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伐桑园的技术管理措施

2011-01-18 06:46王泽林
蚕学通讯 2011年4期
关键词:蚕业桑园桑树

王泽林

(四川省南充蚕种场,四川 南充 637000)

桑树夏伐,能更新枝条,促进新条生长。与春伐相比,夏伐桑树产叶量高,桑树成熟早,硬化迟,并有抑制部分病虫害如桑里白粉病、桑污叶病、桑 毛虫、桑螟等作用,且可提高春叶产量47.49%,年产叶量15.75%[1]。夏伐桑树的桑叶主要分布于春秋两季,而种场养蚕,重在春季。实际生产过程中,夏伐桑树的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大多没有落实到实处。笔者集多年生产实践,就夏伐桑树一些主要技术措施分述于后,期望达到提高桑叶产质量、延长桑树盛产寿命的目的,为蚕种生产提供质优量足的饲料来源,从饲料角度上保证蚕种质量。

1 肥培管理的技术措施

施肥是桑园栽培管理的主要环节,是提高桑叶产质量的主要手段。种茧育桑园存在偏施氮素肥,轻施磷钾肥或盲目施用桑园专用肥以及借鉴丝茧育桑园的施肥管理模式的倾向。种茧育桑园一直提倡的N∶P2O5∶K2O=10∶6∶8,在生产上无法实施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生产单位必须考虑桑园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就是施肥比例必须与土壤肥力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的pH值。采用N∶P2O5∶K2O=10∶5∶5的施肥比例,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能发挥土壤肥力的最大效益,且能保证桑叶产质量[2-4]。春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稚蚕用桑及粘性土早施,壮蚕用桑和砂性土稍迟,最迟用叶前30d完成(表1);夏秋肥的施用是夺取当年秋叶产量的保证,以速效性肥料为主,配施堆肥、厩肥等有机肥料,但注意秋肥施用不宜过迟,防止枝稍延迟生长而遭受冻害(表2);冬肥以改良土壤为目的,施用腐熟的迟效性肥料如饼肥、蚕沙、堆肥等,这些肥料数量多,体积大,肥料分解慢,适合桑树休眠期的生理特点,并为来年桑树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表3)。

表1 春季施肥时间和方法

表2 夏秋季施肥时间和方法

表3 冬季施肥时间和方法

2 树体管理的技术措施

2.1 夏伐

桑树夏伐要求枝条部位分布均匀并在同一平面上,部位适当的齐拳剪伐,部位较低的提高剪伐,缺拳部位要利用粗壮枝培养新拳。夏伐适当的树形整齐,发条数多,能充分发挥土壤肥力的最大效益。操作时剪口要平滑,不开裂,保证夏秋期枝叶生长良好。时间可选在采叶后第3d且在晴天进行[5]。

2.2 疏芽

桑树疏芽要在维护树形或保护树形的前提下做到去弱留强。空隙处多留,密集处少留,使每株桑树的发条数相对一致,分布均匀,是培养桑园良好群体结构的重要措施,时间可选在新梢条长80%达到5~10cm时进行[6];疏芽程度应视桑树品种、栽植密度、树形种类、肥培管理等确定,每667m2桑地面积的留条数要保持在7 500~8 000条之间[7]。

2.3 剪稍

桑树剪稍有增多生长芽,促进芽叶生长,提高桑叶产量的效果。由于将不充实的稍部剪去,可避免冻枯及细菌病的发生和叶蝉产卵,并能减少这类病虫的蔓延。采用剪去条长3/5的普通剪稍法,在保证桑叶产质量的同时,可方便桑园作业[8]。

2.4 收获

桑叶是蚕唯一的营养来源,叶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蚕的健康及蚕茧产质量,桑叶的采用,特别是小蚕期的叶质要引起特别的重视。春蚕1、2龄时选采新梢上的适熟叶,3、4龄时采用枝条中下部的止芯叶,5龄时采用全部芽叶。做到幼年桑园和长势较弱及增产幅度小的桑园先采,长势强和增产潜力大的后采。

