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安保部队心理维护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2011-02-09 04:120007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廖贻农易爱华王媛姜卫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世博安保官兵

0007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廖贻农易爱华王媛姜卫

210018 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处 魏浩儒2

世博安保部队心理维护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310007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廖贻农1易爱华3王媛4姜卫5

210018 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处 魏浩儒2

世博;安保;心理维护;体会;思考

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2010-05-01—10-31在上海市举行,我们担负了世博空中安保部队的心理维护任务。面对世博安保任务重、时间长、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为确保广大执行世博安保任务的部队官兵克服各种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侵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圆满完成平安世博的使命,向党、国家和全世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南京军区空军心理卫生服务中心全力投入,积极做好心理维护工作。

1 导致官兵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执行上海世博安保任务,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军队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多样化军事任务,对执行任务的官兵来说,担负这样的任务、身处这样的环境,势必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1.1 政治要求标准高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盛会,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办好上海世博会,对展示中华民族5 000年灿烂文明、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对促进我国同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各地区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复苏,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胡锦涛主席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真正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军委领导也明确指出这是一件重大而现实的政治任务[2]。要充分看到,执行这样一项重大任务,我们承载着实现平安世博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承载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重托和信任。任务能否圆满完成,事关党和国家形象、事关军队荣誉声誉,由此也会给官兵带来巨大的政治压力。

1.2 确保安全压力大 安保任务官兵面临着巨大的安全压力,上海政治经济地位特殊、重点要害目标繁多、空中交通环境复杂,一旦遇有特情,处置难度大,对部队的考验非常现实、非常直接。据专家分析,这次世博安保面临包括核、化学、生物在内的恐怖袭击的可能。主要来自4个方面:一是政治方面,包括基地组织、反帝国主义势力等;二是民族分裂主义,包括东突、车臣、泰米尔猛虎组织、土耳其的库尔德工人党等;三是宗教、民族矛盾激化带来的威胁;四是单个性问题,比如生态保护组织、动物保护组织、反堕胎组织等。有效防范和处置恐怖袭击事件,一直是历届世博会安保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而且这次上海世博安保任务,比既往执行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更复杂、更艰巨,是对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全面检验,对官兵能否保持良好心理健康也是一次全面检验。

1.3 训练生活紧张单调 上海世博会历时184 d,时间跨度远远超过北京奥运会等其他安保任务。任务部队实行封闭式管理,持续处于紧张训练和戒备状态,部队管理趋于战时化,官兵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和放松。而且,这期间正处于夏季炎热季节,高温酷暑必将给广大执行任务的官兵带来严峻的考验。参加世博安保的部队实行封闭式管理,但官兵并没有脱离家庭和社会,其家庭和社会变故仍将时时影响官兵的心理状态。如婚恋挫折、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家庭受灾等都将成为任务官兵的不良刺激源,引起的心理冲突不易发觉[2]。特别是那些曾经有过心理疾病乃至精神疾病的官兵,因任务高度紧张而诱发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情况将会凸显。

2 执行任务中容易引发的心理问题

清醒认识任务中可能引发的心理问题,是扎实做好官兵心理维护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认真分析任务形势特点及其给官兵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力求增强开展心理维护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1 官兵在世博安保期间容易产生的不良情绪 执行任务期间,由于多方压力的综合作用,不注意及时有效的疏导和调节,官兵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

2.1.1 敷衍情绪 由于世博安保任务十分繁重,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压力很大,部分官兵不能适应由正常工作状态转入紧张状态的变化,不能正常发挥自身能力,导致工作时手忙脚乱,缺乏计划性。甚至个别官兵有工作太多不可能完成的无力感觉,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任务。

2.1.2 焦虑情绪 由于各级对世博安保任务高度重视,任务强调部署的多,标准贯彻执行的细,责任要求落实的严,造成部分官兵思想压力大,只看上级的部署要求,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适当、符合要求,表现得特别死板、缺乏灵活性,高度重视细节,优柔寡断,极度害怕自己遗忘一些事情,一味追求严苛和完美。还有部分官兵,对任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认识不足,当不能达到工作目标、不能克服障碍时,就表现得紧张不安、无所适从。

