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调查报告

2011-01-26 06:42谭春霞杨爱民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文山州城乡农业

谭春霞,杨爱民

(文山学院,云南文山 663000)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文山州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考察,正视城乡发展差距,把握存在的困难,分析面临的机遇,探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策思路,对于推进文山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文山州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由于自然、历史等客观原因,文山州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社会发育进程、资源禀赋差异很大,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多,解决难度大。

(一)农业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低

“十一五”期间,文山州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加快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很大。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文山州城乡经济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十一五”期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1%,但是农业总量增长远远落后于非农产业增长,“十一五”期间文山州农业与非农产业年均增长的差距为 2.49倍。这说明农业增长受到土地、气候等客观资源的制约,这是各地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说明文山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农业增产增效困难。

从表2中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文山州在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呈逐年增长趋势,农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但投资总量小。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如表3所示,“十一五”期间文山州水利灌溉程度年均增长仅为1.51%,水利瓶颈制约突出,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人畜安全饮水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处于“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农村公路等级低,道路硬化率低。农村到户电价偏高,部分贫困山区至今尚未通电。农村生态状况局部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不发达,产业链短,农业产业化发育程度低,难以形成适度规模;农业产业发展与资源优势未能得到良好结合,处于散、小、弱状态,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直接影响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

表2 “十一五”期间文山州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表3 “十一五”期间文山州农业农村发展情况

(二)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按 1986年确定的脱贫标准 786元计算,到 2008年底全州还有绝对贫困人口 25万人、低收入人口55万人。2009年,国家把脱贫标准提高到 1196元,意味着全州扶贫开发工作量将成倍增加。贫困人口大多数集中在边远山区和岩溶地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成本高,工作难度大,其中以彝族 “僰人”支系和瑶族“山瑶”支系居住地区,以及边境一线地区最为突出。

(三)农村公共设施欠缺,公共服务落后

农村教育整体水平低下且发展很不平衡。全州中小学危房面积大,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乡镇卫生院人才和设备严重缺乏,服务能力偏低,农村地区因贫致病、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问题突出。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缓慢,乡镇文化站场地小,活动经费短缺,无法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多数行政村及乡镇体育设施欠缺。无线覆盖功率偏低,边境很多村寨仍处于广播电视覆盖盲区;民语覆盖工作实施进度缓慢,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看不懂电视、听不懂广播的现象仍然存在。群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科技推广难度大,科技人才缺乏。村镇规划滞后,社会事业发展和村镇整治投入不足,生活消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落后,农村环境“脏、乱、差”突出。

(四)城市辐射带动乏力

文山州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乏力。如表 3所示,2008年文山州城镇化率为26.0%,“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率年均递增仅为1.3%,与 2008年云南省城镇化水平 33.0%相比,低 7个百分点。由于城镇规划滞后,城镇体系布局不够合理,城镇产业发展不充分,以产业为核心架构的城镇集聚功能缺乏,以城带乡发展能力弱。农村工业化水平不高,非农产业发展不足,乡镇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数量少、规模较小,从业领域较窄,产业链短,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发展面临很大困难。

(五)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大

由于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健全,劳动者素质偏低、科技意识淡薄,农村经济发展积累少,发展后劲不足,增收渠道单一,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很大。

虽然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有一定差异的概念,但由于没有可用于直接对比的数据,只好选此大致可反映城乡人均收入的数据来进行比较。

从表4中可看出,文山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在不断扩大,1990年二者相差 1102元,到 2009年相差 10821元,翻了9.8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从 2000年 6.02∶1下降为 2009年的 5.55∶1,虽然表现为城乡差距缩小趋势,但进度缓慢,期间曾出现反复,说明农村居民持续增收非常困难。

表4 文山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较

表5 2008年文山州城乡差距与云南省、全国情况的对比

从表4、表5中可以看出,虽然文山州的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但与全省、全国的情况比较起来,差距还很大。以 2008年的情况为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文山州为 1∶5.89,云南省为 1∶4.27,全国为 1∶3.31,文山州的比值比云南省高 1.62,比全国高 2.58。这说明文山州城乡差距远远大于全省、全国城乡差距的平均数。

