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尿蛋白的临床观察

2011-01-24 13:42梁维赵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4期
关键词:氯沙坦硝苯地平蛋白尿

梁维 赵静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尿蛋白的临床观察

梁维 赵静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和蛋白尿的影响。方法9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及氯沙坦钾50 mg,1次/d,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观察降压效果及尿蛋白肾功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及尿蛋白,但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的幅度及降压幅度比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明显高(P值均<0.01)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氯沙坦钾长期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均有良好的降低血压和降24 h尿蛋白的作用,两者联合起协同效应。

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尿蛋白

控制血压和减少患者的蛋白尿是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下降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或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可以减少蛋白尿,并延缓肾脏病的进展。本文旨在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氯沙坦钾单用及联合应用对患者血压.24 h尿蛋白及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7年01月至2010年05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37~76岁,平均57.3岁,病程5~20年,平均11年,收缩压为140~180 mm Hg,舒张压为90~120 mm Hg,血肌酐110~352.2 umol/L,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组(A组30例),氯沙坦钾组(B组30例)及联合治疗组(C组30例)。三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方法(P>0.05)。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前2周均停用影响肾功能药物2周,并且前2周逐步停用原有降压药物及控制血糖稳定后,治疗开始前3 d每天同一时间测同侧上肢血压2次,连续3 d,取平均血压作为治疗前基础血压。三组患者分别于晨起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氯沙坦钾50 mg,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加氯沙坦钾50 mg,共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服药前与疗程结束后分别测3 d同一时间血压,治疗前后测24 h尿蛋白,尿B2-微球蛋白.血肌酐和血尿酸。

2 结果

2.1 治疗后降压效果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血压(±s,mm Hg,n=30)

表1 三组治疗前后血压(±s,mm Hg,n=3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C组比较△P<0.05

组别 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A组 158.4±9.3 131.7±7.5*△ 94.7±5.6 81.2±5.1*△B组 157.6±9.7 137.3±9.5*△ 96.8±6.2 83.6±5.7*△C组 158.8±13.8 121.4±6.9* 95.8±5.8 74.1±6.2*

2.2 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s,n=30)

表2 三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s,n=30)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C组比较☆P<0.05

A组(n=30)B组(n=30)C组(n=30)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24h尿蛋白(g) 1.96±0.43 1.44±0.33** 1.97±0.32 1.42±0.36**☆ 1.96±0.37 1.38±0.24**尿b2Mg(mg/L) 0.120±0.023 0.091±0.014**☆ 0.122±0.026 0.099±0.017**☆ 0.124±0.021 0.077±0.018**血肌酐(umol/L) 162.3±26.5 160.2±20.4 165.2±27.6 159.2±21.9 167.2±28.3 160.3±22.5血尿酸(umol/L) 487.7±33.4 486.3±35.1* 498.2±39.7 451.2±28.7* 495.3±37.6 441.2±27.8*

由表2可以看出,三组治疗后均能降低24 h尿中总蛋白,但联合组降低尿蛋白排泄量的幅度明显高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组及氯沙坦钾组。(P值均<0.05)。联合治疗组及氯沙坦钾组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

2.3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率比较,见表3。

表3 治疗12周以后各项监测指标变化率比较(%)

由表3可见两药联合使用降低血压和尿蛋白幅度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4 药物不良反应 各组无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病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其病理改变是以肾小球基底膜进行性增厚,导致肾小球硬化为特征,约40%的糖尿病患者发展成为持续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压升高。其发生机制不十分清楚,有资料表明其发病机理可能与高血糖所致的血液动力学改变,高血糖的非酶糖化,多元醇代谢通路激活。肌醇代谢紊乱,转移生长因子B,血管紧张素Ⅱ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及临床肾病期动脉血压普遍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硬化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促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效的降低血压可减少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肾功能不全。到目前为止通过抗高血压治疗,将血压控制在130/85 mm Hg水平以下,已被证明对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益。

本文结果表明,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联合应用,既可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又能降低尿清蛋白排泄,对肾功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两药联合应用,氯沙坦可缓解钙离子拮抗剂对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化作用,而左旋氨氯地平的负钠平衡作用能减少体内钠水潴留,并且对肾小球系膜及肾脏线粒体有保护作用,从而降低蛋白尿。加之二种药物均为长效制剂,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应用。

[1]Parving HH,Rossing P.Calcium antagonists and the diabetic hypertensive patient.Am JKidney Dis,1993,21(3):47-52.

[2]Lehmann R,Schleicher ED.Molecularmechanism of diabetic nephroparthy.Clin Chim Acta,2000,297:1-2.

[3]Nosadini R,Abaterusso C,Dalla Vestra M,etal.Efficacy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in decreasing renal and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mellitus.Nephrol Dial Transplant,1998,13(8):44-48.

[4]Bakris GL,Williams B.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calcium antagonists alone or combined:does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renal disease differ.JHypertens,1995,13(2):95-10.

710054陕西省西安市第九人民医院肾脏内科

猜你喜欢
氯沙坦硝苯地平蛋白尿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氯沙坦和赖诺普利降压、降尿酸作用的临床观察
警惕氯沙坦的不良反应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