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实体经济退潮?

2011-01-21 10:33林晓发自温州
中国报道 2011年6期
关键词:温州市温州企业

本刊特约记者 林晓 发自温州

作为中国制造业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一些中小企业因为缺工、缺电、原材料成本上涨、融资困难等因素,目前已经出现开工不足甚至处于半停工、停工状态。于是,一些企业把重心转向房地产、金融等投资领域,又承受了信贷紧缩下极大的融资压力。

要素制约

今年清明节后,浙江等地一些中小企业,不断出现半停工、停工生产状态。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发展规划指导处处长应云进说,目前中小企业困境主要受要素制约影响。“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外需锐减、订单减少完全不同,这次浙江中小企业订单很多,但面临缺电、缺工等要素制约,成本上升致使利润下降。”

一位温州制鞋家族小企业负责人李老板说,今年是中小企业最艰苦的一年,比金融风暴时还要苦。

李老板说,去年年底以来,一吨鞋底材料涨了三四千元,相当于一双鞋子涨了3元;胶水已经涨了一倍;工资涨了20%,还请不到工人;再加上,今年浙江电力紧张,电力部门经常拉闸限电。与此同时,在信贷紧缩政策下,一些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今年一季度,温州市经贸委调查了855家企业,74.5%的企业表示用工较缺,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个百分点。鞋类、服装、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缺工情况较为严重,用工缺口达10%以上的企业的比例均在八成以上,高出受调查企业平均5个百分点以上。同时,1/4左右企业出现因缺工导致生产能力饱和而不敢接单的现象,特别是眼镜、打火机、制笔等出口导向型的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温州打火机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公司几乎没有利润,现在之所以还在继续接单,就是为了保持管理团队稳定,以及让员工有个很好的就业。据了解,曾占据全球80%市场份额的温州金属打火机,其主要原材料铜和锌合金的价格在过去几年里几乎成倍上涨。与此相反,温州打火机生产企业从金融危机之前的500多家,缩减至不到80家。

与李老板一样,众多温州民营企业主反映,2010年他们的销售额增长不少,但利润却大幅下降,甚至有的比金融危机时还要差。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说,现在大量传统中小企业毛利润率只有1%到3%,“生存压力比金融危机时还要大。”

在“制造业之都”温州,部分行业增长已进入持续低迷状态。

温州市经贸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该市眼镜、打火机、制笔、锁具等35家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产值同比下降7%,利润同比下降30%左右。同时,这些企业订单金额出现减少趋势,单笔订单平均金额比上年同期下降的占16.7%。这些企业中亏损的占1/4多,仅3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为3.1%,利润率超过5%的企业不到10家。

另外,之前温州企业介入很深的船舶制造业,也出现罕见的订单不足和亏损。温州市经贸委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该市19家造船企业产值同比下降4.2%,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800多万元,同比增亏近80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目前造船业产能只发挥三成左右,订单金额同比下降2%,一半左右的企业没有订单。

传统制造业日益艰难,使得企业家信心下降。浙江省民营企业协会秘书长杨拥军说,之前浙江有关企业协会负责人举行座谈,一致认为市场需求还是好的,但鉴于成本上涨,企业利润已经很薄很薄,企业“做大还不如做小”。

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说,国家应尽快出台引导民间资本的投资政策,并且要把这些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他表示,期待各个部委办、各个地方政府能够出台很好的实施细则,推出很好的项目。但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他认为还没有出现这样的利好消息。

“移情别恋”

在要素制约下,一些传统制造企业生存状况迥异,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温州市服装商会会长、奥奔妮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晨爱说,30%左右规模以上的服装企业,由于产品定位比较高端、品牌营销做得比较好,目前生存状况还好。

郑晨爱看好服装业发展前景,不过他认为今后好的企业会更好,差的企业将面临转型升级。他说,即使在2010年,国内服装消费仍以30%的速度在增长,“只要这个消费市场存在,企业的优胜劣汰会很正常。”为规避缺工、缺电等因素影响,一些东部传统企业纷纷向西部转移。据介绍,在2000多家温州服装企业中,约有30%在中西部地区有自己的生产基地。

上图 棉花价格的持续飙升,正一步步蚕食浙江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

下图 2011年春节过后,浙江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招工难”。图为2011年2月19日,浙江省诸暨市大唐劳务市场一名小孩举着招工的牌子

尽管如此,在利润微薄又无力转型的情况下,温州很多企业把精力转向房地产。于是,很多中小企业想方设法去银行贷款,投资房地产、私募基金等。一位温州外贸企业负责人说,他们温州的企业主哪个手里没有两三套、三五套房子?如今3年时间不到,房价已经成倍上涨,他们都赚翻了,搞制造业敲敲打打的,能那么快赚钱吗?

