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的中医治疗

2011-02-11 06:50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期
关键词:芒硝舌苔理气

王 建

重庆市合川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401520)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腹腔脏器疾病的总称,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因复杂等特点。外科中较常见者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病、肠梗阻、溃疡病急性穿孔等。本病属中医学“腹痛”、“结胸”、“蛔厥”、“肠痈”、“寒疝”等范畴。 在病因、病机及证候上,中医文献中有丰富的记述,且积累众多治疗经验。如大黄牡丹皮汤、大小承气汤、大柴胡汤、三物白散等等。本文结合自身经验,重点总结了急腹症的辨证论治及药物选择。

1 病因病机

1.1 病因 急腹症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下列几方面:饮食不节,寒温不适,虫积、结石或粪块阻塞,导致腑气不通,传导失利,郁而生邪;七情内伤致气血乖戾,壅塞不通。总之以六腑不畅郁而生邪为表象,气血乖戾,壅塞不通为根本。

1.2 病机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为发病的关键。肺胃降则浊邪体内难存,六腑通畅则郁热难生,毫无肉腐成脓之机。肝脾升则清阳上达,疏泄有度,病理产物难有生成土壤。

2 辨证分型

急腹症通常发病迅速,病情重,“新病多实”,故急腹症大多数为实证,也有部分患者因他病及久病体虚而得,故也可体现出虚实相兼。从脏腑辨证来看涉及脏腑主要为肝、胆、脾、胃、及大小肠等,其中以腑病为主。根据主要病机,可概括为五个基本类型。

2.1 气滞证 临床表现以腹部胀痛为主,排气后有所减轻,伴有恶心、呕吐、纳差、肠鸣,舌苔薄白或白腻,脉象多弦。此型多为腹部脏器机能障碍。

2.2 血瘀证 临床表现以腹痛拒按为主,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弦涩。此型多为腹部脏器的器质性病变伴有血运障碍。

2.3 热壅证 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持续或阵发性加剧,腹部有明显压痛,常可触及包块。舌苔黄厚而干燥,舌质红,脉洪数或滑数。此型多为腹部炎症,郁而生热,肉腐成脓。

2.4 湿热证 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因湿热的部位及湿热的程度不一而表现各异。肝胆湿热多表现为两胁胀痛,甚则引向肩背,伴见恶心呕吐、口苦、口干、身黄目黄,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脾胃湿热多表现为脘腹胀闷不适,伴见口苦、口黏、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数。膀胱湿热多表现为小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尿黄、尿血,伴见发热,腰部不适,苔黄腻,脉滑数。急腹症所见的湿热证候,多见于急腹症中某些疾病慢性迁延不愈或术后余毒未清者。

2.5 正虚邪恋证 临床表现多以隐痛、低热、食欲欠佳为主。疾病恢复期多见,如炎症消退或术后。

上述五个证型可单独出现又可相兼出现。辨证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辨证准确,治疗得当。

3 分型论治

中医治疗急腹症首先要明确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的适应症,坚持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关健在于“升清降浊”。现将中医治疗急腹症主要治法分述如下。

3.1 攻下法 凡排除体内停滞有形之邪的方法称攻下法,是治疗急腹症的主法。主要分为寒下、温下、峻下、润下。急腹症热证较为常见。凡是里实热证,都可用寒下法进行治疗,以达到消除积滞,清解热毒的目的,常与清热、理气法合用。寒下法的代表药物为大黄、芒硝。大黄不仅有泻下作用,还具有清热解毒、化瘀等作用,并有较强的抗菌消炎功能。因此,大黄是治疗急性腹腔炎性疾患时最常用的主药。芒硝,咸苦大寒,能润燥软坚,通燥结。芒硝除泻下及清热泻火的作用外,更有利胆作用,能增加管道分泌,促进管道蠕动,松弛括约肌。因此芒硝又是胆石症的常用药物。在运用“攻下法”时,要注意凡非里实证者均不宜采用;可下之症,大胆攻下;适可而止以免正气受伤。

3.2 清热解毒法 里热证是急腹症的常见临床表现,清热解毒法用于急腹症具有里热证候的患者,常与通里攻下法配合使用。最常用的清热解毒药可分为3组: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其清热消痈力强;红藤、败酱草,有清热解毒和活血祛瘀的作用;栀子、知母、生石膏,为清热泻火药。3组药物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使用。其他清热解毒药白花蛇舌草、虎杖、夏枯草等,也可选用。

3.3 清热利湿法 该法多用于急腹症伴见湿热证候者,不单独使用。依据湿热部位不同常分为两类。清热燥湿: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等,常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证候,病位多在肝胆胃肠。清热利湿:金钱草、泽泻、车前子、扁蓄、瞿麦、海金砂等。多用于膀胱湿热。该法通常配合清热解毒药及行气活血药。

3.4 理气活血法 气机郁滞,血运不畅是急腹症的重要矛盾。常用的理气药,如枳实、厚朴、木香、柴胡、乌药、陈皮、香附、郁金等。药理研究表明,理气开郁的大部分药物具有解痉作用而降低消化道的张力,调整消化道有节律性地蠕动作用。常用活血药:活血止痛常用川芎、延胡索、五灵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散结常用桃仁、红花、京三棱、莪术、穿山甲、皂角刺等。以上诸药使六腑气机恢复“以通降为顺”的生理功能,故在各型中都可以适当的加减应用。

3.5 益气养阴法 急腹症多为热病,可耗气伤阴,气阴两伤后又加重病情,故在各型中适当的予以补气及养阴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常用益气药物为生晒参、黄芪、白术、党参;常用养阴药物为天冬、麦冬、白芍、生地黄。以上药都具有良好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促使疾病向愈发展。

综上所述,急腹症正虚、六淫与内生毒邪、痰浊瘀血等均为本病的重要病因;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为本病病机关键。气滞、血瘀、热壅、湿热、正虚邪恋等为急腹症的常见类型。治疗上根据辨证分型、结合现代研究成果,丰富了认识,提高了疗效。

猜你喜欢
芒硝舌苔理气
Meta-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Liqi Huoxue drop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考察芒硝制备玄明粉的过程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舌苔厚腻 原来是湿气太重
生大黄内服、芒硝外敷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36例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