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组合型体育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

2011-01-02 06:45
关键词:洪湖市洪湖旅游

卢 洋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工作部,武汉 430074)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生态游"、“乡村游"正成为一种新时尚.单纯以欣赏为主的旅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多人的需求,而快速发展的“体育休闲旅游”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将逐渐成为人们的首选.体育休闲旅游作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交叉渗透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是以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为基础,通过各种规划、设计、组合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吸引人们参与欲望与需求,进而感受体育活动与大自然情趣的一种全新型互动体验、异地性的消闲生活方式[1].

1 组合型体育旅游研究现状

所谓组合型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将体育与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森林资源等相互配合,以参与体育活动为主,观光旅游为辅,相互融合,缺一不可[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在研究中通过对万方以及CNKI数据库的检索,查阅了前人在湖泊、红色、文化、生态等组合型体育旅游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余丽华、吴京彦(2010)提到其拥有自然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劣势体现在该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间差异较大、体育旅游产业规划滞后未形成独立品牌及缺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3].车震宇、田潇然、郑文(2010)认为湖泊旅游开发中的弱点是淡旺季客量变化明显、旅游产品种类单一,提出跳出水面从观光、度假、休闲、运动、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湖泊旅游方向发展[2].谭曙辉、喻彩霞、张河清(2007)描述单一观光产品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有利于弥补红色旅游产品的不足.红色景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开发休闲、竞技、刺激,民族传统等旅游产品[4].陈海鹰、杨伟容(2011)描述基地在结合自身发展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现代旅游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开发出以湖泊空间为载体、以水文化为主要特色、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类型多样的旅游活动,寓体育于娱乐、寓旅游于健康之中,引导更多人进行体育消费[5].由文华、钟勇(2010)提出寻求旅游资源与体育项目的深层次契合,提高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提升体育旅游的文化品位,以体育赛事为引爆点打造富有特色的健身休闲度假区等设想[6].卢山、王圣海(2009)认为重开发轻保护是造成洪湖湿地生态环境退化原因之一,发展休闲渔业和湿地旅游定格为洪湖湿地生态产业化科学发展的主旋律[7].

因此本文从洪湖市现有的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提出以“红色”、“生态”“人文”为着力点,以体育休闲旅游为主线的战略发展方向.打造综合型体育休闲旅游区和品牌休闲体育旅游产品,尽快形成品牌优势,探讨洪湖市组合型体育休闲旅游的开发模式,以及克服开发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系统的SWOT分析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该区在体育休闲旅游的发展中抓住机遇占领先机.

2 洪湖市旅游资源概况

洪湖因境内353km2的同名湖泊而得名,以其特有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2.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洪湖因水而得名,水是洪湖之生命,是洪湖文明的起源.洪湖地处长江中游北岸,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泊,是中国第7大淡水湖泊.洪湖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经有2 500年历史.洪湖属北亚热带中纬度南缘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水生物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现有各种植物472种21变种1变形种,浮游植物280种.有脊椎动物221种,其中鱼类59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12种;鸟类138种兽类13种.有浮游动物379种,底栖动物98种[7].其中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已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

茶坛岛又名湖心岛,位于洪湖水域中心,四面环水.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洪湖为主要保护区域,成立于1996年.保护区是以洪湖围堤为界,包括洪湖水域、周围滩涂、草甸、农田、池塘、河渠以及居民区等,总面积414.12km2,边界线长104.5km.其中核心区12.85km2,缓 冲 区43.36km2,实验区242.25km2.面积370.88km2,是“长江流域的一颗明珠”也是目前中国36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8].以水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未受污染的淡水资源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洪湖湿地于2000年12月升格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2.2 红色、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落成于1984年11月10日.馆址坐落于中心城区西南缘的长江之滨,陵园占地面积0.2km2,1987年10月,该馆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全国重点烈士陵园.

