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合成

2011-01-13 08:29许招会江新涛廖维林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1年9期
关键词:戊基二甲酸丙二酸

许招会,江新涛,刘 宏,廖维林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7)

1 前 言

用于丙烯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体系由主催化剂、活化剂和第三组分构成[1]。主催化剂一般由负载在活性氯化镁上的钛化合物和内给电子体组成,而丙烯聚合时需加入活化剂(烷基铝)和外给电子体(第三组分)[2],它们主要用来毒化无规活性中心、提高聚合物的等规度。内、外给电子体不仅可以提高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控制聚丙烯的等规度,而且还决定聚合物的机械性能。因此寻找理想的给电子体化合物、研究给电子化合物的作用机理一直是聚丙烯催化剂领域研究的热点[3-5]。二醚类化合物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新的内给电子体,用它合成的新一代聚丙烯催化剂活性高,可以在不加外给电子体情况下,得到高等规度的聚丙烯[6-8]。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作为二醚类化合物的典型代表,目前还未见聚合应用报道。本课题以丙二酸二乙酯和1,4-二溴丁烷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酯还原和醚化反应合成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分别考察关键因素对3步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并用核磁共振氢谱等分析手段表征产品的结构。

2 实 验

2.1 主要试剂

丙二酸二乙酯和1,4-二溴丁烷,均为分析纯,天津江大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氢氧化铯(CsOH)和NaOH,均为分析纯,上海化学试剂一厂生产;二甲基亚砜(DMSO),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四氢呋喃和四丁基溴化铵,均为分析纯,中国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甲苯,分析纯,南昌洪都化学试剂厂生产;二氯甲烷,分析纯,天津福晨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2.2 合成工艺路线

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工艺合成包括3个步骤:第1步为烷基化反应,以丙二酸二乙酯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碱类化合物为催化剂,生成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第2步以无水ZnCl2为催化剂,酯被还原剂还原,生成环戊基-1,1-二甲醇;第3步为醚化反应,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得到目标产物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合成路线见图1。

2.3 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制备

2.3.1 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的制备 将丙二酸二乙酯32.0g(0.2mol)、1,4-二溴丁烷60.5 g(0.28mol)、DMSO 100mL投入500mL的三颈瓶中,机械搅拌下均分三次加入一定量的无水碱类化合物。装上减压蒸馏系统,升温至30℃,反应16.0h后,冷却至15℃过滤。加入150mL水稀释,依次进行二氯甲烷萃取、碳酸氢钠溶液洗涤、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常压蒸馏回收二氯甲烷,最后减压蒸馏(1.59kPa绝压)收集107~109℃馏分,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即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收率以丙二酸二乙酯计。

图1 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合成路线

2.3.2 环戊基-1,1-二甲醇的制备 向带有机械搅拌的1 000mL三颈瓶中加入四氢呋喃400mL,然后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开动搅拌,待此混合物慢慢澄清后,分三次加入还原剂,再冰浴冷却到10℃以下,慢慢滴入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21.4g(0.1mol),n(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n(还原剂)=2.0∶1.0。升温至60℃,反应12.0h,回收四氢呋喃,加入100mL蒸馏水,用150mL乙醚萃取2次,干燥,回收乙醚,再减压蒸馏(1.59kPa绝压)收集115~116℃馏分,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即环戊基-1,1-二甲醇。

2.3.3 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制备 向50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0mL甲苯溶剂、13.0g(0.1mol)环戊基-1,1-二甲醇、一定量的NaOH(配成质量分数为30%的溶液)和1.25g四丁基溴化铵催化剂,开动搅拌,升温至40℃,滴加碳酸二甲酯和甲苯的混合液(其中含一定量碳酸二甲酯和甲苯50mL),控制在1.0h内滴完。继续反应10h后停止搅拌,冷却到室温,加入100mL水,分离有机相,水相用甲苯再次萃取,合并有机相,减压蒸馏(1.59kPa绝压)收集93~95℃馏分,得到无色透明液体,即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

2.4 产物的表征和纯度测试

核磁共振(NMR)表征使用瑞士Bruker AVance 400MHz型核磁共振仪,以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物。

产品纯度分析使用GC-14B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石英毛细管柱,SE-30为固定液(5%),101白色担体,柱长25m,柱径3mm,汽化室温度300℃,检测器温度300℃,初始柱温150℃,保持6min,然后以15℃/min的速率升温到200℃;N2速率22mL/min,H2速率12mL/min,空气速率500mL/min;采用面积归一化法,Sepu3000色谱工作站处理数据。

3 结果与讨论

3.1 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的合成

3.1.1 不同的碱对C-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将活性亚甲基化合物进行C-烷基化,常用强碱化合物,其碱性强弱对C-烷基化反应产生重要的影响。实验考察了5种不同的碱对C-烷基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5种不同碱中CsOH的效果最好,K2CO3的效果最差。这是因为反应中除主反应外,还存在副反应,乙醇钠(C2H5ONa)和1,4-二溴丁烷反应易生成醚,K2CO3和KOH碱性较弱,原料反应不完全,KF/Al2O3在反应体系中溶解性差,容易产生一烷基化产物。

表1 不同的碱种类对C-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3.1.2 n(丙二酸二乙酯)∶n(CsOH)对C-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n(丙二酸二乙酯)∶n(CsOH)对C-烷基化反应的影响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CsOH用量的增加,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的收率先增加后降低,当n(丙二酸二乙酯)∶n(CsOH)=1.0∶2.2时,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的收率达到最大值(93.0%)。这是由于随着碱量增加,夺取氢质子的能力增强;当n(CsOH)∶n(丙二酸二乙酯)超过2.2时,可能由于固体物质太多造成搅拌困难,使得收率有所下降,另外固体物太多对产物的吸附量也增加,也会使收率降低。

