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口语能力教学刍议

2010-12-31 13:33
文教资料 2010年5期
关键词:职校口语交流

陈 青

(福建化工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国语科目,自古以来担负着育人的使命,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中职校理应设置语文课程,语文与中专生的“成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此命题我在《浅谈中专生人格塑造与语文教育》一文中作过探讨。本文着重讨论的是语文的工具性特点,主要阐述中专学生语言沟通能力方面普遍存在欠缺的现象,以及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训练的必要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1.中职语文口语能力的价值认知

具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工业社会、商务时代的普遍需求,是就业必备的能力,更是立足社会的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

1.1 就业必备的软件。

从近期考虑,拥有一口标准、流利、得体的普通话,是中专生进入用人单位必备的软件。虽然,目前中职学生就业的方向绝大多数是企业和一些服务行业,又绝大部分是到一线上岗,似乎不太需要文才和口才,但“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确保组织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确保和实现组织内部各种信息渠道的畅通,组织成员彼此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组织内部只有真诚沟通,才能相互理解;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形成共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相互支持”。[1]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对应届中职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礼仪素养的要求先于专业技能。[2]

1.2 立足社会的能力。

我曾经在所在校领导压缩语文课程又不容置辩的情况下,制作问卷调查表,部分调查内容如下:

问卷调查表

请学生到各个企业单位路口对100位企业员工进行针对“中职学校开设语文课的必要性”“口语能力训练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自企业普通员工至高级主管的被调查人员中,近90%的人认为在中职校开设语文课和在学校进行语文口语能力训练相当重要。反观已涉入社会的青年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度,可见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对人才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所以,从长远考虑,要想成为现代人才,很好地立足社会,应该具备较强的口语能力。

2.中职语文口语能力教学的必要性

2009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中职学校课程大纲修订的通知,明确规定语文是中职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这从侧面说明了前期各职校重理轻文、重技能轻文化的急功近利举措的问题,无形中巩固了语文课程的地位,也是对前期调查而尚未“面世”的“中职校语文课程不能重度压缩”的观点的认同。近年来,中职生源文化基础、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刚入校的中专生在语言沟通能力方面还普遍存在欠缺的现象,这意味着中职校设置语文课程和进行口语能力教学极为必要。

2.1 改善中专生闭锁性的心理。

进入中职校门的中专生正值“心理断乳期”,“不像少年时期那样‘坦率’和较少隐讳,而是越来越显露出一种特有的心理闭锁性”,[3]常常把自己的内心感受隐藏起来,产生浓重的孤独感,给人际交往增加了困难。又由于知识水平低,长期被边缘化,在鄙视与漠视中渡过了半个青春期,这种雪上加霜的结果是极易形成特“强”的个性:意志消沉、缄口不语、冷若冰霜,不善或不屑于与人打交道。另外,中专学生初涉社会,进入独立生活的新局面,意味着在社会沟通中享有独立地位,同时也预示着独立面对世事化解困难的开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心理需求。“言为心声”,让学生开口与他人真诚交流,以独立的人格与他人取得有效沟通是中职教育的第一课。

2.2 纠正不良的口语习惯。

俗话说:“祸从口出。”这种现象在校园里屡见不鲜。据调查,语言伤害占校园伤害的81%,中专生多数的矛盾冲突事件,正是由无关紧要的口角引起的。恶语伤人,口不择言,言不由衷,话不投机,故意挑衅或是无意造成误解,大打出手,人际关系紧张;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习惯使用方言,没法很好地用流利的普通话与他人交流,语言组织混乱,词不达意,欲言而无语,给独立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与困扰。所以,为减少生活的矛盾和麻烦,中专生很有必要在语文课堂上接受规范的口语训练,养成良好的口语习惯,准确地表达自己。

3.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有效训练

近几年来,为学生日后的求职发展,更好地立足社会,笔者十分注重语文课堂的口语训练,有针对性地编排与学生生活、学习、将来的工作等相关的求职、励志等有现实意义的内容,以朗读、讲故事、讲演、讨论、情境创设课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听—听”“想—想”“说—说”“读—读”“讲—讲”“辩—辩”,互相交流,锻炼胆量,轻松愉快地习得与人交流的口语技巧。

3.1 策略一:语文教师率先垂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具备“先声夺人”的“声势”、“一鸣惊人”的口语专业水平,方能说服学生;与此同时,得用心与学生交流,语言文明,做好表率,特别是真诚关怀新生,并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学生的姓名,消除陌生感,争取亲和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取得学生的信任,争得配合度。“与学生关系良好,学生会想方设法让我们开心”。[4]良性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取得有效的沟通,是口语训练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

3.2 策略二:制定规则、目标及评价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单讲情面,约束不了还未成熟的中职学生,也容易让教学流于随意性而达不到目的。所以,笔者定下规矩,采用“自易而难”“自简而繁”“自合作至独立”“交错融汇”“循循善诱”的规则,对每位学生每项内容进行口头表扬和不可缺少的书面积分登记等评价方式,达到使学生语言得体大方、语音清晰标准,“敢说”、“能言”、“善辩”的目的。

