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2011-01-24 06:47
中国药业 2011年10期
关键词:广谱氨苄西林内酰胺酶

李 剑

(浙江省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泽国院区泌尿外科,浙江 台州 317523)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李 剑

(浙江省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泽国院区泌尿外科,浙江 台州 317523)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方法对从尿路感染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96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测定ESBLs。结果从96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31株,检出率高达32.29%。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0%),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50%)。产ESBLs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尿路感染,经验用药可选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一般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但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抗生素广泛且不合理的应用,特别是第3代、4代头孢菌素的大量使用,使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逐渐上升,其主要原因是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1]。为提高医疗效果,笔者对从我院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96株大肠埃希菌进行了15种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试验及ESBLs检测,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从2008年1月~2009年9月我院门诊和住院尿路感染患者送检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96株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为不产酶株质控菌株,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为ESBLs质控菌株。

1.2 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型微生物分析仪、GNI+鉴定卡鉴定菌株;用纸片扩散(K-B)法(药敏纸片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制有限公司)做药物敏感性试验。

1.3 ESBLs检测

1.3.1 酶粗提物制备

参照文献[2]并略作改动,取普通平皿上过夜培养的受试菌菌落制成1.5×108CFU/mL菌液,取25 μL菌液,加入6 mL LB肉汤,置35℃恒温摇床(200 r/min)上,孵育4~6 h。将6 mL培养液以4 000 r/min转速,4℃下离心处理20 min,弃上清液,沉淀加0.75 mL 的 0.01 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0),混匀,-80℃下反复冻融5次,以14 000 r/min转速、4℃下离心处理2 h,弃沉淀,取上清液,经MH琼脂平板上常规细菌培养阴性后于-20℃下保存。

1.3.2 ESBLs分析

按文献[2],用30 μg头孢曲松纸片取代头孢西丁,用36 μL酶粗提液加4 μL的2×104μmol/L邻氯西林取代40 μL酶粗提液,其余操作同1.3.1。若观察到狭逢与抑菌圈交接处出现扩大的长菌区域,视为三维试验阳性,即ESBLs阳性。

2 结果

从96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31株,检出率高达32.29%。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0%),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50%)。产ESBLs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非产ESBLs菌株(表1)。

表1 产ESBLs菌株与非产ESBLs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3 讨论

随着第3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迅速提高,出现了产ESBLs菌株的流行。大肠埃希菌既是产ESBLs的主要代表菌之一,又是引起泌尿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1];产ESBLs也是大肠埃希菌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的主要原因。ESBLs由质粒介导,底物谱广,能水解大多数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酰胺类抗生素;此外,产ESBLs菌的耐药基因编码经常与其他抗生素的耐药基因联结而使耐药机制更加复杂[3];产ESBLs菌还可以通过接合、转化、转导等形式使耐药基因在细菌间传播,造成严重的耐药问题。目前按编码基因的类型可将ESBLs基因分为4类,在美国和欧洲,主要的ESBLs属于TEM和SHV家族;在我国,ESBLs基因以CTX-M型为主,其次为SHV型[4-5]。

本研究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在从我院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96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31株ESBLs,检出率高达32.29%。本组产酶菌株的检出率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6-7]。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20%,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超过50%。其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

率最高,这点与文献报道一致[8]。氟喹诺酮类曾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尿路感染,但近年发现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迅速上升,且该类药物存在明显的交叉耐药性,故临床医生在得到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前,不宜首选此药[9]。氨基苷类药物(阿米卡星)虽然敏感性较高,但因具有肾毒性、耳毒性,使用需慎重。头孢菌素中以头孢吡肟的抗菌作用最强,本组耐药率为33.33%,原因可能是第4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的亲和力较低,应用时间较短,且能快速地通过细菌的外膜屏障与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而发挥较强的抗菌作用。头霉类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优于第1代、2代头孢菌素和多数3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是所有被测药物中对大肠埃希菌抗菌作用最强的抗生素,本组非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96.77%。可见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作为本地区大肠埃希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本组β-内酰胺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20%,可能是由于加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后提高了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所产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增强了抗菌作用[10]。

总之,对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尿路感染,经验用药可选择β-内酰胺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一般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但最好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治疗。

[1]袁春雷,叶国华,李冬秀,等.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及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4):241-243.

[2]吴伟元,陈民钧,王 辉.阴沟肠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17(2):104.

[3]付维婵,赵德军,王宝佳,等.尿源性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监测[J].中国药房,2008,19(5):350-351.

[4]陆 坚,唐英春,吴本权,等.华南地区质粒介导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分型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2,22(6):638-643.

[5]Chanawong A,M’Zali FH,Heritage J,et al.Three cefotaximases,CTX -M-9,CTX-M-13 and CTX-M-14,among Enterobacteriacea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2,46(3):630-637.

[6]洪艳华,陈前进.尿路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1 181 -1 182.

[7]Bret L,Claris CC,Sitot D,et al.Chromosomally encoded AmpC -typeβ -Lactamase in aclinical isolate of Proteusmirabilis[J].Antimicrobial.Agents Chemother,2005,42(5):1 110 - 1 114.

[8]胡龙华,贾坤茹,胡晓彦,等.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分析[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4):239-241.

[9]杨念生,武庆庆,陈冬梅,等.复杂性尿路感染病菌的耐药性趋势[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3):1 947.

[10]祝 进,陆 军,徐礼锋,等.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和酶型分析[J].检验医学,2006,21(4):405 -408.

R915;R969.3;R978

A

1006-4931(2011)10-0028-02

李剑,男,主治医师,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工作,(电子信箱)chenh1969@126.com。

2010-01-23)

猜你喜欢
广谱氨苄西林内酰胺酶
产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研究现状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艾滋病病毒的膜蛋白上有哪些广谱中和抗体表位
氨苄西林联合纳洛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效果及细节护理探讨
婴幼儿下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处理方式对乳中β-内酰胺酶稳定性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与单用抗菌药物治疗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临床对照研究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窄谱与广谱抗生素间疗效无差异
奶牛产生β-内酰胺酶原因分析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在患儿中的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