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2011-01-30 08:01陈科明陈亮清谢振宇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16期
关键词:伤椎椎弓螺钉

陈科明,白 龙,陈亮清,谢振宇,叶 军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3

胸腰椎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脊椎创伤,大部分是由于车祸、高空坠落、重力砸击等外来暴力所致[1]。传统的保守治疗适应范围小,治疗后疗效不理想。跨伤椎四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远期易出现矫正高度及角度丢失等问题。为此我院近年来开展了经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及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58 例,其中,男 35 例,女 23 例;年龄 19~68 岁,平均(43.78±13.29)岁;全部患者从受伤至接受治疗时间为1~20 d,平均(8.27±3.91) d;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 31 例,车祸伤 22例,重物砸伤5例;损伤部位:T11椎体骨折4例,T12骨折18例,L1骨折15例,L2骨折19例,T3骨折2例;压缩性骨折31例,爆裂性骨折27例,其中附加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2例。以ASIA2000分级标准评定脊髓神经功能:C级6例,D级31例,E级21例。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根据患者损伤情况,以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9例,两组从年龄结构、性别构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于术前均进行MRI检查,以确认韧带结构是否出现损伤。治疗组患者全麻后,取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行后正中切口,充分暴露椎板与关节突,伤椎与伤椎上、下各一节椎体。使用C形臂X线机透视,确定伤椎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植入位置,以Weinstein定位法确认进钉点后,于相应位置植入椎弓根螺钉。根据术前的CT片首先固定伤椎椎弓根较完整一侧,若患者有神经压迫症状则行后路椎板减压,探查椎管,解除骨性压迫,视伤情尽量保存两侧小关节,取自体髂骨或者切除的椎板实施固定节段后外侧的植骨融合术。首先植入正常椎椎弓根螺钉,试装连接棒,于同一直线上再植入伤椎椎弓根螺钉,通过上下撬动伤椎内植入的椎弓根螺钉达到压缩或者恢复爆裂椎体高度的治疗。而后安装预弯好的连接棒,把伤椎椎弓根螺钉锁定于连接棒上,在近端与伤椎椎弓根螺钉之间缓慢进行适度撑开,避免撑开过度造成韧带结构损伤。以伤椎椎弓跟螺钉作为支点,在远端与伤椎椎弓根螺钉中间进行纵向撑开,锁定远端的椎弓根螺钉,达到纠正伤椎后凸,恢复高度的治疗目的。对照组患者除术中采用跨伤椎四钉内固定技术外,其余处理同治疗组。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5~7 d,预防创口感染。有神经症状者给予甘露醇及地塞米松、神经营养类药物3 d。术后24~48 h视患者情况拔除创口引流管。卧床4周后,在支具保护下,开始逐步进行康复性锻炼。

1.3 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1周以Cobb′s角、伤椎后凸角作为临床疗效评定参数,角度越小表示治疗效果越好;术后1年以伤椎前缘高度与后缘高度作为远期疗效对比参数,数值越大表示远期恢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矫正情况比较

术后1周治疗组Cobb′s角与伤椎后凸角矫正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矫正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矫正情况比较(±s,°)

对照组(n=29)治疗组(n=29)t值P值组别 Cobb′s角9.56±1.73 6.68±1.55 6.196 8<0.01后凸角11.09±1.81 7.52±1.59 7.100 8<0.01

2.2 两组远期疗效

1年后两组均无失访病例,治疗组伤椎前缘高度与后缘高度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s,%)

表2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s,%)

对照组(n=29)治疗组(n=29)t值P值组别 前缘高度77.18±4.47 96.27±5.82 12.208 9<0.01后缘高度88.56±6.68 99.44±6.71 6.669 6<0.01

3 讨论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最早见于1959年由Boucher等进行的相关报道[2]。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可为伤椎提供安全、强力的短节段脊柱的内固定。保守治疗适应范围较小,并且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后凸畸形[3]。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为四钉跨伤椎内固定术[4]。虽然在术后也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治疗远期易出现退钉、断钉、断棒或者钉棒弯曲、伤椎的椎体高度丢失以及矫正丢失等情况,个别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后凸畸形等问题[5]。四钉内固定的方法是采取纵向撑开利用前后纵韧带夹板的作用,将压缩的伤椎恢复外形与高度。若椎体的前后纵向韧带发生断裂,则纵向的撑开力就无法传导至伤椎椎体,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过度撑开或者伤椎椎体发生后凸畸形,从而导致脊髓神经损伤的加剧,而伤椎置钉可将伤椎与其上下邻近的正常椎体进行连接,将固定节段形成一个立体形支撑架构,有效地增强了固定的稳定性,可实现伤椎负荷的分散转移,减少了后凸的形成,从而克服了跨伤椎固定术的平行四边形效应与悬挂效应。

我院引进了先进的六钉经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很好地解决了远期疗效不佳的问题。六钉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术对伤椎具有更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6]。六钉伤椎置钉固定技术主要遵循“三点”固定的原则[7]。本组资料中治疗组1年后无后凸畸形发生。伤椎固定置钉复位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与传统的跨伤椎内固定术相比可以更好地维持伤椎高度。椎弓根螺钉在骨折早期可以起到支撑与固定作用,但长期的稳定还要依赖于椎体本身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所以术中植骨床准备与正确充分地植骨是疗效长期稳定的基础。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对伤椎进行复位,并且具有重建椎体高度,进而为脊髓神经减压的作用。因此,将伤椎置钉复位固定技术应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选择。

[1]喻景奕,李军.伤椎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3例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4):70-71.

[2]张喜文.30例胸腰椎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5):96-97.

[3]王洪伟,李长青,周跃.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2010,8(1):52-55.

[4]马云森,刘铁民,杨光,等.经伤椎椎弓根三椎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浙江创伤外科,2010,15(1):17.

[5]吕夫新,黄勇,张强,等.椎弓根钉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1):46-48.

[6]昌耘冰,范志丹,夏虹,等.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9,27(3):347-349.

[7]葛云林,卢一生,潘兵,等.伤椎单侧与双侧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近期临床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0,31(3):229-230.

猜你喜欢
伤椎椎弓螺钉
经皮伤椎强化联合经皮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效果观察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跨伤椎与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
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