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戏时期[四工调]的创始与形成

2011-02-02 12:26朱学富
关键词:丝弦旦角绍兴

朱学富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在每个历史时期,戏曲声腔为适应时代和观众的新审美需求,具有不断运动、吸收、变化和转化的社会功能。越剧深受其他戏剧品种的滋养,经历了孕育、初萌、成长等过程,在探索、开拓中充满了进取精神。

一、[丝弦正调]时期男女演员同台混演

1906年,由浙东的曲艺形式民间唱说“嵊县落地唱书”,衍变发展为戏曲形态的“小歌班”,始以男班,继以女班。“小歌班”进入上海后,1922年8月23日出版的《申报》曾称其为“绍兴文戏”,也是为区别于以演绎武戏、宫闱大戏的绍兴大板(绍剧),这一时期可分为“绍兴文戏男班”和“绍兴文戏女班”两个阶段。

“绍兴文戏男班”也可称“男班时期”,即越剧的初期,以徒歌清唱、人声帮唱[呤哦调],扮唱演出戏段。由于演出的剧目比较粗糙,表演简陋,唱腔单调,演员均用大嗓(即真嗓)演唱,腔尾只以“呤哦、呤哦”帮唱,以唸唱代替;既无丝竹、锣鼓伴奏,又无行头、服饰,先期几经上海演出,群众嗤笑“讨饭班”,都未获成功,于是折回嵊县。为了适应城市观众欣赏要求,艺人们开始探索唱调,研究唱法,寻求改革音乐之路。首先,以“呤哦北调”为基础,糅合“呤哦南调”因素。其次,探索京剧(西皮与二簧)、滩簧小调、徽戏(乱弹)、绍兴大板(绍剧)的伴奏形式,仿效绍剧乱弹而产生“一凡”、“二凡”、“三凡”(快、中、慢板),并釆用绍剧板胡定弦“1-5”(约1=C或D),逐渐产生了新的唱调——[丝弦正调]。

[丝弦正调]演唱时仍然用笃鼓击节,叫[正调清笃]。唱腔用丝弦伴奏,叫[丝弦正调]。[丝弦正调]在[呤哦南北调]的基础上,发展了[正调慢板]、[正调中板]、[正调快板]和[哭调]。呈现“丝弦”、“清笃”两种类型及“叫头”、“哭头”等板式。当男班在上海挂名绍兴文戏后的第二年,即1923年7月9日,女子越剧的第一副(批)女子科班在嵊县施家岙诞生了,由男演员扮演的“小歌班”,开始出现了女演员,这是[丝弦正调]时期的一个重要变化。综其原因:其一,从戏曲本身来说,早期男班艺人出身于“嵊县落地唱书”,缺乏戏曲表演功底,男演员扮旦角,唱腔也极不协调,并受当时京剧“髦儿戏”的影响(京剧“髦儿戏”全部女子反串,演出者为风姿绰约的少年女子,文武兼备、新颖逗人)。其二,辛亥革命后,文明戏兴起,戏曲改良呼声强烈,进步文人对小歌班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妇女解放运动方兴未艾。其三,因连年混战,农村经济萧条,女孩子自谋生存的出路。其四,投资兴办女班的商业价值,其票房价值比经商“合算”。

女子科班诞生后,逐步出现了男女演员同台混演的形式,所谓“混演”,不是以性别来扮演角色的男女合演,而是其中既有男演员扮演旦角,也有女演员扮演生角。男女混演时期的演唱基本调腔,以男班演员[丝弦正调]为主,女演员与男演员“同调同腔”,由于男女声区有别,在实践中探索男女同台时对唱法,釆用女腔偏低音区向较高音区移动,男腔在落音上有上下四五度的转换变化,出现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男女分腔的过渡性唱法。

