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

2011-01-12 10:37张小明黄德健
梧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调查结果概论原著

张小明,黄德健

(1.2.梧州学院 公共基础部,广西 梧州 543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

张小明1,黄德健2

(1.2.梧州学院 公共基础部,广西 梧州 543002)

“05方案”实施以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学改革成效如何?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概论”课运用“案例、实践、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与肯定,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模式;教学改革;问卷调查

毛泽东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05方案”实施以来,笔者对“概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逐步改变了过去“教材、课堂、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了“案例、实践、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大学生对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否欢迎?这种教学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效?针对这些问题,笔者2010年10月进行了“概论”课的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笔者所任教的梧州学院2007级、2008级普通本科生,涉及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经贸方向)、软件工程、旅游管理、广告设计和服装设计六个专业。发放问卷464份,全部回收,有效卷435份占93.8%,无效卷29份占6.2%。男生占37.5%,女生占62.5%;中共党员占10.8%,团员占80.9%,群众占8.3%;文科占80.9%,理工科占19.1%。调查方式是无记名抽样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精心设计了十六道单项选择题,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考核方式等方面情况的看法和意见。

二、调查情况及分析

1.对采用专题讲座的认识

笔者使用的“概论”课教材是国家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一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品教材[2],其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很强。笔者在遵循教材脉络的基础上,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一方面避免了按教材的章节来上课的面面俱到、死板僵硬的现象,对重复的教学内容少讲或不讲;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拓展教学内容。为此,根据“概论”课教材体系的框架结构,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现实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设计了18个专题。在回答这门课采用专题讲座形式来上课这个问题时,学生认为“很好,打破了过去按章节上课”的占82.8%,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概论”课采用专题讲座形式来上课,你认为

2.对采用“案例、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认识

在“概论”课教学中我们变“教材、课堂、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为“案例、实践、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案例教学为主导、实践教学和自主学习为突破口。在回答“对这门课采用‘案例、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一问题时,感到“很满意”和“满意”的各占20.7%和70.3%,学生的满意度达91%,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认同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是有成效的。相关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对这门课采用“案例、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你感到

在回答“你认为这门课采用案例教学法”这一问题时,表示“很好”和“还可以”各占43.0%和52.2%,认同感达95.2%,表明以案例来讲解教学内容,使理论问题通俗化、故事化、生活化,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相关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你认为这门课采用案例教学法

在回答“组织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参观学习)或利用暑假让同学们进行社会调查”这个问题时,认为“很好,锻炼我们各方面能力”和“还可以”各占59.5%和34.7%,赞成感达94.2%,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实践教学形式。相关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组织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参观学习)或利用暑假让同学们进行社会调查,你认为

在回答“这门课的社会实践让同学们以团队进行,写实践报告、制作成PPT等进行汇报,加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个问题时,认为“很好”和“好”各占42.1%和49.9%,好评率达92.0%,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种实践教学的汇报形式。相关调查结果见下页表5。

表5 你认为这门课的社会实践让同学们以团队进行,写实践报告、制作成PPT等进行汇报,加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在回答“这门课的‘原著选读’学习”时,认为“很感兴趣”占7.6%,“逐渐培养起兴趣”占52.4%,说明教学改革中以“原著选读”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了一定的效果。相关调查结果见表6。

表6 你对这门课的“原著选读”学习

3.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认识

“概论”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既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又要用更高的标准重新深刻认识“概论”课教学的精髓——这是在学习上、教学上、思想上一种全面的挑战。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笔者制作了内容详实、生动具体的18个专题教学课件,每个专题都根据教学内容插入了视频,主要从《邓小平》十二集文献片、《航标》、《百年中国》以及网上下载中央电视台的新农村建设、天下第一村、告别票证等,共有40多段250多分钟,生动形象地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缩影。插入视频是我们多媒体课件设计的最大突破,克服了过去不能进行剪切插入而直接一集集播放的现象。

在回答“这门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的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时,认为“更好”占59.8%,“还可以”占27.8%,好评率达87.6%,表明制作的“概论”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教学中运用获得了学生的肯定,在教学方式改革上我们迈出了一大步。相关调查结果见表7。

表7 你认为这门课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的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即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

在回答“这门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你所上过的其他课程的课件相比”时,认为“很好”占36.1%,“一般”占57.5%,表明制作的“概论”课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其他课程的课件相比有些差距。相关调查结果见下页表8。

表8 这门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你所上过的其他课程的课件相比,你认为

在回答“多媒体教学课件插入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文本案例、视频案例”时,认为“非常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更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占93.8%,充分表明多媒体教学课件插入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文本案例、视频案例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相关调查结果见表9。

表9 你认为多媒体教学课件插入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文本案例、视频案例

在回答“多媒体教学课件每一专题都设计有3-4个课堂讨论问题”时,认为“很有必要,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占78.2%,表明在大部分学生欢迎这种课堂讨论。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0。

表10 你认为多媒体教学课件每一专题都设计有3-4个课堂讨论问题

在回答“这门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具有的主要特色”时,认为“有科学性、实践性、创造性”占69.9%,说明制作的“概论”课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特色上获得了大部分学生的肯定。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1。