于是,全城出现一副“大企业造房、中小企业买房”的景象。

一位乐清市政协官员说,2009年他们做过一项调查,“低压电器之都”柳市镇的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利润不再投资本地产业,而是转移到外省市开发房地产、建高科技项目,也有不少资金用在买楼、开矿等。该政协官员承认,把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这种现象在温州比较普遍。

在“2010温州市百强企业”中,除2家房地产公司和6家建筑公司外,其他40多家制造业企业,无一不涉足了房地产开发。把企业、项目作为融资平台,以此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转而投资房地产等行业。另外,由制造业企业抱团成立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目前温州至少有7家,每家资金规模都超过30亿元。由制造企业抱团组建的投资公司也不在少数,注册资本一般都在上亿元。

投资房地产的高回报率,让制造企业“移情别恋”。

安徽省浙江企业联合会秘书长沈友信说,在皖浙江企业年产值十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经有十几家,发展状况都很不错,当地银行也会主动上门给予贷款。他担心,这些上规模的企业不安分于主业,而是跑到外面搞其他投资。

在实业资本的助推下,东部房价节节攀升。

2010年5—8月份,温州市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约为2.8万元/平方米,高于上海、北京,位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2010年11月底,原“温师院”地块被置信房产拿下,楼面地价高达3.7万元/平方米,一举成为全国新地王。据了解,置信房产由多家制造企业抱团成立,目前已在温州市区、郊县拿地多块,是目前一家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另外,很多制造企业把资金投向资本领域,比如私募、股市、期货、黄金、白银等。据了解,在温州一地就有十几支私募资金,由于今年上半年股市起伏不定,这些私募基金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另外,温州黄金、白银交易位居全国前列,今年5月白银急剧跳水,投资企业普遍不赚钱。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一些制造企业的投资转向让有关部门、人士很是担心。之前,温州市人民银行就发出“产业空心化”、“资金热钱化”的预警。

资金绷紧

“主要还是资金问题。”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发展规划指导处处长应云进说,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习惯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生存发展,所以每次宏观调控伴随银根紧缩,总有一些企业在一夜间猝死。“资金管理,是中小企业最薄弱的。”

在信贷宽松时,企业忙着贷款扩展。

“一家年产值1亿元左右的企业,居然能获得银行总授信10亿元,这无疑潜在很大的金融风险。”一位乐清市政协官员担忧地说。

同样,去年一份温州市人民银行报告称,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各银行为抢夺贷款市场份额,使一些制造企业融资渠道增多,负债过重,超过了其实际承受能力,如有些企业负债总额竟超过了其年产值规模。“这种过度融资的制造业企业,往往存在跨行业异地投资行为。”

值得关心的是,这些贷款普遍存在“长投短贷”现象。

一份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去年,江苏贷款余额约4212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约17689亿元,中长期贷款约23164亿元;广东贷款余额约5179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约2323亿元,中长期贷款约35838亿元。与江苏、广东不同,在浙江去年46939亿元贷款余额中,短期贷款竟然高达26045亿元,中长期贷款只有18800亿元,资金连续性难以保证。

时间转瞬而过,信贷紧缩随之到来。

今年以来,在银行贷款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只好去民间融资,致使民间高利贷盛行。

温州市经贸委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认为当前资金面偏紧的调查企业占了42.9%,企业资金缺口平均约为10%,而企业的贷款满足率仅为57.4%。

据温州市人民银行调查,发现当地各大银行贷款利率已经全面上浮30%到80%。该行统计数据还显示,3月末,温州民间借贷市场综合利率水平为24.81%,折合月息超过2分,再创温州实行民间借贷利率监测以来的历史新高。一季度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单季上涨11.91%,比2010年第四季度涨幅高8个百分点。而典当行的月利息从上年的2.2分一直涨到了目前的3分。

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利润微薄,还要高息融资运作其他项目,这无疑具有极大的风险。

在浙江乐清,以电线、电缆、电器为主业的三旗集团,因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之前两年,该集团资产遍及江苏、秦皇岛、广东、江西、上海等地,其中在江苏太仓还购置了近800亩的土地。一家外贸公司负责人说,三旗集团在房地产领域扩展太快,使得难以为继。另外,一家温州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因法人代表无力偿还几百万元高利贷,被迫关闭。

事实上,中小企业资金压力过大,已经引起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

5月4日,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主管部门,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情况调查。15日之前,地方将调查报告报送到工信部。此次调查,涉及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民间借贷实际利率、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中小企业户数等16项内容。与此同时,全国工商联之前耗时2个多月对广东、浙江、江苏等16个省中小企业进行系统调研,结果发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状况,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为艰难。

猜你喜欢
温州市温州企业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企业
企业
企业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诗意的黄昏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难忘九二温州行
优胜选手来自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