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板:不为圈钱而来

2011-01-21 10:33刘威
中国报道 2011年6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上市

刘威

从长期来看,国际板的建立将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同时这也有助于国家更加有效地预防通胀和流动性的风险。

2011年以来,关于国际板行将推出的各种消息愈加频繁现身于各类公开渠道中。

在3月份的全国两会中,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国际板是证监会2011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会遵照市场运行规律逐步推出。同期,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也透露,上交所对于国际板发行办法、交易规则、上市规则和结算规则等技术准备也大部分完成。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0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再度强调股票市场的国际板等对外开放建设将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将予以稳步推进。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板的推出似乎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何谓“国际板”?

5月20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公开表示,“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此番国际板即将推出的消息却在市场中引发了不小的震荡。5月23日,沪综指重挫2.9%并跌破2800点大关。部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国际板突然提速的信息是当日A股市场暴跌的“导火线”,并进而引发了近期通胀预期与紧缩政策累积效应的共振。此次股指的震荡也从侧面反映了市场对国际板的推出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市场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国是否需要国际板,如今推出的时机是否成熟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板推出的意义和影响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

所谓“国际板”,是指境外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这些企业在上市后因其“境外”性质将被划分为“国际板”。

将境外企业引入中国上市的设想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期,沪深股市刚刚诞生之时。一些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负责人就提出过让海外企业来华上市的设想,并与一些外资企业进行过初步接触。但由于当时的股票市场发展远未成熟,这一设想最终没有得以实现。而在20年的发展之后,中国A股总市值已跃居全球第二,年新股发售额居全球第一。并且随着中小板与创业板的相继设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也规模初现。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国外企业对于在中国国内融资的意愿也日渐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尘封多年的国际板设想终于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目前,国际板除了意图吸引海外符合资格企业来华上市以外,也将吸引中国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回归中国A股市场,进而推动中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一箭双雕的选择

虽然我国的金融市场目前已经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在国际化程度和市场体制的健全性方面,我国金融市场仍与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存在不小的差距。从长期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下,为了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需要更进一步的开放并逐渐实现与世界接轨,这是扩大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符合中国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

目前,国家明确提出了将上海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目标。为此,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将致力于发展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国际级证券交易所。201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已升至全球第六位,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兴市场,并跨入了全球主要交易所行列。但目前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位的证券交易所中,只有上海与孟买证券交易所没有境外上市公司。因而,在境内证券市场开设国际板,吸引世界一流企业到境内上市,成为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一流资本市场的必然要求。

在经历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后,我国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连创新高,储蓄率长期保持高位,居民的投资理财需求迅速增长。目前中国的居民储蓄率高达20%,成为名副其实的储蓄大国。但如此高的储蓄率也从侧面反映出市场上有效投资工具的缺失,使得大批资本无法有效地满足强烈的投资需求或有效的对冲风险。而另一方面,在现实的宏观背景下,国内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较高,并且面临境外投机性资金涌入的风险。

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考虑,国际板的推出不失为一个一箭双雕的选择:不但将为投资者提供收益性和安全性更好的投资渠道;也将分流部分市场资金,疏导流动性,减轻通胀与热钱的压力。

国际板的“硬币两面”

长期来看,推出国际板是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同。

在基本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以后,我国股市在理论上已经基本与国际市场实现了接轨。但仔细来看,股票市场内投机炒作盛行、投资者价值投资理念缺失和新股发行中的“三高”,成为制约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也是管理层希望尽快解决的问题。

而通过国际板引入国外优质公司到国内上市,建立高质量高标准的国际板,将会为境内的上市企业带来优秀的样板,并通过在竞争的环境下,促使上市公司努力提高自身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公司业绩。对于投资者来说,国际板的开设也将进一步拓展国内投资者的国际化视野,促使国内投资者建立更加广阔、成熟和理性的投资理念。而且,通过全球配置,能够有效地降低持有单一国家或地区股票的风险,为取得投资收益创造必要的条件。

而从短期来看,一些市场人士则担忧国际板现阶段的推出将会对中国股市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国际板首批上市公司都是大型跨国企业,融资规模可能非常巨大。因而可能会造成主板市场的资金分流,利空主板投资者。另外,欧美成熟股票市场的估值和市盈率明显低于国内市场,估值体系难以对接。因此国际板的开设有可能对现有中国市场的股指体系造成冲击,进而引发整个市场估值中枢的重建。

另外,当下对于国际板的关注往往让人联想起2009年推出的中国创业板。在推出前,市场无不对创业板寄予厚望,但推出一年多以后,创业板的诸多缺陷和市场制度的缺失饱受市场的质疑。相比于创业板,国际板公司由于与国内监管和治理存在诸多差异,因而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在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完全依赖金融监管部门的前提下,分析人士认为国际板的推出将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近日,一则国际板即将推出的消息使脆弱而敏感的中国股市恐慌性情绪蔓延,投资者普遍担心市场难以承受国际板推出后扩容之重压

总的来看,国际板的设立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长期来看,国际板的建立将有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随着国际企业在华上市,我国金融市场投资产品和种类将进一步拓宽,同时这也有助于国家更加有效地预防通胀和流动性的风险。而一个高质量国际板的建立,也将为国内股票市场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另一方面,国际板的推出在近期也可能对境内股票市场的资金和估值产生一定的冲击。这要求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现有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同时针对国际板的新情况建立更为具体的制度和技术规则,保证国际板的顺利推出。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上市
20.59万元起售,飞凡R7正式上市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10.59万元起售,一汽奔腾2022款B70及T55诚意上市
52.8万元起售,全新奔驰EQE正式上市
14.18万元起售,2022款C-HR上市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13.29万元起售,全新XR-V热爱上市
金融创新产品与完善金融市场探讨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Copula函数在金融市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