瞿家湾明代一条街及革命旧址群,瞿家湾镇明代一条街位于洪湖市西北部,南临洪湖,北靠内荆河,始建于明代弘治九年(1497年),是一个集明代古街与革命历史名胜为一体的风景点.老街主街道宽4m、长500余m,是湖北境内罕见的明代古街,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街面上百家商户店铺,从建筑到经营方式,皆古色古香,一派古朴典雅风貌,被专家们誉为“传统建筑之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湘鄂西苏区的首府,是湘鄂西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现存旧(遗)址22处.

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以及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其中,《洪湖水,浪打浪》、《盼天下劳苦大众都得解放》等唱段成为中国歌剧电影的经典.

表1 洪湖主要旅游资源表Tab.1 Main tourism resource in Honghu

3 洪湖市体育休闲旅游开发SWOT分析

通过SWOT分析找出洪湖体育休闲旅游开发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bs)和存在的劣势(Weknaeses).以及发展可能存在的机会(Opponunitis)和威胁(Tbreats).对洪湖体育休闲旅游的发展开发起到指导作用.

3.1 优势

3.1.1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 洪湖旅游交通示意图 洪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江汉平原的东南端.东南濒临长江,与嘉鱼、赤壁和湖南省临湘三县(市)隔江相望;北依东荆河与武汉市、仙桃市相邻,西与监利县水陆交界.洪湖南依“黄金水道”长江现有长江汽运码头可到赤壁和岳阳,具有通江达海、接港连外的优势.上至湖南岳阳市及京广铁路和107国道,下抵“三国古战场”乌林和赤壁,离武汉仅100多km,随着东荆河大桥和仙赤、汉洪监、随岳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现在已经处于武汉1小时经济圈内(见图1).便捷的交通,有利于利用目前国内短线旅游市场兴起的趋势,发展体育休闲度假旅游.

图1 洪湖旅游交通示意图[9]Fig.1 Honghu tourism traffic diagram

3.1.2 “洪湖”声名远扬、体育休闲旅游资源丰富

一曲《洪湖水浪打浪》唱响大江南北,洪湖也因电影《洪湖赤卫队》而声名远扬.洪湖已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的印象.见表2洪湖市主要景点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开发情况.

3.1.3 政府支持下的国家与地方投资 2011年广东华年生态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入驻,全面接管洪湖蓝田,第一期拟投资2亿元,首期投资已经启动,正在对原有的旅游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洪湖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湿地生态、红色文化,三国文化特色旅游.

“洪湖岸边是家乡”的项目总投资126亿元.该湿地生态旅游城一期工程位于洪湖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洪湖湿地生态区,采取“一体两翼、隔而不离”的空间格局,形成“一水串珠、珠联璧合”的水系结构.规划包括金湾河西侧1.47km2和东侧0.09km2场地,分为高端商务区、生态休闲区、产权式酒店、湿地生态区、和0.09km2集散服务区.并且根据功能需求既有服务于重要国宾、高端商客的高端接待区,又要有服务于普通大众有课的游览、观光休闲区.成为缝合洪湖湿地生态区、洪湖大湖、洪湖老城区及周边城镇的良好接壤点[10].

表2 洪湖市主要景点体育休闲旅游项目开发情况Tab.2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main scenic spots of Honghu sports leisure tourism project

中国特奥训练基地已于2011年10月份签约,占地面积约3.33km2,项目总投资30亿人民币,总体开发计划实施时间7年.项目建成后,还可以为该市解决2 000多个就业岗位.

投资10亿元的乌林国际温泉度假村已开业,湘鄂西根据地瞿家湾老街正在改造扩容.看大湖、游红都、品湖鲜、浴温泉的休闲度假式旅游格局已经形成.

