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9年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2011-01-30 07:22彭生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宜宾64400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4期
关键词:哌替啶麻醉药品吗啡

唐 荣,高 烨,彭生才(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宜宾 644000)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容易产生依赖性。滥用麻醉药品的会产生公共卫生、社会和经济问题。近年来,为了加强我国麻醉药品的管理,国务院、卫生部先后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和《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指导原则》[1]等法规,对麻醉药品购入、保管、使用各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本文对我院2007—2009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麻醉药品的发放原始记录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零售价格、数量及销售金额等。

1.2 方法

用 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ifined daily dose,DDD)法分析用药频度。各种药物的DDD值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新编药物学》(第 16版)[2]和药品说明书确定。用药频度(DDDs)=该药品的总用量/DDD值,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某药的DDDs大,说明用药频度高。日用药金额(DDC)=用药金额/该药的DDDs。DDC代表药物的总体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物的平均日费用。

2 结果

销售金额、构成比及排序统计见表1;各年度麻醉药品DDDs、DDC统计及排序见表2。

3 分析与讨论

WHO在1982年提出了《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3],肯定了吗啡制剂是治疗重度癌痛的代表药物,将一个国家的吗啡消耗量作为评价该国癌痛改善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癌症患者镇痛使用吗啡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剂量。我院吗啡制剂总DDDs呈上升趋势,并在癌痛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吗啡缓释片销量逐年上升排序稳居第1位,DDDs排序占第2位,吗啡针剂和片剂因其在癌症患者中使用不便,和易成瘾性等不良反应,在外科中应用越来越少,故其销量和DDDs呈下降趋势,总之我院癌症患者吗啡制剂应用合理,基本符合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磷酸可待因为弱阿片类药物,具有镇咳、镇痛和镇静作用,其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2~1/7,过去临床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因其呼吸抑制,便秘及成瘾性都较吗啡弱,属于三阶梯癌痛治疗中的第二阶梯镇痛药,故现在已逐步改变用药观念,应用于癌症疼痛的治疗中,由表1和表2可见,可待因片用量逐年上升,DDDs居第3位,而 DDC又是最低的之一,且给药方便,可见我院的使用是合理的。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止痛作用维持时间短,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毒性,长期应用易致蓄积中毒,故慢性疼痛患者不宜应用。WHO将哌替啶的应用作为衡量癌性疼痛的治疗水平的一个标准,从2007—2009年我院哌替啶销售金额所占百分比和DDDs来看,是逐年下降,趋势明显,应用是基本合理的。

盐酸布桂嗪为速效镇痛药,其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3,该药针剂用量逐年下降,片剂DDDs逐年上升。主要因为布桂嗪片DDC最低,口服给药方便,而且镇痛作用较可待因略强,加大剂量用于部分重度癌痛患者治疗效果满意,这与WHO倡导的“以口服为主”的镇痛原则相符。

表1 2007—2009年麻醉药品销售金额、构成比及排序Tab 1 Consumption sum,constituent ratio and ranking of narcotic analgesics during the period 2007-2009

表2 2007—2009年麻醉药品使用频度、日均费用及排序Tab 2 DDDs,DDC and ranking of the narcotic analgesics during the period 2007-2009

2007—2009年芬太尼销量和DDDs居第2位和第1位,由于其DDC较低,而我院又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开展的各类手术较多,它可用于术前、术中和术后镇痛,其镇痛作用为吗啡的80倍左右,且不良反应较吗啡少,故临床选择倾向大。但销量占比仍在逐年下降,原因是我院2008年购进了芬太尼的衍生物-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比较镇痛作用强5~10倍,镇痛时间长1~2倍,镇静作用也更强,且呼吸抑制、呕心等副作用更少,持续输注后,半衰期更短,停药后恢复较快[4]。瑞芬太尼注射后1 min,可达有效浓度,维持时间5~10 min,体内非特异性酯酶代谢,持续输注无蓄积,尤其适用于门诊短小手术、心脏手术麻醉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老年、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麻醉,因此两药的销量和 DDDs增幅都较大。但其DDC分别列第1位和第2位,临床对其选择仍受到一定限制。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5],应用基本合理。

芬太尼透皮贴剂是一种透过皮肤吸收发挥止痛作用的新型强效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方便,尤其适用于吞咽困难,有严重胃肠反应及便秘的癌症患者。2007—2009年我院用量和DDDs有所下降,因为2005年美国FDA曾发出警告“不当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可能致死”[6]。二氢埃托啡虽然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2万倍,但因其易成瘾,属于特殊管制麻醉药品,我院2007—2009用量呈下降趋势。

综上所述,我院近年在麻醉药品的使用上,基本上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癌症疼痛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导原则用药,基本合理。

[1]卫生部.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7]38号.

[2]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第 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82.

[3]孙 燕,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70.

[4]李玉凤.舒芬太尼的临床应用[J].医学综述,2008,14(7):1086.

[5]许建国,朱 华.扬州地区124家医院2005—2007年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5):334.

[6]李 荣,郭小兵.2004—2008年我院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6):43.

猜你喜欢
哌替啶麻醉药品吗啡
氢吗啡酮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镇痛效果
比较芬太尼与哌替啶预处理防治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寒战的效果
盐酸氢吗啡酮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预防性静脉注射长托宁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中寒战的影响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白芍总苷与哌替啶联合使用的镇痛耐药性研究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使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