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园在中医药教学及研究中的作用探讨

2011-02-10 23:27杨青山李则习周建理
中国现代中药 2011年1期
关键词:中医学院药用植物药用

杨青山,李则习,周建理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1)

成果交流

药用植物园在中医药教学及研究中的作用探讨

杨青山,李则习,周建理*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现代中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1)

药用植物园作为中医药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基地,不仅在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中医药知识、研究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药用植物资源的发掘、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上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药用植物园的这些功能,多年来我们结合本校的药用植物园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和科研工作,就其在中医药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药用植物园;中医药教学;科研;作用

药用植物园是世界植物园发展的起点,在拥有丰富传统医药知识的中国,相传建于2 800年前的“神农本草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园雏形。宋代司马光(1019~1086年)所著《独乐园记》中提到的 “采药圃”,记载了 “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而揭之”,已类似现代的药用植物园。近代被认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植物园是比萨大学植物园(建于1543年)和帕都大学植物园(建于1545年)[1],这些早期的植物园多是以收集研究药用植物和辅助医药专业教学为主[2],是当时医药研究和实践的基地。在今天的中医药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药用植物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桥梁和基地,为药用植物学、生药学、中药栽培学及中药鉴定学等诸多学科的教学提供直观课堂;是教师和研究生研究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和物候、摸索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等的自然实验室。现结合安徽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园的具体情况探讨其在中医药教学和科研中的作用。

1 安徽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园基本概况

安徽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园位于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 地理坐标为北纬 31°51′18″, 东经 117°15′20″,所处地合肥气候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性气候型,主要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梅雨显著。全年平均气温15.7℃,无霜期215~230 d,年降水量900~1 100 mm,夏季6~8月降水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该园始建于1959年[3],先后经历两次规划,现在布局基本稳定,共栽培药用植物120余科,200余属,800多种。

药用植物园占地面积约6 000 m2,园内有办公室两间、50 m2和80 m2温室各一间、水泥砌成的水池3个及一块低洼湿地形成的小沟渠,园内一条水泥地面的主干道贯穿植物园东西。为便于教学和科研需要,药用植物园现规划为五大区,各区之间均铺有石板小路,以便于学习和观察植物。

1.1 教学区

为满足教学和学习需要,该区集中栽培了目前教材收载的主要药用植物,并基本按照植物分类系统分科集中栽培,对每种药用植物按其科种来源、拉丁学名、药用部位、药材名称和功效进行一一挂牌标示。同时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又将该区植物分为草本区、木本区以及湿生或水生植物区,并将前两者中的藤本植物搭以铁架专门分区栽培,这样学生在学习、认识植物的同时可了解各类植物的生活和生长习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1.2 实验区

该区主要为方便教师和研究生做课题而设置,供教师和研究生自行支配利用。目前该区已栽培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药用植物有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W.T.Wang、 太 子 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白毛夏枯草Ajugadecumbens Thunb.、 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白 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Koidz.、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Red.、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 望春玉兰MagnoliabiondiiPamp.、 玉兰MagnoliadenudateDesr.、丝穗金粟兰Chloranthus fortunei(A.Gray)Solms-Laub.、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等多种药用植物。为教师的科研和研究生的专题研究提供了条件,保障了科研和专题的顺利进行。