桑叶是桑树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器官。一般采叶多的,养分被分配与生长部分的较多,少采叶或不采叶的,养分被分配到树体方面的较多,适当的采叶收获可使植株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夏秋期采叶过度,削弱了新梢生长速度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导致夏秋叶及翌年春叶产质量的降低。解决桑树采与养矛盾的主要手段是在秋蚕结束后做好留叶工作。每条新梢顶端留叶5~6片可增强桑树同化能力,提高秋叶利用率[9]。

3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要根据桑树病虫的发生特点、生长周期及养蚕时期的不同,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结合起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优点;防止桑树病害必须清除病叶病枝,杜绝浸染来源,控制昆虫密口,切断媒介途径。生产中可采取加强肥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性,选栽抗病品种,培育无病苗木,加强检疫工作,控制病害传播。桑树害虫防治,要掌握发生规律,探究经济危害水平。完善测报方法,抓住薄弱环节,开展生物防治,抑制虫口基数,改变偏用农药的习惯。大体可分为以农业防治为主的冬季防治措施,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春季防治措施,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夏秋季防治措施,而这三个防治阶段,应重在冬季防治,防在春季防治,治在夏秋季防治。

3.1 冬季防虫治病

要按技术规范要求采取刮、刷、杀等多种方式,由地面到树体全面彻底的防治。桑园中的杂草、枯叶是桑螟、桑红叶螨等虫害,桑褐斑病、桑污叶病等病菌隐蔽的场所,清除桑园杂草,收集地面和树上的落叶、残枝制成堆肥以杀病虫;深沟施肥,可将地面土中潜伏害虫翻出地面冻死或经鸟雀和天敌杀伤如暗黑鳃金龟子等;施入垃圾可减少灰蜗牛为害。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减轻根部危害,复壮树势减少病虫为害;对患桑萎缩病、桑紫纹羽病严重的病株,应挖出烧毁,并对土壤用2%福尔马林进行消毒;桑园许多害虫如桑螟、桑尺蠖、桑毛虫等在树干裂缝、孔隙中越冬,先用竹刷干净树体,清除越冬幼虫、蛹等,再用石灰和粘土混合堵塞孔隙,阻止害虫出入,压低越冬虫口密度;桑膏药病常伴桑白蚧而发生,用竹刀等工具刮除菌生膜,病部痕迹用含有效氯5%的漂白粉液涂布或喷洒波美5°的石硫合剂,既可防杀桑白蚧,又可兼治桑膏药病;修除枯桩、病虫枝,半截枝并集中烧毁,可消灭拟干病菌、桑天牛、桑象虫及桑蛀虫;稻草束条在保护冬芽的同时对桑螟的诱集率为66.5%[10],桑尺蠖的诱集率为95%[11]。收集束草并集中烧毁,可降低鳞翅目害虫的越冬基数;收落叶前喷洒溴氰菊酯(敌杀死)EC3 500~4 000倍封园,可杀死越冬害虫,减少微粒子病的传染,压低越冬害虫基数;用5%的石灰浆加含有效氯1%~2%的漂白粉液混合剂刷白树干以及用含有效氯1%~2%的漂白粉澄清液喷洒条稍,可防病治虫,控制微粒子病的传染。

3.2 春季防病治虫

应在确保春蚕用叶的前提下,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并重的防治手段,是减轻夏秋季病虫为害的重要措施;春季桑树病虫害危害较严重的有多种病害及虫害。田间作业时人工捕杀桑尺蠖、桑毛虫等,钩杀或药棉塞孔防治天牛类害虫,利用害虫假死性捕杀叶虫类及象虫类害虫,对桑黑枯型细菌病及桑断稍病应及时剪除病枝,摘除病叶及桑白椹;在3、4月间把野蚕卵块及虫害枝、半截枝等放入天敌保护室,以提高天敌成活率;加强田间管理,对潮湿、通透性差的桑园应及时开沟排湿,杜绝或减轻细菌病的发生和桑白蚧的危害;干旱时应及时灌溉,减轻桑红叶螨的危害。壮蚕用叶前15~20d摘芯,既能摘除桑瘿蚊、黄卷叶蛾等幼虫,又可提高产量;桑芽萌动及脱苞前,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残效20d)进行一次全国防治。生长期内用80%敌敌畏EC 1 000倍液(残效3d),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40%乐果EC600~800倍液(残效3~4d),20%三氯杀螨醇EC 1 000倍液(残效7d)药杀桑螟、桑毛虫、桑象虫、桑蓟马、桑尺蠖、桑红叶螨等害虫;喷洒70%甲基托布津WP1 000倍液可防桑断稍病,喷洒0.1%铜氨液AS1 000倍液可防桑黑枯型细菌病[12];用50%多菌灵 WP1 000倍液(加入0.05%的洗衣粉)在起点期与扩展期喷洒,可防桑褐斑病[13]。另外,在2月底3月初用含有效氯1%~2%的漂白粉澄清液喷洒树干及条稍,从防治角度避免桑叶带毒。