3.2 劣势

3.2.1 洪湖生态环境脆弱,景观单一,季节性变化大 洪湖作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泊,在保护生态、调蓄洪水方面有着重要功能.但是目前洪湖面临着湿地面积减少、湿地水污染加重、生物资源受到威胁等问题,生态十分脆弱.例如2011年洪湖遭遇百年一遇的自然干旱,洪湖干涸见底,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洪湖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决定了洪湖的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洪湖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而对生态保护的要求将加大洪湖旅游开发的成本,大规模旅游开发的难度较大.

图2 洪湖旅游区游客出游时间统计Fig.2 Traveling seasons statistics on tourists in Honghu

湖泊旅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见图2洪湖旅游区游客出游统计,目前洪湖旅游的旺季集中于每年5~9月,而秋冬季游客量相对较少.明显的淡旺季差异影响了洪湖旅游投资和开发的效益,也带来了旅游就业人员的管理问题.如何科学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和项目策划,减小湖泊旅游的季节性差异,是洪湖旅游做大做强必须面对的一大挑战.

3.2.2 体育休闲产业层次结构不合理未与其他产业形成带动效应 目前的洪湖旅游传统企业除蓝田生态园一家独大外,普遍存在“小、散、弱、差”的情况,缺乏竞争力,行业整体素质较差.体育休闲项目结构单一、主要以湖区的游湖、垂钓、划船、采莲为主.而“洪湖岸边是家乡”等综合性体育休闲开发项目,规模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期长.还没有与之形成有层次的呼应.

根据图3洪湖市旅游者逗留时间比例,发现:洪湖市与武汉市之间距离近,游客往返方便,路途上所用时间短.目前洪湖市的旅游景点规模小、数量少,缺乏旅游气氛,游客来此主要以游览观光为主,缺乏参与性强的体育休闲娱乐项目,整个游览过程所用时间不足1天,因此大多不在洪湖市住宿.

而位于洪湖北面的乌林温泉度假村以高档次温泉体育休闲旅游为主,其他体育休闲项目为辅,首期工程项目功能齐全,包括建筑面积4.1万m2的豪华五星级度假酒店、VIP别墅、室内外温泉浴池、SPA私人休闲会所、高尔夫练习场等.与湖区呈现差异化竞争.

图3 洪湖市旅游者逗留时间比例Fig.3 Tourists staying time ratio in Honghu

3.2.3 本地消费水平低外地市场未打开 通过图4洪湖旅游区游客地域结构统计情况,可见湖北省内客源相对集中,武汉市居多.未来要以洪湖市以及周边大中城市如武汉、荆州、岳阳等为核心,利用高铁建设的发展,普及湖南、中原以及华北、华南等长江沿岸城市拓展以武汉为中轴的国内其它市场和海外市场.

图4 洪湖旅游区游客地域结构情况统计Fig.4 Source of tourists statistics in Honghu tourism area

见图5游客在洪湖市体育休闲旅游消费情况,体育休闲旅游还应注意旅游客源的需求以及消费能力,目前洪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基础薄弱,消费水平有限开发本地市场具有一定的难度,外地客源市场面较窄,游客在洪湖的逗留时间较短,消费额度较低,体育休闲旅游的产品停留在简单的层面上,缺乏有效的统一的管理,没有结合当地的资源特色,缺乏对湖区特色项目内涵的挖掘.

图5 游客在洪湖市体育休闲旅游消费情况Fig.5 Tourists consumption status on Honghu sports leisure tourism

3.3 机会

3.3.1 红色旅游热、特奥基地落成 抓住“红色旅游”的契机,通过省政府的政策,宣传洪湖红色旅游,为洪湖大打广告牌,提升洪湖旅游的品牌形象,将国内外客源吸引到洪湖.见表3洪湖旅游区近5年来游客量和旅游收入,2010年游客量已经突破80万人次,收入过5亿元.鄂湘两省的许多学校、工矿企业、部队、政府部门都纷纷把洪湖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已经挂牌的有500多家.挂牌单位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来这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特别是武汉市的几十所大中专院校,每逢清明、“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都要来此开展活动.见图5洪湖旅游区游客量曲线,洪湖旅游的人口逐年增加,预期到2015年洪湖旅游的人口将突破150万人次,在未来的体育休闲旅游市场中,应注意开发老年人和青少年市场.

