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景冬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心房纤颤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为持续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R-R间期≥2.0 s)共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34~79岁,平均(55±9)岁。
1.2 研究方法 心房颤动时,以心电图R-R间期≥2.0 s视为长R-R间期。采用采用Century3000型动态心电仪24 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将夜间睡眠组与白天活动组作长R-R间期>2.0 s两者对比;选择夜间睡眠组7例,白天活动组5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复律方法:自主复律,药物复律,比较2组转为窦性心律时是否存在房室传导阻滞。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作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0例心房颤动患者中,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其R-R间期>2.0 s指标中,夜间睡眠组分别为:46例(100%),7例(15.2%);白天活动组分别为:14例(100%),5例(35.7%),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睡眠组7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无房室传导阻滞出现;白天活动组5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后有2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有1例出现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
现代理论认为多个小波折返是心房颤动得以持续的主要机制。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主要有以下机制:
3.1 隐匿性传导 由于房室结不应期的影响,只有在房室结不应期后到达房室结的心房激动才能传到心室。房室结这种不规则地滤过。心房激动而使得RR间期不规律。当心房颤动以350~600次/min快速颤动波冲击房室结时,并不能全部经房室结下传至心室,多数心房颤动被受阻于房-结区、结区、结希区甚至希氏束或双侧束支等不同水平,而造成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及QRS异型现象[1]。
3.2 自主神经张力影响本文 60例心房颤动患者中,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R-R间期R-R间期>2.0 s指标中,夜间睡眠组患者以R-R间期>2.0 s居多,心房颤动复律后无房室传导阻滞出现,说明该组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白天活动组患者以R-R间期>2.0 s为主,心房颤动复律后有2例出现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有1例出现Ⅱ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说明该组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主要由房室传导阻滞引起[2-3]。
有文献报道,心房颤动患者动态心电图显示昼夜间心率变化范围较大,绝大多数缓慢心率出现在午休或夜间睡眠时,或长R-R间期在此段出现的频率明显大于日间,心房颤动患者卧位和睡眠时R-R间期主要地受迷走神经张力影响较大,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增高也加重房室结隐匿性传导[4]。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时,不能轻易地诊断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及起搏治疗,而出现持续缓慢的房室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时,可提示心房颤动合并部分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是相同的。
[1]郭继鸿.慢性心房颤动伴晕厥患者心电图回顾性分析.临床心电学杂志,2002,11(3):7-10.
[2]郭继鸿.迷走神经性房颤.临床心电学杂志,2000,9(1):51-53.
[3]杨德忠,牟连成.心房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标准的探讨.中国急救医学,1987,1(1):14-15.
[4]郭艺芳,马淑平,刘坤申.心房颤动时心室反应的昼夜分布节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4):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