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现象对畜禽疫病传播的影响及防控对策

2011-02-10 14:03,,,,,,,,,,,
浙江畜牧兽医 2011年3期
关键词:病原体气候变化传染病

, ,,,,,,,,,,,

(西藏自治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拉萨 850009)

气候变暖可导致各种畜禽传染病病原体的变异、动物活动区域变迁、媒介昆虫孳生分布、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改变等,对人类及动物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1 全球气候变暖现状

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科学评估。IPCC分别于1990年、1996年、2001年、2007年出版了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地表温度变暖0.45±0.15℃;1996年,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地表温度从19世纪末以来的100年间上升了0.3℃~0.6℃;2001年,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升高了0.4℃~0.8℃;2007年2月,IPCC第四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从1750年开始,全球温度升高了0.7℃~0.8℃,这是近100年来温度增加最大的一个世纪[1]。

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过去100年间,平均气温随着全球气温升高的总趋势不断上升。自1985-1999年,15年内平均气温上升0.85℃,从季节分布来看,尤以冬季增温最明显,自1986-2005年,已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2]。

据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候中心研究表明,1961-2008年,48年间西藏年平均气温大约每10年升高0.32℃,尤以雅鲁藏布江上中游、阿里地区、波密等地表现为明显的增温趋势,每10年升温0.10℃~0.36℃,拉萨、泽当、日喀则增温最大,每10年升温0.3℃以上。据专家预测, 2050年西藏平均气温将升高2.4℃~3.2℃,2100年将升高4℃~7℃。

目前多数气候学家认为,最近100年的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最近50多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由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自工业革命后,由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人类活动加剧,随着人口激增,城市化、工业化,交通现代化进程加快,森林、矿物等自然资源大量被消耗,使得全球森林面积锐减,大量的CO2等“温室效应”气体在近100年内持续增加,结果导致大气温度(主要是对流层)持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3]。

2 气候变暖与畜禽传染病的关系

众所周知,气温是畜禽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畜禽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分布范围不断扩大、畜群对疾病易感性明显增强,病原体本身也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发生着很大变化,包括变异、分布扩散、生物学习性改变、病原体抗药性增强等一系列问题[4]。

生产实践表明,当环境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发生变化时,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也会因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病毒、细菌、寄生虫、敏感原更活跃,从而损害畜禽免疫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加畜禽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机会,加重疾病发生的程度和范围,危害畜禽健康。目前全球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已发生明显变化,隐性感染病例增多;新老疫病同时共存,交叉产生;气温上升对许多病原体能在新的环境及地区下生存繁殖,许多病原体不断发生变异,并与其它动物病原体之间发生基因交换,通过基因重组后可能出现强毒株和耐药菌株,产生新的流行株,从而躲过动物的免疫系统,破坏微生物与宿主的生态平衡,引起新的传染病,致使多重感染,导致动物疫病发病率上升。据有关资料报道,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在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出现了30多种新型疾病,一些曾经已被控制的疾病也卷土重来。例如1976年首次暴发的军团菌病,211例中病死率达15.6%。1995年扎伊尔发生埃博拉出血热流行,315例中病死率高达77%[5]。

3 气候变暖对西藏地区畜禽疫病的影响

西藏是我国的畜牧业大省,拥有丰富的草原和草场资源,畜牧业是该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8年底,全区牲畜存栏总数为2 405万头,畜牧业产值达到389 630万元,占全区社会总产值的76.9%。

西藏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是我国、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是亚洲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和“调节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藏区域的年平均地面气温也在线性上升,且增幅更加显著。西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夏季降水占全年的70%~80%,降水年际变化大,特别是干旱出现较频繁,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

据调查,随着西藏地区气温的升高及引起的一系列气候变化,对畜禽疾病的发生(疫病类型、发病区域的改变、发病周期、发病频率、感染率、死亡率、发病区域、经济损失等)、发展,也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林芝、米林,阿里地区的普兰等14个县区31个乡镇的107个行政村相继发生了畜禽烈性传染病,阿里地区日土县发生了小反刍兽疫疫情。这无疑是由于气候变暖导致病原体发生新的变异并适应高原气候环境,而引起的一定规模流行。目前,对青藏高原气温变暖与畜禽疫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有关科研部门研究的热点,这将对整个青藏高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 防控措施与对策

4.1有效控制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每个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应该制定明确的减排目标,以达到逐渐减排、停排的效果。

4.2积极开展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引起环境变化造成病原微生物遗传特性、毒力和致病性改变的研究,加强预警、预报、监测预防等防控体系的建立。

4.3对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但在我国尚未发现的重大人畜共患病进行病原特性、诊断方法、治疗药物及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加强传播媒介的生态环境及害虫消灭措施的研究。

4.4要将部分重大动物疫病,如禽流感、高致病性链球菌病、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免疫和防控放在重要位置。

4.5搞好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总之,面对全球变暖,大气环境恶化,人们须共同努力,防止地球气温继续上升;同时,加强对气候与媒传疾病传播间关系、预测预报的研究,为人类的安全与健康作出应有努力。

[1]IPCC.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Report to IPCC from Working Group[R].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UN Enxrironrllent Progranmmr:Geneva Nairobi,1990.

[2]李明志,袁嘉祖,李建军.中国气候变化现状及前景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2):17-20.

[3]任国玉.气候变暖成因研究的历史、现状和不确定性[J].地球科学进展,2008, 23(10):1085-1088.

[4]黄清臻,邵新玺,周广平.气候变暖对传染病的影响[J].动物医学防制,2000,16(2):110-112.

[5]郭云海,何宏轩.全球气候变暖与传染病[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504-4505.

猜你喜欢
病原体气候变化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