表3 洪湖旅游区近5年来游客量和旅游收入Tab.3 The tourists quantity and the tourism income in Honghu in last five years

图6 洪湖旅游区游客量曲线Fig.6 The graph of tourists quantity in Honghu tourism area

以特奥体育训练基地的场地、设施、人员为依托,通过其开展的水上项目训练过程和体育竞赛活动为亮点,开发出以湖泊空间为载体、以水文化为主要特色、以休闲运动为主题、类型多样的旅游活动项目,满足旅游者的赛事(或)训练观赏、运动健身、竞技比赛、休闲娱乐、康体养生、探险刺激、素质拓展、学习交流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寓体育于娱乐,寓旅游于健康之中[5].通过整合利用所在湖泊地带的旅游资源将基地打造成产品丰富、功能多样、效益显著的综合型休闲运动旅游区,打造特奥品牌,利用奥运品牌的宣传力,扩大洪湖在体育届的影响力,成为旅游届的知名品牌.

3.3.2 政策支持 洪湖旅游区跻身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洪湖旅游拥有更大的发展平台.同时拥有“二圈一区”三大机遇,全省仅洪湖一家.洪湖市瞿家湾镇大力发展旅游业,200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湖北省红色生态旅游度假区”,成为了全国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2011年成为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2008年2月2日国际湿地公约秘书处确定将湖北洪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8年5月8日洪湖市被批准成为武汉城市圈观察员身份城市;2008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总体规划实施纲要》;2008年10月14日洪湖烈士陵园被列入国家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等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保障了红色旅游发展,中央计划安排一定资金,对红色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文物保护及修缮、产品规划与宣传等方面予以支持.为洪湖旅游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优势.洪湖市也多渠道吸引各种旅游投资,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资本形式投资旅游业,累计吸引资金约170多个亿的投资为洪湖未来经济以及旅游市场注入强心剂.

3.4 威胁分析

3.4.1 产品格局雷同缺乏特色项目 湖北省内拥有诸如武汉的东湖、鄂州的梁子湖、赤壁的陆水湖、黄陂的木兰湖.众多的湖泊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类型单一、产品体系雷同、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如何突破产品雷同格局,挖掘自身特色旅游项目是洪湖在未来的旅游市场中抢占先机以及利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洪湖走毫无差异化的传统观光旅游路线,必将无法满足旅游者日新月异的需求,也无法在“千湖之省”的湖北独树一帜.

洪湖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湖泊观光类传统旅游项目上,仅仅是游览湖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这类缺乏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产品已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应在传统观光类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增加富有游戏性、参与性、主题性、体验性的旅游产品,如贵族游艇会、休闲热气球、湿地拓展等项目,从而将旅游者的感受由感官认知式的被动接受提升为身体和心灵的震撼式体验.

3.4.2 体育娱乐休闲设施配套不足 洪湖市在对外开放和经营的各类旅行社有3家,星级宾馆饭店8家,其中准备申报4星级1家,已批准三星级3家,准备申报三星级2家,2星级2家,专用旅游码头4个,各种游船120艘.现有的景点产品除极少数传统品牌外,体育休闲旅游娱乐设施明显不足大多档次较低、品位不高、设施不足、经营粗放,对旅游缺乏吸引力.洪湖市区仅有少数酒店具备歌舞厅、洗浴、健身等相对齐全的娱乐设施,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尤其是蓝田生态园,夜间娱乐活动比较单调,不能为游客提供丰富的夜间休闲娱乐活动场所.在今后的开发中,应建设相应的娱乐设施,丰富游客夜间活动.

