平台。学以致用是推动学习的促进机制。学习是工作的基础,工作是学习的深化。要善于把学习融入工作中,使工作成为不断学习、深化学习的平台。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同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起来,同研究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为此,要针对一些党组织理论学习上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倾向,把增强学习的实效性作为机制建设的重点,围绕解决突出矛盾、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工作水平去组织和开展党内学习,促进学习成果及时运用于党委和政府决策中。要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紧密结合起来,与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完善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制度,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机制,不断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做到学习理论与运用理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深化规律性认识,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辑 魏子扬

D26

A

1672-2426(2010)08-0027-03

唐晓清(1955-),男,湖南新化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研究。

牟广东(1973-),男,辽宁朝阳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学习型党组织机制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