二、“绍兴文戏女班”[四工调]的创始

从1923年至1942年,“绍兴文戏女班”时期[四工调]的创始以及衍变,历时19年,是越剧音乐的又一次变革。

何谓[四工调]?1923年女子科班成立初期,首先要解决唱腔问题。“[四工调]初期腔调与[丝弦正调]时期腔调相同,不同的是男唱与女唱的调高不同,因此,初期[四工调]实质上是‘女子丝弦正调’。”①为了适应女子声腔演唱,首先要改变定音以男演员音高为准的状况,因男女演员唱同样的曲调,女演员声音得不到发挥。经历了男女演员交替“混演”和不断实践的过程,施银花、赵瑞花等第一副(批)女子科班演员,与“精通徽(京)、乱弹戏曲音乐的邢灿林和俞才焕,会同主胡手王春荣共同研究,仿徽戏西皮,用1=E的调高让女声演唱”。[1]以[丝弦正调]1—5定弦,改为6(低音)—3定弦,因其在工尺谱中为“四”、“工”,故名[四工调]。这一次改弦易调的变革,为寻找适合女班声腔音区,创建、完善[四工调]的唱腔板式找到了突破口。在表演和剧目方面,初期女子科班,以髦儿戏为摹本,招收艺徒都是清一色的10岁左右的少女。由绍兴文戏男班艺人王金荣担任教学,唱腔沿用[呤哦调]和[丝弦正调]的基本腔。初期女子科班训练伊始,釆用“赋子”和“肉子”两种基本教戏法。“赋子”是“嵊县落地唱书”时期男班艺人程式化唱段,一般为七字韵句,用来描写叙事、游景、状物、街坊、季节和赶考等等,在台上碰到什么情景就套唱什么“赋子”。当某一个“赋子”成为某一个剧目的固定化唱段时,则称为“肉子”。女子科班在施家岙日以继夜培训三个月后,便开始“串红台”,也就是第一次上台彩排,并在当地农村短暂演出后,于1923年冬,在上海升平舞台第一次亮相,由于女孩子年龄在10岁至15岁之间,上台怯场,演技幼稚,行头粗糙,因而,观众稀少,次年春返回嵊县。但“城乡有别”,在家乡,女子科班受到热烈的欢迎。女子越剧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土地里深深扎下了根,它生长于农村,是农民的戏曲,在农村盛演不衰的观众市场里,女子科班经过五六年的奋斗,大约在1928年,培养出了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第一代女演员。

三、“绍兴文戏女班”[四工调]的衍变

史上被称为“女子越剧四工时期”代表人物的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沈兴妹和姚水娟等人,是探索、开拓女子越剧声腔的杰出代表,她们在继承男班[丝弦正调]传统唱腔基础上,对逐步确立女子越剧的基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变革初期,她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越条件,吸收民间音乐及绍剧、杭剧、滩簧音乐素材的演唱特点,包括兄弟剧种伴奏形式,运用于[四工调]曲调和板式中,在演出实践中逐步呈现各自不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如:

第一,被誉为“越剧老生泰斗”的沈兴妹,其采用绍兴大班紧拉宽唱板式,在唱腔中将散唱、中板节拍轮换运用,逐步形成[四工调](中板散唱)“板式”雏形。同时,“吸收乱弹‘二凡’大跳的旋法,顿挫有致的节奏,长拖腔和收腔的唱法”。①形成唱散伴整的节拍反差,强烈地渲染散节奏唱腔中激昂、苍劲的人物心情(见例1)。

第二,女扮男角的小生屠杏花,把小生唱腔向中、高音区发展,与旦角(男班)的中、下音区反向进行,并用[武林调]同韵过门形式,即将每小节

强拍为唱腔句尾音相同的音糅合于[四工调]中,被称“武林味”。

例1:《珍珠塔》唱段 陈培德,沈兴妹唱

第三,著名旦角赵瑞花,从小爱唱山歌、小调,功底扎实,演出逼真,脸上有戏,眼中有话,嗓音嘹亮悦耳,唱腔如行云流水。她的拿手好戏是《叶香盗印》,扮演叶香角色,娇小玲珑,婀娜多姿,轻盈敏捷,把人物演得惟妙惟肖。在初期[四工调]中,赵瑞花吸取嵊县山乡牧歌、民间小调乐句开始时小二度旋律(见例2)。

演唱时,巧妙地把山乡牧歌中乐句小二度旋律,糅合于《玉蜻蜓·哭图》王志贞唱段第一小节第三拍中(见例3)。

例2:

该乐句小二度旋律,又被运用于上世纪50年代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祝英台唱腔,及《白蛇传》断桥,[尺调]慢板:白娘娘“西湖山水还依旧”第四小节第三拍唱腔中(见例4)。

例4:《白蛇传》断桥·“西湖山水还依旧”唱段

第四,旦角施银花是女子越剧最早成名的旦角演员,是[四工调]的创始人之一,她是最早运用[四工调]的女演员,对[四工调]的形成、发展起着先导作用,是开创女子越剧新腔的先驱者。她早年从绍兴大板中,学到[流水]、[二凡]、[倒板]等曲调。唱腔非常有特色,花腔圆润、吐字清晰,根据人物情绪,弦随情发,即兴加花,这与她同男班同台演出时,吸收男旦陈素娥的花腔唱法是分不开的。施银花在陈素娥的指导下,刻苦学习,拓宽了[四工调]在中下音区回旋的腔句,增加了[四工调]的旋律美。《盘夫》是施银花唱腔的代表作,她演唱的[四工调],后人称之为“施腔”。其代表性的曲目如:《盘夫》[四工调]唱段,该曲式富有层次、上下句对仗,起调落音6音,乐句第一小节中的第三、四拍,第三小节中的第一、二拍(见例5)。“施腔”(小腔)在曲首、曲间、曲尾的运用,显示早期越剧的乡土气息,经后人不断丰富发展,已成为越剧传统剧目中脍炙人口的精彩唱段。