3.4.3 产品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洪湖几个大型旅游项目的建设需要修建大量的停车场、体育场馆、餐馆、宾馆以及基础配套建设设施,这些旅游设施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大量使用,大规模游客消耗清洁水,产生生活污水,排入地表水体,加重污染特别是水质的富营养化.旅游交通、机动游船的使用加重了石油类污染水体污染,水质下降,鱼类品质下降,不当开发、环境污染会加重生态承载,使湖区的生物物种减少,交通量、人流量的增加以及旅游区的客流集中会加大噪音的污染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4 洪湖市体育休闲旅游发展策略

4.1 突出“红色”、“人文”、“生态”的组合型主题

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永久性淡水湖泊型湿地的所在地,突出、放大“水”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建立“水休闲模式”创造出如休闲游艇、水上热气球、环湖自行车、水上冲浪、水上高尔夫等新奇的高档次体育休闲游乐项目.

挖掘传统农家乐的项目,突出特色,如水生动物传统捕捞作业场(已建)、狩猎场(已建),汉王陈友谅水寨(待建)、汉王迷宫八卦阵(待建)、钓鱼台(已建)、日光浴场(已建)、水上运动场和湖心音乐茶座(已建)等加入游客参与性的新项目如堆沙、织渔网、摇橹接力、爬顶桅杆、船头拔河、渔家垂钓、锦鲤喂养、划龙船、采菱角、剥莲子比赛、摸鸭子打造人文特色品牌.将传统的湖泊观光类传统旅游项目与流行的体育休闲旅游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联动效应.

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为基地,以洪湖水上游击战争为历史背景,开发建设《洪湖赤卫队》影视城以天然湖泊为基础,在湖上科学选址,规划建设“湖上激战”等水上游击战争场景;在红色景区开展以青少年为主要市场的格斗竞技旅游、红色游戏竞技体育旅游,让他们了解军事,体验战争场景,可在红色景区开展定向运动与学校体育课程相结合达到寓教于游的目的.开发以水上、野外、户外场景、室内情景式的拓展项目,开发旅游者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方面能力.在红色休闲体育旅游中可以考虑重点开发老年红色休闲健身游、市民红色休闲健身游和家庭红色自驾游.在红色景区开展徒步、长跑、登山、钓鱼等适合老年人健身的体育活动.在红色景区可针对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得大中城市的上班族开发休闲娱乐区,建设网球、羽毛球、保龄球、高尔夫等时尚休闲体育项目.红色景区处于偏僻的革命老区,自驾车的自由性和灵活性突破了红色旅游目的地交通设施不足的障碍,加上其消费高的特点,自驾车市场是红色旅游值得重视的一部分目标市场[4].

4.2 利用大型体育节庆进一步宣传品牌

开展潜在以及未开发的体育节庆旅游、体育赛事旅游和体育会展旅游资源,体现特色打造精品[11].尤其是在旅游品牌化和品牌创建中,体育旅游节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洪湖自身具有的集文化、体育、艺术于一体的“荷花节”,在每年农历6月24日利用荷花展、荷花书画展、荷花摄影比赛、荷花研讨会、荷花类生态农业产品展示以及吸引附近省市的龙舟大赛等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嘉宾、广大市民、国内外各地旅游者参加.可以考虑与荆州市政府协商共同承办“中国国际荆州龙舟节”,依托国际赛事进一步推广荆州推广洪湖体育旅游.

在后期项目建设中,把环湖公路自行车项目打造成亚洲顶级赛事如“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比赛、“厦门国际马拉松”等.在比赛期间,地方电视台全程转播,同时邀请全国各大报刊、网站和各地强势平面媒体也对赛事进行连续跟踪报道.扩大洪湖的国内外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体育运动爱好者的参与.