3.3 策略三:材料内容选择的针对性。

除了教材的内容外,教师应该针对中专生即将就业的特殊性,选一些符合学生口味,既有说服力又有现实意义的题材。听读有特色的故事读本,如《成就李嘉诚一生的八种能力》《塔木德——犹太人的经商与做人圣经》《一生的财富》等中外商界的成功故事;演讲与学生实际息息相关的事例,比如《我的职业理想》《我的就业观》等;辩论有时代特征的话题,如《当今社会重“牛”,还是重“马”》《“90后”青年的幸与不幸》等浅显易懂的题目;开设商务礼仪介绍、求职应聘等情境创设课。这样的内容,既能教学生怎么说话,又能让学生从中领会到做事做人的道理,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3.4 策略四:多样化的训练途径。

采用“听”“说”“读”“辩”“演” 等多种渠道的训练方式,迎合学生心理。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中专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使单调的教学模式具有灵活多样的变化。所以,应以各种不同的训练方式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拿出最理想的配合度。

3.4.1 建小组,轮流当家。中专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自信心不足,对于教师所提的问题、交代的任务,往往很难独立完成。有一大部分学生,碰到有点难度的问题,干脆退缩放弃,不配合教师。相反,在开课前先安排前后桌组成四人小组,互相配合,共同讨论,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轮流代表小组发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小组的建立不仅能让绝大数学生有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而且各组员轮流代表小组发言,经过数次的训练后,很多学生的胆量、口才也会在“自家人”的支持下得到很大的改观;并于无形中培养起学生的民主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等,为来年上岗后交流工作大胆发言做好准备。

3.4.2 分小家,训练示例。例如训练“学会倾听”这一环节内容时,教师首先告诉学生,积极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开端,“善于倾听的人才是真正会交际的人”。[5]有针对性地例举一些在销售领域不认真倾听导致重大损失的实例,导入倾听应注意的事项和倾听的技巧;进而进行分小组交流,每三四人一小组,任选一个话题,比如谈《我的性格》《我们的宿舍》……轮流表达,相互交流,互相倾听;而后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交流的情况;教师对每组的发言者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科代表配合记录各组员的配合分,比照各组情况,特别褒奖口齿清晰、表达有序、又富于内容的优秀代表,给予高分,形成有趣而高效的竞争机制。除此项内容,对于刚入校不久的学生,其他许多活动如解读文章内容、朗读、讲故事比赛等,都可以通过小组先交流,后推选代表汇报、汇演开展教学。

3.5 策略五:积分鼓励,争当主讲。

一段时间的小组配合后,渐渐可以安排一些或独立完成或与教师配合的活动,如设置商务会面的介绍课、精彩的课前十分钟交流时间、声情并茂的朗诵课、异彩纷呈的评说课、语言与思维较量的辩论赛、别开生面的应聘情境课等。当然,要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首先得具备前文所言应该具备的口语能力和与学生慢慢建立起来的师生情份;另外,仅靠精神鼓励,对于还未真正成熟的中专学生很难长期起作用,所以,教师应该给点儿“实惠”。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积分制,每个项目每次活动都设置最高10个积分,其中配合度5分,发言水平5分,每次每组代表比组员多得1分,每人每次得分计入占期末总成绩30%的平时积累分。这样,在教师、同学的鼓舞和现实“利益”的“诱惑”下,学生就会争当主讲,赢取优异的成绩。

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十次锻炼,整个班级学生的口语表达明显有了改善,几乎没有出现学生不敢发言、口齿不清的现象,即使有个别学生比较怯弱,但其表达意识培养起来了,在日后的生活中也会特别注意口语的讲究;而原来底子好的学生就更拔尖了,成为校级、市级等各项口语能力大赛的选手,并得到事先承诺的丰厚奖励。只要能进入校级复赛,期末总分就是优等级。

准确的表达,文明的谈吐,这是素质的体现。语文口语训练课堂,应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为目的、以自我教育为归宿”的素质教育理念。[6]学校对国语科的重视,也就是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特别是对中职学校而言,有了朗朗的读书声,有了校园墙报不断更新的、内涵丰富的内容,有了语文口语能力的竞技赛事,有了祖国传统文化焕发的光芒,学校也就有了文化的氛围,学生也会多一些为母校感到自豪的理由。

[1]姜晓敏主编.人际沟通与礼仪:沟通开启成功的金钥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2]同上,前言.

[3]章志光主编.心理学:青少年心理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447.

[4][美]托德·威特克尔.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83.

[5]姜晓敏主编.人际沟通与礼仪:塑造有效的沟通风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

[6]黄全愈.培养智慧的孩子:造就天才是不是梦[M].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25.

猜你喜欢
职校口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我的职校我的梦
口语对对碰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