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仪使用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2011-02-09 04:12614200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门自起张红陈宏安汪盈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分析仪尿液仪器

614200 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 门自起 张红 陈宏安 汪盈

尿液分析仪使用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614200 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 门自起 张红 陈宏安 汪盈

尿液分析仪;尿液;检验人员

目前自动化尿液分析仪在我国使用已相当普遍,其以简单、快捷、方便,用少量尿液(10~20 mL)即可获得10余项检验项目,检测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已成为尿液常规检查的必备仪器。它不但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的效率和检验结果的精密度,而且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相关试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仪器的普及使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尿液分析仪的购置

随着高新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应用,许多先进尿液分析仪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检测指标,无疑促进了检验医学的发展。但不同类别、不同诊断参数的尿液分析仪,适用于不同规模、不同专科、不同性质的医院。首先在购置尿液分析仪时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医院规模、门诊量大小、临床对检验的要求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其次选购尿液分析仪应当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包括供应商的信誉、仪器的质量、售后服务的质量意识。有些供应商售后服务质量意识不强,仪器出现问题不能及时修理,耽误工作。只有选择具有较高信誉的供应商,才能保证仪器的质量,售后服务才有保障。

2 对检验人员进行正规操作培训

通过尿液分析仪对尿液标本进行分析,能否获得正确的检测结果,与检验人员的操作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对检验人员进行正规系统的操作培训十分重要。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是购买仪器后,销售商派工程师来安装仪器。部分工程师仅教会检验人员简单的操作,能打出报告就算完成,甚至质控、定标都不做;有的工程师对检验知识了解不够,对仪器的安装和使用自己刚刚学会,更不用说培训检验操作人员了。检验人员对新仪器的操作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仪器日常保养不到位,仪器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排除从而影响工作。对检验人员的正规培训应包括:有规范化的培训教材,包括仪器的工作原理、出厂性能指标、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结果分析、质量控制、定标、维护保养、常见故障的排除。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应由受过正规培训的工程师或老师授课和带教,并做好岗前培训记录,培训合格颁发上岗证。经过培训上岗的检验人员应该掌握尿液分析仪的定期校准、质控、定标、结果分析以及报告解释、仪器日常保养、常见故障排除等技能[1]。

3 尿液镜检

目前尿液常规分析多采用干化学试纸,通过尿液分析仪检测和筛选镜检方法分析尿液标本,主要是因为门诊患者多、标本量大、发报告急、检验人员少、没有充分时间对每份尿液标本进行镜检。但是尿液pH值、维生素C及其他大剂量药物含量、人体代谢后的病理物质、细菌、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干扰不同程度影响尿液分析仪对尿液的分析,引起分析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2]。另外细菌、管型、结晶、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滴虫及其他有形物质,尿液分析仪无法代替显微镜检验[3]195。虽然尿液分析仪发展更新快,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能完全代替显微镜,尿液镜检是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金标准”。尿液镜检有助于发现尿液异常病理成分[4]。检验人员应根据病人临床症状及干化学检测情况,加强镜检,避免因漏检而造成误诊。

4 检验人员应加强同临床的沟通

有些尿液分析仪检测项目打印全英文,或者不同厂家仪器检测项目英文表示不同,如白细胞有的是“WBC”有的用“LEU”。我们应及时给临床医生提供所用仪器检测项目的中英文对照及每个项目的参考值。药物和饮食对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如高浓度的维生素C影响隐血、尿糖和胆红素;一些代谢后色素较深的药物影响尿胆原、尿胆红素;当尿液放置时间过长或摄食含有亚硝酸盐丰富的食物等均可引起亚硝酸盐假阳性;饮食较少、饥饿会引起酮体阳性[3]135-137。当我们遇到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时,应加强与临床沟通,了解患者用药及饮食情况,必要时应用湿化学法和镜检加以验证。当我们在尿液镜检时发现一些异常成分如真菌、微生物,应及时报告给临床以便临床医生作出正确诊断。检验科应经常和临床联系,听取临床医生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和要求,不定期为临床医护人员举办讲座,加强各级医务人员对采集合格尿液标本的宣传教育,参加临床查房、病例讨论,以便更好地服务临床,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测报告。

5 检验人员应加强学习

检验人员不但要会操作仪器获得数据,掌握仪器的检测原理及方法,排除仪器常见小故障,熟悉各项检测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其参考区间,而且应该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使自己在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交流中有共同语言。审核检验报告时结合临床表现,患者询问时给以正确合理解释。总之,检验人员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迎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的挑战,善于分析总结,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专业水平、学术水平,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为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新科研和撰写学术论文奠定基础。

[1]罗春丽,陈宏础.血液分析仪使用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1):3-4.

[2]丛玉隆,马骏龙.尿液有形成分镜检与自动化检测方法学利弊和互补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 (6):609-611.

[3]熊力凡.临床检验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朱文元.三种方法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中的对比观察[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3):330.

2010-12-03)

1005-619X(2011)05-0460-01

猜你喜欢
分析仪尿液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尿液是健康的“放大镜”
跟踪导练(三)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