2.1.3 厌战情绪 官兵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因长期劳累过度得不到休整、生活无规律,容易使人感到极度疲惫,往往会对受领任务产生厌倦心理,有的甚至会产生精神上的萎靡、恍惚甚至失常。

2.1.4 畏惧情绪 敌对分裂势力的破坏,往往伴随着重大人员伤亡的危急、血腥场面,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环境中的官兵对如何做好反恐工作认识不足,情绪波动也会较大。

2.2 官兵在世博安保期间可能出现认知辨别能力的损伤 认知能力在执行任务中主要表现为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科学研究表明,在恐惧和焦虑状态中,人的智能、情感和情绪等心理过程都将遭到损害,有的会使人失去正常的心理自制力,注意力不能集中,不能正确判断情况,容易惊慌失措或出现短暂的思维障碍。世博会中一些关于安全形势的负面信息大量存在,且信息难以甄别、战机难以捕捉、态势难以预测、整个安保环境复杂多变,这对执行任务的官兵认知能力是一个考验,集中反映在对各种情况认识的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上,而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要求官兵在激烈、危险和高度紧张之中,迅速对情况作出分析判断和恰当处置。由于长期的、高强度的任务,其艰巨性超过预先想象,可能会使一些官兵产生错误认知,影响安保任务的及时有效处置。

2.3 官兵在世博安保期间可能诱发的心理和精神疾病 世博会期间,官兵长期处于日夜操劳、精神高度紧张、长期睡眠不足、缺乏足够休息的状态,这将导致官兵心理控制能力降低,诱发以易怒、易烦躁不安、紧张、压抑、寂寞、不合作、失眠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疾病。

2.3.1 适应障碍 官兵因为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短期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行为变化和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生理功能障碍。

2.3.2 焦虑障碍 紧张的任务往往使官兵产生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处于提心吊胆、心烦意乱的情绪状态。伴有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等。

2.3.3 情感障碍 紧张而连续的重大任务,易导致官兵躁狂或忧郁,或两者反复交替发作。躁狂表现为异常的兴奋、激动、乐观、情感高涨、精力旺盛、口若悬河;抑郁则表现为忧郁、悲观、沉静、情感低落、无望、无助、失去生活意义。

2.3.4 睡眠障碍 执行重大任务中,失眠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因各种原因引起夜间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足,日间感觉疲劳、烦躁、情绪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等,常伴有头痛头晕、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心神不安、多梦等。

2.3.5 急性心因性反应 急性心因性反应常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大多历时短暂。有的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注意力狭窄、自言自语,词句零乱或不连贯,无条理性,令人难以理解;有的表现为伴有强烈情感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此外,还可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如心动过速、出汗、皮肤潮红等。

2.3.6 精神障碍 极个别官兵可能由于过度紧张,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伴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等问题。

3 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官兵良好心理状态

帮助官兵有效化解任务中产生的各种消极心理反应,防止不良情绪蔓延扩散,是世博安保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大力锤炼官兵心理品质,使部队官兵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士气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3.1 加强教育引导,培育官兵心理防护能力

3.1.1 持续搞好思想发动[3]坚持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决策指示统一官兵思想,把思想发动贯彻到世博安保任务的全过程。引导官兵充分认清参加世博空中安保任务意义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在现实考验面前,每名同志都应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充分认清确保世博安保万无一失,是人民军队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必须在任务中勇于挑战、勇挑重担;充分认清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夺取世博安保任务的全面胜利一定属于我们。通过不间断地教育引导,不断坚定广大官兵打胜这场硬仗的决心意志。

3.1.2 加强舆论信息管理 严格控制信息渗透渠道,减少和消除负面心理影响;加强舆论控制、谣言控制、宣传品控制、重要目标和人员的控制,及时将倾向性的心理问题消除于萌芽状态;利用现代通信手段,保证能够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及时、准确地传递各种正面信息,防止官兵被误导,产生不良心理情绪。