4.3 依托传统文化开发淡季体育休闲旅游项目

湖泊旅游所具有的季节性差异,影响了洪湖旅游投资和开发的效益.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可以通过产品的挖掘开发,如秋冬季节以湖区为轴心的开发观赏、捕捉野鸭的湖区渔猎生活主题、水上人家的“水上婚礼节”主题;春节、元宵节开展具有洪湖当地特色的节庆体育活动如“舞龙”、“舞狮”、“彩船”、“五虾闹鲶”“搭虾子”等,游客在参与民族体育活动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推广宣传;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龙舟及地方特色凤舟的“龙舟节”,鼓励游客参与划龙舟体验传统民族体育活动乐趣;以乌林为轴心的“黄蓬山三国古战场CS野战”、户外拓展主题、乌林温泉休闲、养生主题、“黄蓬山古丘陵地高尔夫赛”等体育休闲项目.缩小湖泊旅游的季节性差异,延长旅游时间,增加旅游收入.

4.4 保护生态、善待湿地

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好项目开发的规划建设.所有项目开发建设和旅游活动都必须保证不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遵循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开发过程中不生硬地改变生态环境,不建造过于人工化的公园,而是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湿地环境进行不着痕迹的修饰,改善基础设施,增添娱乐设施.同时对保护区和湖区内的核心区、缓冲区和餐饮服务区等功能区进行明确的区域划分,明确好各个区域管理的职能部门,避免盲目开发.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通过旅游开发,在发展本地经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为增强人们环保意识,为环境保护提供更为现代化的手段.设施项目必须采用环保材料,在能源利用上注重太阳能和绿色能源的使用.

5 结语

2011年洪湖旅游区被评为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之一.洪湖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体育休闲旅游资源,处在旅游经济快速上升发展的关键阶段.但其体育休闲旅游产品缺乏整体的营销、宣传,省外及国外市场未打开,可考虑依托国际化程度逐步增高的武汉市,为洪湖带来源源不断的游客,二者形成共赢的局面.在旅游市场逐步扩大情况下急需完善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相配套的旅游人才体系建设.通过国外湖泊旅游开发比较,洪湖应该开展以精品名牌产品为着力点,打造“国际荷花节”、“洪湖国际凤舟节”等国际化体育节庆旅游品牌,让“红色”、“生态”“人文”三个休闲体育旅游板块区主题突出,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功能互补,互为依托,整体推进,在国内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重要休闲体育旅游区域.

[1]谢自豪.咸宁市体育休闲旅游开发研究[M].湖北:湖北大学出版社,2009.

[2]车震宇,田潇然,郑 文.从国外案例思考滨湖城镇建设与湖泊旅游的关系[J].生态经济,2010(2):98-101.

[3]余丽华,吴京彦.环鄱阳湖区域体育旅游SWOT分析与发展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6):61-64.

[4]谭曙辉,喻彩霞,张河清.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实证研究—以四川阿坝州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5):16-19.

[5]陈海鹰,杨伟容.湖泊型体育训练基地旅游化开发机理及模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1):79-84.

[6]由文华,钟 勇.基于文化多样性的陕西省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2):59-62.

[7]卢 山,王圣海.洪湖湖泊环境演变与湿地生态产业发展的思考[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5(4):46-48.

[8]徐炎宏,温峰.保护洪湖湿地构建人水和谐之城[J].中国城市经济,2009(12):62-64.

[9]洪湖市人民政府网站.洪湖旅游交通示意图[EB/OL].http://www.hhtour.net/main.html,2010-10-19.

[10]徐 青,黄建波.体验湿地生态休闲文化创意城镇低碳旅游格局—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城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解读[J].小城镇建设,2010(2):32-36.

[11]舒宗礼,夏贵霞,石 岩.湖北省体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4):74-77.

猜你喜欢
洪湖市洪湖旅游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洪湖市春露合作社
洪湖水浪打浪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洪湖凤舟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Efficient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旅游
杏林雨露育新苗——记洪湖市新滩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张文清
戮力同心保平安——洪湖市公安局谱写为民新篇章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