表11 这门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具有的主要特色,你认为

在回答“这门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内容、图片”时,认为“使用得很恰当”占46.4%,“一般”占50.6%,说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内容、图片的匹配上还要下功夫。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2。

表12 这门课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内容、图片,你认为

4.对考核方式的认识

传统教学模式造就了考核方式是单一的闭卷考试。与“案例、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相适应,可以构建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克服题库式考核方法。在回答“我们教师改革考试形式,对这门考试科目构建的考核评分体系(平时表现20%,阅读原著20%,社会实践20%,期末开卷考试40%)”时,认为“很科学、很好”占79.3%,表明大部分学生赞同这种考核评分体系。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3。

表13 你认为我们教师改革考试形式,对这门考试科目构建的考核评分体系(平时表现20%,阅读原著20%,社会实践20%,期末开卷考试40%)

5.对学习这门课的目的认识

在回答“学习这门课的目的”这个问题时,认为“培养自身的政治素质”占57.7%,“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占21.1%,“陶冶情操”占7.4%,“应付考试”占13.8%,表明学生的“应试观”得到了很大转变。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4。

表14 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

6.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在回答“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要把它与我们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占83.9%,表明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有深刻的认识,懂得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作用。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5。

表15 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7.对成才成长的认识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概论”课的目标和重点在于成才——培养大学生成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仰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所以,在回答“你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生”这一问题,选择“德才兼备,博学多才,富有开拓创新,适应性强”占83.2%,“合格”占12.0%,说明绝大部分学生渴望成才,懂得成才成长的重要性。相关调查结果见表16。

表16 你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大学生

三、深化“概论”课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概论”课运用“案例、实践、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与肯定,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1.深化案例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中的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转换。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怎样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语言的加工和处理,完成由教材语言到教学语言的转化过程。“概论”课全面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来自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有许多鲜活的案例。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收集、整理,编写出反映社会现实且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案例。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关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发展的动态和成就。如,党的十七大召开,要用十七大的精神武装大学生头脑,这是“概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教师不仅要注意收集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以及本地区取得新成就的案例、资料、数据等作为文本案例,还要精选一些信息新、时代感强、丰富生动、有说服力的专题片作为视频案例。案例教学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概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内容体系的转换,而且还在教学手段上充分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受教育心理,更好地实现了“概论”课的教育功能。要发动“概论”课教师的力量,编写“学理说得透、事例讲得活、学生听得懂、实践用得上的教学典型案例”,使教学案例集针对性、教育性和启发性于一身,以真品来吸引学生,用故事来打动学生。

2.强化实践教学的“两条腿走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概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3],是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突破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4]。从“05方案”的课程设置上看,“概论”课本科6个学分,其中有2个学分为实践教学。根据这些要求结合本校的实践,我们制定了“《概论》课程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和“‘概论’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概论”课教学一方面由于大班上课给师生、生生双向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如老师上课提问或学生开展辩论只有少部分同学参与;另一方面由于地方实践资源和实践经费有限以及安全问题等给老师带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概论”课实践教学要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学生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笔者的实践教学实施“两条腿走路”,一是开展校外社会实践,针对教学内容带学生参观梧州英领事馆旧址和梧州中山纪念堂等,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二是开展校内社会实践,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概论”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调查报告并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在十一至十七周上讲台进行演示,并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优秀实践报告。这样的实践教学有声有色,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使教师的主观要求与学生的客观实际思想和能力相吻合,真正实现学生在“干中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尽情地想象、不断地联想,让学生智慧的火花生成创造的火焰。

3.提高学生对原著选读的兴趣。2010年9月笔者在上“概论”课前对2009级市场营销、信计、应用物理本科班11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阅读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原著的学生只有6人占总人数的5.1%,94.9%的学生在学习“概论”课前没有阅读过原著。学习原著的意义:一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去体会原著的原计原味,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二是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识,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是引导学生撰写阅读原著的心得体会,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四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在调查中学生对原著选读“无所谓兴趣”的占25.3%,“不感兴趣”的占14.7%,说明在原著选读方面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单一沉闷。多媒体技术一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二是能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三是能按超文本方式组织与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对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媒体或其他教学环境无法比拟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最大特点是信息表达方式的丰富性、生动性及其功能的多样性。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图、声、像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制作内容详实、生动具体的教学课件。这种教学直观、形象、生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生的头脑。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改变了过去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信息量少、不直观的现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制作符合教学实际的多媒体课件,笔者制作的“概论”课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其他课程的课件相比还有些差距,要在科学性、实践性、创造性上使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内容和图片很好地匹配起来,使声像视频资料得到更好的运用,才能进一步增强“概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

[2]马绍孟.一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品教材——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N].光明日报,2007-05-28(9).

[3]张小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实践教学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09(5).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6).

G642.45

A

1673-8535(2011)04-0090-07

2011-04-13

新世纪广西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2009B088);梧州学院教改重点项目(wygj2009A002);梧州学院精品课程(WYJPKC2008005)的阶段性成果

张小明(1962-),女,广西桂林人,梧州学院公共基础部教授,法学学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黄德健(1964-),女,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高 坚)

猜你喜欢
调查结果概论原著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拔牙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