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云教授辨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验案举隅

2011-02-11 06:50王春霞郑翔鸿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期
关键词:精血熟地黄障碍性

王春霞 郑翔鸿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

张晓云教授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名中医,主要从事内科急危重症临床工作,擅用成方、古方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笔者跟随张晓云教授学习期间,见之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收效颇佳。现将其临证经验叙及于下。

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病因病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中医学中尚无确切病名,概属“虚劳”、“血证”和“虚损”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髓生精,精生血,精血同源并互为资生;脾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之健运有赖于肾阳之温煦,肾气之充沛又需脾胃之补养,因此脾肾功能协调对于生精化血起着重要作用。先天不足,或后天诸因,均可致脾肾亏虚。肾虚精亏,骨髓不充,精血无以化生,脾虚气弱则化生血液无力,脾肾功能不协调,导致气血精液亏损,形成虚劳。可见脾肾虚损在本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贯穿其发病过程始终。如《张氏医通》曰“人之虚,非气即血,五脏六腑莫能外焉。而血之源头在乎肾,气之源头在乎脾”。

2 典型病例

患某,男性,23岁,2008年9月14日初诊。主诉:发现血小板减少2年余,全脾切除后20d。现病史:患者于2006年5月发现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直予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于2008年8月行全脾脏切除术。2008年9月13日血常规示:白细胞2.80×109/L,红细胞 1.90×1012/L,血红蛋白 100g/L,血小板 8.00×1012/L。既往史及个人史: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现症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形寒肢冷,心悸失眠,纳少,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脉细数。西医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脾脏切除术后。中医诊断为虚劳(脾气亏虚证)。(1)处方:龟板胶250g,鹿角胶 250g,红参250g,枸杞100g,麦冬 60g。 先将红参煮软,切碎,加入枸杞、麦冬同煎,文火煮至烂泥状,再加入烊化之龟胶、鹿胶搅拌至糊状,候冷储于冰箱内备用。每日3次,每次2勺(约15g),服用3月。方中鹿角胶甘咸而温,善于温肾壮阳,益精补血;龟板胶甘咸而寒,长于填补精髓,滋养阴血,二味为血肉有情之品,最能峻补阴阳而化生精血,共为君药;配伍红参补后天、益中气,以增强气血生化之源;配伍枸杞益肝肾,补精血,以辅助龟、鹿二药之功;四味合用,阴阳并补,气血兼顾。张师在此基础上加用麦冬以阴阳并补,使补阴而无凝滞之弊,补阳而无燥热之害。(2)方以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党参30g,熟地黄15g,炒白术30g,当归 10g,茯苓 15g,白芍 15g,川芎 10g,甘草 10g,10 剂。 水煎服。党参、熟地黄为君,党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熟地黄甘温味厚质润,入肝肾经,滋养阴血,补肾填精;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当归补血活血;佐以茯苓甘淡,健脾渗湿;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甘草以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补血调血之功。2008年10月2日复诊:形寒肢冷,头晕、心悸、失眠症状消失,症见疲劳倦怠,腰膝酸软,大便微溏,舌质红苔白,脉沉细。2008年10月2日血常规示白细胞3.00×109/L, 红细胞 3.40×1012/L, 血红蛋白 120g/L, 血小板20.00×1012/L。 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减:山茱萸 15g,熟地黄 30g,淮山药 15g,丹皮 15g,泽泻 15g,茯苓 15g,杜仲 15g,怀牛膝 15g,菟丝子30g,10剂。水煎分服。药后患者脾气虚弱症状消失,现表现为一派肾气亏虚之象,故以滋补肝肾为法。重用熟地黄为君,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山茱萸补养肝肾,兼以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淮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利湿,并助淮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加用杜仲、牛膝、菟丝子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诸药合用以滋补肝肾,填精益髓。2008年10月20日末诊:诸症皆去,未诉特殊不适。2008年10月19日血常规示白细胞3.50×109/L,红细胞4.00×1012/L,血红蛋白 130g/L,血小板 80.00×1012/L。 造血细胞呈明显增加趋势。嘱其继续服药,巩固疗效善其后,并定期复查。

3 讨 论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贫血性疾病,临床以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西医常采用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以及脾脏切除术等治疗方法,但由于药物毒副作用以及手术局限性等原因,往往疗效不佳,迁延不愈。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机关键是脾肾两亏、热毒、瘀血等病邪贯穿于整个病理过程。中医按“虚损”辨证论治,肾主藏精而生髓,精髓同类,精血同源,补益脾肾,填精补髓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关键,应贯穿治疗的始终[1]。随证选用相应药物加减治疗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龟板胶能增加血清中IgG含量,高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2];鹿角胶可明显增加血红蛋白量,对红细胞、白细胞、血球压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趋势[3-4];补肾中药如熟地黄能刺激骨髓,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并能升高血小板,促进血虚实验动物模型的骨髓造血细胞红细胞暴发形成单位、红系集落形成单位的增殖,具有增强免疫作用;山茱萸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促进作用,对环磷酰胺及放疗引起的小鼠白细胞下降有明显升高作用,对免疫功能也有调节作用;枸杞子含有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对免疫功能减退也有提高作用[5];益气健脾中药如党参、茯苓等又有免疫调节效应;活血化瘀药物如当归、川芎等可改善骨髓微环境,促进血液循环[6]。

总之,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予以中医辨证论治,并随证加减,能显著地缓解患者的贫血症状,从而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1]周江.陈绍宏运用龟鹿二仙胶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08,3(2):88.

[2]李长泉.龟甲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现代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19(4):55-56.

[3]聂淑琴.鹿角胶新老剂型壮阳、补血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0):625.

[4] 王龙.六种补胶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48.

[5]王金环.补髓生血颗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4例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6):1007-1009.

[6]赵永辰.任琢珊教授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679-680.

猜你喜欢
精血熟地黄障碍性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蔡连香从“精血”理论辨治妇科疾病的特色
扎纸马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古人养形有三法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铸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