1.3 道地品种区

本区在保存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和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平台研究项目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收集保存的安徽省及其他省道地药材品种有亳菊Dendranthemamorifolium(Ramat.)Tzvel.‘Boju’cv.nov.、 滁 菊 D.morifolium(Ramat.)Tzvel.‘Chuju’ cv.nov.、 贡 菊D.morifolium(Ramat.)Tzvel.‘Gongju’ cv.nov.、 凤丹PaeoniaostiiT.Hong et J.X.Zhang、亳芍P.lactifloraPall.、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Nakal、 霍山石斛Dendrobium huoshanenseC.Z.Tang et S.J.Cheng、安徽贝母Fritillaria anhuiensis S.C.Chen et S.F.Yin、川赤芍P.veitchii Lynch、 川乌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浙贝母F.thunbergiiMiq.、暗紫贝母F.unibracteata Hsiaoet K.C.Hsia、 祁菊D.morifolium(Ramat.)Tzvel.‘qiju’ cv.nov.、 大 怀 菊D.morifolium(Ramat.)Tzvel.‘Dahuaiju’ cv.nov.、 小 怀 菊D.morifolium(Ramat.)Tzvel.‘xiaohuaiju’cv.nov.、 济菊 D.morifolium(Ramat.)Tzvel.‘Jiju’cv.nov.、 川 菊D.morifolium(Ramat.)Tzvel.‘Chuanju’cv.nov.、杭菊中的湖菊D.morifolium(Ramat.)Tzvel.‘Huju’ cv.nov.等药用植物。[4-7]

1.4 珍稀濒危植物区

该区根据收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实现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等原则[8],现已收集保存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有霍山石斛、铁皮石斛D.officinaleKimura、短萼黄连Coptischinensisvar.brevisepala W.T.Wang et Hsiao、江南牡丹草LeonticekiagnanensisP.L Chiu、 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on、 八角莲D.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黄山木兰M.cylindricalWils.、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ex A.Murray)Rchb.f.、华重楼ParispolyphyllaSmith var.chinenisi(Franch)Hara、 明党参ChangiumsmyrnioidesWolff、金钱松Pseudolarixamabilis(Nelson)Rehd.、榧树TorreyagrandisFort.、三尖杉CephalotaxusfortuneHook.f.等。

1.5 温室区

该区保存热带和亚热带的一些喜暖怕冻的植物,主要为丰富药用植物园的品种而设置,目前该区已栽培的药用植物有木曼陀罗Brugmansiaarborea(L.)steud.、马缨丹LantanacamaraL.、龙牙花Erythrina corallodendronL.、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 Hemsl.、 姜花HedychiumcoronariumKoenig、槲 蕨Drynariafortunei(Kunze)J.Sm.、 肾 蕨Nephrolepiscordifolia(L.)Presl、 鸟巢蕨Asplenium antiquumAspleniumnidu、鹿角蕨PlatyceriumWallichiiHook、骨碎补 Davallia divaricata Bl.以及仙人掌Opuntiadillenii(Ker-Gawl.)Haw.、芦荟Aloevera(L.)N.L.Burman var.chinensis(Haw.)Berg.等多种肉质植物。

2 药用植物园在中医药教学中的作用

当今多媒体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为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多向性以及教学新模式的发展,中医药院校在不断尝试药用植物相关学科教学的创新。有的尝试把药用植物制成腊叶标本、有的拍摄成数码图片或录像教学,有的兼而有之,随着科学的进步,虚拟药用植物园也即将进入课堂,完善于理论教学。但这些都有其相应不足之处,腊叶标本缺乏鲜活性和时空性;数码录像教学同虚拟药用植物园教学无法触摸,只能让学生感到色彩线条而没有实体感,不能完全代替野外实习和标本实物[9]。药用植物园在教学中能很好地弥补上述的不足,既提供鲜活的实物,又保证教学植物品种丰富多样,学生亲临其中可以更好认知植物、自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结合安徽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园实践教学的经验积累,就药用植物园在教学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2.1 课堂学理论,药园去实践

安徽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园最初建园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后期的发展使其在教学的基础上又应用于科研,成为教师和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在理论课学习之余自行到药用植物园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辨识书中讲到的药用植物,观察植物各时期的生长发育情况等,并根据自身情况提前预习书本知识,学习认识新的药用植物。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植物园的植物种类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自学巩固,师生互动,以药用植物园为理论课学习实践的基地,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2.2 实物观察,提高兴趣,学有所得