表2 n(丙二酸二乙酯)∶n(CsOH)对C-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3.2 环戊基-1,1-二甲醇的合成

3.2.1 不同催化剂对酯还原反应的影响 不同催化剂对酯还原反应的影响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ZnCl2的催化效果最好,(CH3)3SiCl的催化效果最差。这是由于从ZnCl2可以得到Zn(BH4)2),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表3 不同催化剂对酯还原反应的影响

3.2.2 不同还原剂对酯还原反应的影响 不同还原剂对酯还原反应的影响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3种还原剂的效果相差不大。LiAlH4作还原剂收率最高,达到88.2%,但LiAlH4价格昂贵,性质比较活泼,易燃,要求无水操作,不适宜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用KBH4和NaBH4还原酯的催化效果相近,考虑到KBH4比NaBH4价格低廉,性质稳定,因此主要采用KBH4作还原剂。

表4 不同还原剂对酯还原反应的影响

3.3 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合成

3.3.1 n(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n(NaOH)对醚化反应的影响 n(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n(NaOH)对醚化反应的影响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随着NaOH用量的增加,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收率先增加后降低,当n(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n(NaOH)=1.0∶8.0时,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收率达到最大值(61.2%)。这可能是由于NaOH用量较少时,影响环戊基-1,1-二甲醇负离子的生成;但当NaOH用量过多时,碳酸二甲酯部分发生水解。因此,适宜的n(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n(NaOH)为1.0∶8.0。

表5 n(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n(NaOH)对醚化反应的影响

3.3.2 碳酸二甲酯的用量对醚化反应的影响 碳酸二甲酯用量对醚化反应的影响见表6。由表6可以看出,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收率随碳酸二甲酯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碳酸二甲酯用量为21.6g时,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收率达到最大值(61.2%),进一步增加碳酸二甲酯用量,收率不再继续增加。因此,碳酸二甲酯的最佳用量为21.6g。

表6 碳酸二甲酯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

3.4 中间体及产物分析

采用NMR氢谱表征得到中间物和产品的结构,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其纯度。

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的纯度为99.1%,1HNMR(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δ:4.15(t,4H,2CH2),2.16(t,4H,2CH2),1.82(m,4H,2CH2),1.24(t,6H,2CH3)。

环戊基-1,1-二甲醇的纯度为98.3%,1HNMR(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δ:3.73(s,4H,2CH2O-),2.82(s,2H,2OH),2.01(t,4H,2CH2),1.78(m,4H,2CH2)。

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纯度为98.7%,1HNMR(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δ:3.62(s,4H,2CH2O-),3.31(s,6H,2CH3O-),2.14(t,4H,2CH2),1.83(m,4H,2CH2)。

4 结 论

(1)以丙二酸二乙酯和1,4-二溴丁烷为起始原料,经过烷基化、酯还原和醚化反应可以合成内给电子体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

(2)合成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适宜的催化剂和原料配比为:①烷基化反应时,n(丙二酸二乙酯)∶n(CsOH)∶n(1,4-二溴丁烷)=1.0∶2.2∶1.4,CsOH为催化剂,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的收率为93.0%;②酯还原反应时,以无水ZnCl2为催化剂,n(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n(KBH4)=2.0∶1.0,环戊基-1,1-二甲醇的收率为88.1%;③醚化反应时,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n(环戊基-1,1-二甲醇)∶n(NaOH)∶n(碳酸二甲酯)=1.0∶8.0∶2.4,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收率为61.2%。

[1] 余世金,许招会,王甡,等.外给电子体CMMS、DCPMS制备高结晶性能聚丙烯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4,33(4):38-39

[2] Hu Youliang,Chien J C W.Superactive and stereospecific catalysts:I.Structures and productivity[J].Polym Sci Part A:Polym Chem,1988,26(8):2003-2018

[3] Lu Honglan,Xiao Shijing.Structure and behaviour of SiO2/MgCl2bisupported Ziegler-Natta catalysts for olefin polymerization[J].Makromol Chem,1993,194(2):421-429

[4] 雷华,徐宏彬,冯连芳,等.丙烯聚合Z-N催化剂中的给电子体及其作用机理[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0(6):51-54,59

[5] 许招会,廖维林,程磊,等.9,9-双(甲氧基甲基)芴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J].石油化工,2007,36(7):686-688

[6] Sacchi M C,Forlini I F,Tritto I,et al.Polymerization stereochemistry with Ziegler-Natta catalysts containing dialkylpropane diethers:A tool for understanding internal/external donor relationships[J].Macromol Chem,1996,29(10):3314-3345

[7] Morini G,Albizzati E,Balbontin G,et al.Microstructure distribution of polypropenes obtained in the presence of traditional phthalate/silane and novel diethers donors:A tool fo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lectron donors in MgCl2-supported Ziegler-Natta catalysts[J].Macromol Chem,1996,29(18):5770-5776

[8] Xu Demin,Liu Zhongyang,Zhao Jian,et al.Highly active MgCl2-supported catalysts containing novel diether donors for propene polymerization[J].Macromol Rapid Commun,2000,(21):1046-1049

猜你喜欢
戊基二甲酸丙二酸
2-戊基呋喃:斑翅果蝇的新颖驱避剂
丙二酸合成工艺探究
丙二酸的合成与应用
甲基丙二酸血症合并肺动脉高压1例的护理
La改性Hβ分子筛催化苯和异戊烯合成叔戊基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工业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第2代测序技术在甲基丙二酸尿症以及苯丙酮尿症诊断中的应用
四氢-2-戊基蒽醌的合成研究
基于3,4-吡唑二甲酸为配体的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
基于2-丙基-4,5-咪唑二甲酸的锰(Ⅱ)和铜(Ⅰ)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