3.3 夏秋季防治措施

夏秋季桑树病虫危害严重,在保证夏秋用叶的前提下,做到划片分区防治;夏伐后及时清洁桑园,用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残效18d)进行一次白拳治虫。生长期内用80%敌敌畏EC1 000倍液(残效2~3d)药杀桑蓟马、桑螟等。用73%克螨特EC3 500~4 000倍液(残效7~8d)或20%三氯杀螨醇EC1 000倍液(残效6~7d)药杀叶螨类害虫;桑白蚧应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重治第1代,巧治第2代(红色斑纹),狠抓第3代的防治方法[14];防治桑蓟马的方法是在预测预报的前提下,巧治春伐虫源,重治夏秋季虫源,在多发条件出现时,适时喷药为主[15];桑天牛的防治则在6月份成虫羽化盛期和7、8月份幼虫孵化盛期重点防治[16];对病害的防治,采取防虫治病,虫病兼治。桑萎缩病,结合防治桑菱纹叶蝉,用90%晶体敌百虫1 500倍液(残效15d)防治。桑膏药病,结合防治桑白蚧,用竹片或竹刀刮除菌生膜,病部痕迹用含有效氯5%的漂白粉液涂布[17]。

[1] 王泽林.桑树不同剪伐方式与产叶量的关系[J].江苏蚕业,2010,32(4):53-54.

[2] 王泽林.陈继久.种茧育桑园测土配方施肥比例的试验初报.1.春季不同施肥比例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J].四川蚕业,2009,37(2):19-22.

[3] 王泽林.陈继久.种茧育桑园测土配方施肥比例的试验初报.2.夏秋季不同施肥比例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J].四川蚕业,2009,37(4):23-27.

[4] 王泽林.陈继久.种茧育桑园测土配方施肥比例的试验初报.3.冬季不同施肥比例对桑叶产质量的影响[J].四川蚕业,2010,38(3):19-21.

[5] 王泽林.桑树不同夏伐时间对秋叶产量的影响[J].蚕桑通报,2006,37(2):18-20.

[6] 王泽林.夏伐桑树不同疏芽时间对秋季产量的影响[J].蚕桑通报,2011,42(1):11-13.

[7] 袁雄.徐光耀.王泽林.桑园不同留条数对种茧育的影响[J].蚕学通讯,2008,28(1):21-24.

[8] 王泽林.朱军.李永健.不同剪稍程度对春叶产量的影响[J].蚕桑通报,2002,33(3):24-26.

[9] 王泽林.桑树不同采收程度对翌年春叶产量的影响[J].蚕桑通报,2008,39(1):25-26.

[10] 王泽林.桑螟的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施[J].蚕桑茶叶通讯,2010,146(2):14-15.

[11] 王泽林.桑尺蠖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施[J].四川蚕业,1999,27(4):21-22.

[12] 王泽林.桑黑枯型细菌病的防治方法[J].蚕学通讯,2011,31(1):26-27.

[13] 王泽林.桑褐斑病的药剂防治效果初报[J].四川蚕业,1999,27(1):25-26.

[14] 王泽林.桑白蚧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方法[J].蚕学通讯,2009,29(2):30-31.

[15] 冯跃平.王泽林.桑蓟马生活习性及防治对策[J].蚕学通讯,2010,30(3):28-29.

[16] 王泽林.桑天牛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J].蚕学通讯,2010,30(2):43-44.

[17] 王泽林.夏秋期桑树的培护管理[J].四川蚕业,1999,27(2):23-24.

猜你喜欢
蚕业桑园桑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马桑树儿搭灯台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奶奶家的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