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在课余自己上山采,自己回来种,并配合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对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生长发育规律和采收季节等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巩固了理论知识,对药用植物的学习产生感性认识,并且激发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为后期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样课程结束后学生既学到了东西,也锻炼了进行科研的初步能力,达到了本科教学 “教与学”的目的。

2.3 提供实验材料,积累科研素材

药用植物园不仅为中医药相关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实践基地;更为这些学科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与鲜活的植物标本,方便并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完成;也为植物标本馆采集大量药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标本提供了有利条件,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为药用植物的分类和品种来源研究积累了材料。此外,在长期进行教学和植物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很容易从中得到启示,发现一些有研究和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并不断积累与其相关的知识,为以后的课题申报和科研提供素材。

3 药用植物园在科研中的作用

作为重要的教学基地,药用植物园在相关学科的研究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是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观察、野生变家种、引种栽培和各相关课题预试选题等的试验基地。通过一系列的引种栽培试验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先后围绕药用植物园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在分类学研究方面先后发表植物新种5个,变种1个,栽培新变种9个,合并安徽金粟兰属两个种;生物学特性研究方面先后观察研究了延胡索、前胡、紫花前胡、苍术、白术等药用植物,发表了《延胡索的药用部位形态及组织学研究》、《紫花前胡生物学特性研究》、《南苍术与野生白术的开花动态研究》等文章,完成前胡、苍白术、防己、五加、掌叶覆盆子和黄精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课题;药用植物引种栽培方面先后进行了白毛夏枯草、前胡、凤丹、太子参等药用植物的引种栽培实验,发表论文数十篇并获得相应成果奖等。由于这些突出成绩,安徽中医学院成功申报为《药用植物学》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为促进安徽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综上可见,药用植物园在相关学科的研究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药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等学科的科研基地,为道地药材的原植物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迁地保护提供了实验基础和保护场所,在植物引种驯化与植物种质资源保存、栽培技术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药用植物园在发展校园文化构建交流合作平台上的作用

药用植物园不仅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实践条件,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校园内外的交流创造了机会和平台。结合药用植物园这方面的功能,安徽中医学院以中药学专业学生为主建立了华佗药学社,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传授药用植物知识、引导学生参与中药资源的调查研究、培养学生中药研究相关思路和方法,为培养有知识、有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中医药人才提供机会和条件。

在自身建设和发展上,药用植物园建立了对外交流平台,在校内外有了一定的声誉,多年来接纳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及非专业团体前来参观访问,与国内多所医药院校有药用植物种质交流合作关系,同时开展相应的科普交流工作。在此过程中药用植物园得到了各方面的建议,不断建设并完善其功能,使得其在中医药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上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今后的发展上,由于实践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药用植物园的基本功能将不会改变。但随着教学的发展和科研的需要其功能将不断得以完善,现代科技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将融入其服务平台之中。在充分利用药用植物园现有的植物资源优势,不断加强植物引种栽培技术、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和道地药材引进栽培的同时,扩大与同类院校的交流合作,促进相互之间在药用植物种质和相关科研项目上的合作与交流。为教学、科研积累材料,保障教学和科研顺利完成的同时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

[1]林有润,谢振华.有关《植物园学》问题的讨论[J].植物研究,2004,24(3):379-384.

[2]黄宝康,秦路平,郑汉臣.药用植物园作为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模式探讨[J].药学教育,2007,23(1):34-36.

[3]安徽植物志协作组.安徽植物志(第一卷)[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安徽中药志(第一卷)[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安徽中药志(第二卷)[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安徽中药志(第三卷)[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8]章银柯,江燕,冯玉.论植物园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中的作用[J].防护林科技,2008,(1):72-73.

[9]石晋丽,王海,刘春生.虚拟药用植物园在药用植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7,26(3):49-50.

*周建理,E-mail:jlzhou55@sina.com

2010-08-24)

猜你喜欢
中医学院药用植物药用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一名老委员的五年提案和一批中医学院的更名历程——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教授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技能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