例5:《盘夫》[四工调]唱段 施银花唱

此后,越剧后辈名人支兰芳、筱丹桂都吸收了“施腔”(小腔)韵味。包括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金采凤都是在“施腔”(小腔)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唱腔。

旦角施银花在“绍兴文戏女班”时期,冠为“三花”之首(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其在艺术上的造诣有“花衫鼻祖”之美誉。

第五,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姚水娟也是越剧早期代表人物,善唱[四工调],能饰各类旦角,亦能反串小生,喜紧弦响唱,中气充沛,能运用“海底翻”技巧,表演功底深厚。1936年在杭州演出,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三花不如一娟”。1938年,姚水娟率班进入上海,并开始将“路头戏”改为“剧本戏”,建立了导演、唱腔、舞美、灯光综合艺术体系,请记者樊迪民编写剧本《花木兰从军》,这是越剧史上第一次聘请专业编剧排演新戏,迈出了非常可贵的第一步,是越剧从幕表戏向剧本过渡的开端,引领“越剧从农村‘上了都市大道’,‘为要适应时代和观众的需求’越剧必须‘前进’的潮流”。[2]89姚水娟在越剧艺术上的突破与创新,以及她的精湛演技和题材开拓、革新精神,使其在不久的观众评选中荣获“越剧皇后”的桂冠。高义龙在《越剧史话》中说得好:“姚水娟在越剧史上和越剧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是一项‘越剧皇后’的桂冠造成的,她的成就,她的贡献,她在越剧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1938年到1942年间勇于闯新路的精神,都在越剧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2]93

四、“绍兴文戏女班”[四工调]日趋成熟

1930年后,绍兴文戏由男班向女班过渡,女班转盛,最终以压倒之势,代替男班,但各地称呼不一。上海人称“绍兴文戏女班”,杭州称“女子绍剧”,绍兴、宁波则叫“女子文班”,民间照旧呼为“女小歌班”、“女的笃班”。女子班社众多,名伶辈出,清一色的“绍兴文戏女班”驰誉于沪、杭、甬。

1936年,[四工调]日趋成熟,大量扮演以“小生”、“小旦”为主的戏,尤其是“女小生”的产生和确立,决定了女子越剧的性质和道路。1938年后,女子越剧队伍不断壮大,戏班发展至36个,居上海各戏曲剧种之首,也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越剧迷队伍。

[四工调]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过门音乐的丰富与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的探索性开发时期,主要是向兄弟剧种汲取营养,博采众长,发展壮大自己。吸收、糅合京剧(西皮腔)成分,创造了越剧过门,对越剧唱腔烘托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五、[四工调]是女子越剧兴起的奠基石

[四工调]时期,在继承[丝弦正调]唱腔旋律骨架基础上,根据女声嗓音又进一步丰富了板式,如:[四工慢中板]、[四工中板]、[四工快中板]、[四工快板]和[十字板],“小腔”运用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四工调]约在1928年基本形成,1936年后进入成熟期,是越剧演进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呤哦调]、[丝弦正调]、[四工调]、[尺调],属早期越剧音乐,虽然幅度不大,创新品种不多,但在越剧衍化、变革中善于吸收与借鉴,并不断探索努力求新。

[四工调]戏剧性唱调的创立,是女子越剧趋于成熟的标志,提供了越剧音乐变革的平台,并对以后越剧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为1942年后“新越剧”的诞生和逐步确立女子越剧的基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更为女子越剧[尺调]和各流派唱腔的形成,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重要变革。

[四工调]时期,女子越剧的兴起,不仅繁荣了我国的戏剧种类,也改变、提高了观众的欣赏情趣。值得一提的是,越剧演员在舞台上的形象、身段、表演以及唱腔等方面,女子比男子具备更多的天赋美,尤其是旦角,比由男子扮演更率真、自然、优美,从而呈现了戏剧表演本身的美。

注释:

①余乐:《越剧音乐史初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材,2008年,第3页至第4页。

[1]嵊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越剧溯源[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121.

[2]应志良.中国越剧发展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丝弦旦角绍兴
探究戏曲旦角身段艺术特征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南国冬日暖总闻丝弦声
绍兴大闯关
河北深州西辛庄村:“老丝弦”焕新生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人文绍兴
湖南辰溪丝弦的音乐形态与表演特征
二人转旦角表演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