从表6中可以看出,文山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云南省、全国的比值,1990年为 1∶1.08∶1.39,2000年为 1∶1.55∶2.35,2009年为 1∶1.42∶2.12, 从比值上看,似乎近 10年文山与云南、全国的差距变化不大,其实由于每年基数不断增大,文山与全省、全国的实际差距在不断扩大。以 2000年、2009年为例,文山与云南的比值分别为 1∶1.55和1∶1.42,比值呈下降趋势,实际相差分别为 521.6元和 990元,相差 1.898倍;文山与全国的比值分别为 1∶2.35和 1∶2.12,实际相差分别为 1296.4元和 2668元,相差 2.058倍。这说明,文山州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已达 14.5%,但由于起点低,基数小,要追上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表6 文山州与云南省、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比表

表7 2008年文山州各县 (市)经济发展情况比较

与城乡差距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还有地区差距。从表7中可以看出,文山州内县 (市)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差距甚大。以 2008年为例,择最优与最差相比,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上,文山市是广南县的 3.99倍,财政收入文山市是西畴县的 12.5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文山市是西畴县的 1.41倍。发展快的地方得益于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发展慢的地方受累于农业农村的滞后,导致地区差距大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城乡的差距大。

由以上分析可见,文山州由于改革开放起步晚,地处偏远地区,目前城乡差距很大。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村贫困面大,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工业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的过渡阶段,离完成工业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节能减排压力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繁重,工业反哺农业困难;县 (市)域经济发展总水平不高,县 (市)域间差距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城镇化水平低,以城带乡能力弱;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在不断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文山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利条件分析

经过多年努力,文山州经济社会发展已迈上了新的台阶,为下一步在更高层面和全州范围内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从表1中可知,文山州 “十一五”期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逐年稳步递增,年均递增 13.1%。全州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民族团结和睦、边疆稳定安宁、人民安居乐业,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

(二)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文山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 438公里,有 1个国家级口岸,2个省级口岸及 24条边境通道。文山普者黑机场已建成通航,衡昆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云桂铁路横贯全境,云南省出海最近的港口——富宁港正在建设。文山作为云南通往东南沿海地区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改善,正从昔日封闭的边疆转变成云南省对外开放的前沿。日益显现的通道经济优势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民族文化知名度大幅提升

大型壮族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制作播出,在“中国—中山第二届国际纪录片周暨第五届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上荣获金奖,并入选德国 “自然视界”电视节和英国自然电视节;电影《阿峨之恋》成功上映;丘北县普者黑 “花脸节”、马关民间艺术节、富宁野钓大赛越办越红火;《云南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正式出版发行,坡芽歌书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坡芽山歌队 (坡芽组合)作为云南省代表之一参加第十四届 CCTV全国青歌赛团体赛并荣获三等奖,坡芽组合的独特唱腔、完美演绎受到国家文化部领导及专家的高度赞誉……州域内特色民族文化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构建城乡联动产业提供了富饶的资源和载体。

(四)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 5年来,文山州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经济发展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工业经济主体地位越显突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后劲支撑已具备良好的发展态势。

(五)特色生物产业初步构建发展格局

引进云南白药集团公司、天津天士力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进入文山开发特色生物资源,支持本地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新认定州级重点龙头企业 16户,经国家和省、州认定的龙头企业总数达到 45户。木本油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畜牧业稳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不断加大力度,三七、辣椒、油茶、烤烟、八角、草果等特色作物的种植与开发已初步构建起产业发展格局,为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开启了路径和方向。

(六)处于历史最好发展机遇期

2009年,国家主要领导人批示要加大力度扶持文山州境内的“僰人”和“山瑶”加快发展;2010年 1月 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广西南宁建成,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为文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010年国家开始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随着外部环境的有利变化,国家及省级政府大力开发、扶持政策的不断推出,文山步入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期,这为文山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支持。

三、统筹文山州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

统筹文山州城乡协调发展,要以夯实基础作支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围绕建设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充分利用经济大通道优势,加快生物资源、新型冶金化工、现代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度假“四大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壮大城乡经济实力,构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体制。在统筹协调中应坚持以下工作思路。

(一)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凡事预则立。规划是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前提,要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要求,对全州的产业布局、城镇布局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着力解决村镇分布散、产业集聚度低、农业集约发展滞后的问题,建立有序合理、功能耦合、城乡一体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体系,构筑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联动发展、设施共享的城乡发展空间,形成以城市为龙头、城乡联系、链条紧密、互动共促的产业集群和城乡经济圈。在具体实施中,应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打破行政区划,确定区域开发重点和特色,以云桂铁路、衡昆高速、普者黑机场、富宁港、天保口岸等交通运输主干线为依托,以文砚丘城市群为主要聚集区域,组织编制并实施《“文砚丘”城市群规划》、《文山州域内云桂铁路沿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文山州域内边境一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目标,统筹编制域内城镇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乡村建设规划等。应尽快编制完成并实施《文山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围绕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和固边守疆的需要,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层次分明、功能突出的特色乡镇和农村中心村,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各类企业和人口向城市群、重点县 (市)域和中心镇集聚,构建城乡联动、布局合理、协调共享的城乡发展空间。

