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十二五”产学研联盟促生物医药发展

2011-02-09 15:34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1年1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十二五产学研

借力“十二五”产学研联盟促生物医药发展

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合作形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联盟,搭建了稳定、持续的产学研合作平台。

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的快速增长,在国际医药市场的排名和比重越来越靠前,以及中国政府“十二五”规划把生物医药作为支柱产业的倾向性支持,业界对于中国生物医药发展的前景寄予更多想象。而在 12 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上,产学研联盟重新回归讨论焦点:一场以“构建创新联盟,促进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人气十足,政府、院所、企业展开深入对话。

“自去年8月进行生物推介会后,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有了很大进展。”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处副处长郑忠民展现了过去一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闪亮成绩单:行业经济总量增长,2009年增长率达到 17.2%。2010年1 ~ 8月经济总量 882.75 亿元,保持 15% 以上的增长率;重点企业得到快速发展,行动规划中的 100 家企业的增长率达到 27.2%,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重点产品明显增加,2012年计划打造 100 个过亿产品,2009年已达到 55 个;招商引资及产业化成效显著,从 2009年8月到 2010年7月,上海六大基地共引入 267 个招商项目达 330 多亿元,正式签约的有 175个,涉及金额 181 亿元。郑忠民指出,目前上海的产业集群态势初步形成,企业回流明显,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他还特别强调:“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联盟正式启动,大家的思路正在转变,技术联盟必须回归企业需求。”

产学研联盟的回归也源于国家层面的推动。在 2009年12月5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而相关部门在诠释“十二五”规划时,也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与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有专家认为创新联盟可以解决过去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方式短期、分散、稳定性差的问题。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合作形式,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联盟,搭建了稳定、持续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同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方式相比,创新联盟可以通过共同投资、合作研发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创新成本;通过产学研各方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选择最优创新路径;通过集中攻关、上下游联动提高创新效率,缩短从技术到工艺到产品的旅程,所以容易催生更多更好的创新成果。

·行业动态·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十二五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