3.1.3 丰富官兵日常文化生活 积极开展一些官兵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培养官兵的文化情趣,娱乐官兵生活,让大家在工作之余轻松消遣、愉悦舒畅、消除疲劳、焕发精神,基层单位通过组建兴趣小组、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等方式,积极培养官兵的兴趣爱好,提高官兵参与文体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劳逸结合,补充心理能量。

3.2 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激发官兵心理潜能

3.2.1 扎实开展心理知识教育[3]结合官兵心理状态以及世博安保工作的要求,加强心理知识普及教育力度,深入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讲解如何控制不良情绪、调动积极健康情绪、防止心理急躁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官兵了解了科学的心理知识,对心理问题的产生有正确的认识,解除自身的疑惑。

3.2.2 有机开展心理品质训练 适当安排了针对性的心理拓展训练和团体心理训练,尤其是将心理训练与世博安保训练或模拟实战演练相结合,使官兵在连续对抗性、模拟实战的演练中,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高刺激的强度和复杂程度,逐步接近和达到心理负荷的极限,在提高世博安保实战技能的同时,锻造了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3.2.3 积极开展巡回心理服务 依托心理卫生专业机构,积极邀请心理专家定期深入部队开展宣教的同时,加强心理状况普查,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工作,使各种心理问题能够得到迅速有效地解决[2]。世博空中安保期间,按照任务前、中、后3个阶段,对官兵组织了3次心理测验,科学判断官兵是否存在着恐惧或焦虑心理,及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咨询手段,矫正其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3.2.4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3]组织官兵收听收看新闻,及时了解世博会动态信息。挖掘和培养世博空中安保任务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适时提出鼓舞士气的战斗口号,激发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勇气,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用沉着冷静和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稳定官兵情绪,使官兵对领导的信任成为一种可贵的心理基础,成为调动军心士气的催化剂。

3.3 强化主动作为,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3.3.1 细致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帮助官兵自觉调整自我认知偏差,既认识到世博会安保工作的艰巨性和新困难的挑战,更清楚地看到作为一名世博会安保人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在工作中注意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防范创伤刺激,从而增强官兵自我心理安全感,提高应对复杂环境和局面的适应能力。

3.3.2 培养健康的卫生行为习惯 健康行为有利于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维持和促进自身或他人身心健康。在世博安保期间,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精神和心理刺激不定,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完成训练和执勤任务的前提下,要求做到定时进餐,坚持体育锻炼,保持情绪愉快、关系和谐、人格统一、适应环境。

3.3.3 加强自我心理调控技能训练 遇到心理问题,自我解救是第一要务。我们在官兵中普及深呼吸放松法、肌肉紧张放松法、想象放松法、倾诉、替换、转移、升华、幽默等心理调控技巧,使大家掌握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自我调控技术,从而增强了官兵心理防御能力。

3.3.4 不回避心理问题,不忌医 教育官兵不能把心理问题看成是“没面子”,使其懂得在复杂和高压环境下,造成心理不适或困惑是不正常的正常心理现象,要争取主动寻求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善自己的人格。

[1]俞正声.全力办好世博,担起历史重任[N].解放日报,2010-01-19(01).

[2]田金生.针对世博安保行动特点发挥政治工作服务保证作用[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11(2):86-87.

[3]胡汉武.重视发挥官兵在世博安保任务中的主体作用[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0,11(1):93-95.

1005-619X(2011)05-0424-03

2010-12-03)

猜你喜欢
世博安保官兵
中军军弘集团秦皇岛安保公司 以党建为统领 打造“军”字品牌安保企业
跟踪导练(一)
如何找准安保与宣传的平衡点——以G20杭州峰会安保宣传为例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猴”安保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世博特刊
难忘世博难说再见
给“世博”拍张照
争做世博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