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2011-01-13 08:52
科学中国人 2011年24期
关键词:茶马博士后中文系

科学中国人重点作者介绍

席泽宗,天文学家和天文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27年6月9日出生于山西省垣曲县。1978年起,席泽宗担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古代史研究室主任,并负责筹建了该所的近现代史研究室。1983年~1988年间,席泽宗担任所长。在为科学史研究事业的组织和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席泽宗仍然勤奋地进行研究工作,撰写了大量有价值、有影响的论文。1984年,他成为中国天文学史专业的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在国际天文学界,他的名字总是与超新星联系在一起。他对古代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的证认及整理工作,长期受到国际上的高度重视,蜚声于天文学和科学史两界,已被8种世界名人录列传。他长期从事天文学史的研究,涉足于天文学思想、星图星表、宇宙理论、外国天文学史等许多重大方面。数十年来席泽宗还为中国的科技史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贡献了自己的精力和才智。2008年12月27日23点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席泽宗院士为本刊撰稿统计如下:

2001年第7期:蟹状星云与中国客星

2002年第4期:人类认识世界的五个里程碑

2002年第11期:不用为用 众用所基

2003年第11期:以学科交叉促进科学发展:从密度波理论看学科交叉的必要性

陈保亚,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德阳人。1978年2月考入华西医科大学攻读医学学士,后弃医从事语言学研究,师从徐通锵先生。1988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北京大学社会学所博士后流动站,跟随费孝通先生、徐通锵先生研究社会语言学及汉藏语系发生学分类研究。1996年获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证书。1996年到1998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从事理论语言学教学和研究工作。1998年到1999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学系做客座研究员。

陈保亚研究员为本刊撰稿统计如下:

2001年第6期:计算机能理解自然语言吗?

2002年第5期:人类起源于非洲?从语言起源看非洲假说

2003年第11期:网络文本中的词汇自动识别

2005年第12期:茶马古道:横跨世界屋脊的文化传播纽带

2009年第9期:解读蜀夏文化的一线曙光

2010年第6期:茶马古道:世界屋脊的终极征服

2010年第12期:超越极限:茶马古道大环绕

蔡同一,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鄞县人,1938年9月生于上海。1961年3月毕业于原北京农业大学。历任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主任,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农业工程学科组副组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贮藏加工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果蔬栽培、育种和贮藏、运输、加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主持七五、八五、九五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课题,是中国农业综合发展第14项“现代果蔬汁加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十年合作研究的中方主持人,共获得八项科研成果,1992年国家农业部授于“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蔡同一教授为本刊撰稿统计如下:

2001年第7期:今后我们吃什么?

猜你喜欢
茶马博士后中文系
中文系何为?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浅谈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
读中文系的人
读中文系的人
茶马古道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穿越秘境而来的茶马古道
黄振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