(二)要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按照整合资源、反哺农村、集中财力、支持农业、广开渠道、增加收入的要求,采取财政投入、争取专项资金和激活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集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农民群众的生存发展难题,为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打牢发展基础。加强银政、银企合作,积极推进投融资机构资源整合,做大做强政府投融资平台;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支持、鼓励各类企业、社团参与创办小额贷款公司、农村金融合作社和村镇银行;探索农村产业贷款担保、贷款抵押的新方式;加强农村互助基金发放和管理工作,完善农民群众融资发展平台。学习借鉴温州市推行的 “农房抵押贷款”②和陕西省实行的“银保富”③项目模式,积极破解农村、农业发展中的融资难题。按照“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利工程布局,确保工农业发展用水安全,切实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大力推广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构建农村“路、站、运、管、安”五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加强“数字乡村”的应用和管理,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改变山区信息不畅的状况。加快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步伐,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均等化。

(三)要深化改革,破解难题

强化政府统筹的主体作用,围绕打破城乡二元分化格局,积极探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突破户籍、土地、公共服务、社保、就业等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开发资源、筹集资金,构建有利于城乡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新机制,实现城乡权利平等。学习借鉴成都经验,实行以土地确权为主题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还权富农”④,即通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登记,创新耕地保护机制,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推动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和农村房屋产权使用权流转,落实农民的财产权益,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流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解决农民就业和养老的问题。学习借鉴成都城乡户籍一元化⑤的做法,实现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都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自由迁徙自己的户口,把农民由一种身份,变成了一种职业。把平远地区、老山片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同时列为文山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试点,积极探索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路径,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与推进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安定有机结合起来。

(四)要做强特色,推进转型

要依托特色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自然风光以及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在“四大基地”建设中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充分发挥城 (镇)集聚、辐射作用;在“四大基地”建设中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针对城乡产业联系不紧密的矛盾和问题,统筹考虑农业、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和商贸流通业及其他服务业。增强城镇对农村、二三产业对一产业的带动作用,依托农业兴办工业、着眼工业调整农业,形成城乡分工合理、产业联系紧密、区域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共享、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禀赋得到充分利用的产业空间布局。在实施方法上可借鉴成都的做法:三个集中联动推进三化⑥——通过工业向集中发展去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从而引导农民分层次向城市、城镇、农村新型社区集中,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进而通过引导农民土地的流转,进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联动推进农业现代化。

注 释:

① 文中出现的各统计表中的数据源自:《云南年鉴 (2009)》云南年鉴社,2009年 9月第一版;文山州统计公报,文山州统计局网站,http://dh.xxgk.yn.gov.cn/canton_model17/newslist.aspx?classid=124907;中国统计信息网 http://tjcn.org/tjgb/201001/3009_3.html。

② 见新华每日电讯 7版,《温州农房抵押贷款“破冰”,唤醒“沉睡的资产”》,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09-04/10/content_11162948.htm

③ 见新理财 (政府版),2009年第 5期,《陕西“银保富”首创“农户 +财政 +保险 +银行”模式,政策性保险抵押成为农户融资的新筹码》,http://www.xinlicai.com.cn/zf/dispart.asp?id=1231.

④ 见四川新闻网 -成都商报《本月底成都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http://www.sina.com.cn??2010年06月 08日。

⑤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成都市公安局关于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http://www.sdpc.gov.cn/tzgg/dfgg/t20070111_110132.h tm

⑥ 参见成都晚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大力推动“三化联动 ”》,http://news.QQ.com,2008年 03月 08日。

[1] 云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总体规划 (2009-2020年)[EB/OL].http://xxgk.yn.gov.cn/canton_model44/newsview.aspx?id=1200077,2010-02-02.

[2] 云县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规划 (2009-2020年)[EB/OL].http://www.ynf.gov.cn/uploadfile/document/20100202103703264.doc,2010-03-17.

[3] 赵俊臣,等.云南省城乡统筹研究报告 [EB/OL].http://www.xslx.com/Html/jjlc/200604/9189.html.

猜你喜欢
文山州城乡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城乡涌动创业潮
文山州第七次文代会剪影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文山州扎实推进油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