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联合云南白药治疗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60例

2011-02-11 06:50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期
关键词:云南白药胃肠脑出血

熊 涛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湖北襄樊441002)

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生大黄长于清热泻下祛瘀,云南白药有止血愈伤、活血散瘀、消炎散肿之功效。笔者近年使用生大黄和云南白药治疗60例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脑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其中脑梗死68例,脑出血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有呕吐咖啡色内容物,抽取胃液潜血阳性,大便隐血试验均为阳性。治疗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1~80岁,中位年龄62岁;脑出血31例,脑梗死 29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40~78岁,中位年龄61岁;脑出血30例,脑梗死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加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生大黄6g,云南白药0.5g,每日2次鼻饲。

1.3 疗效标准 参照 1989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拟定。显效:用药24h内出血停止,一般情况好转停止呕血或便血,胃管内抽不出血液,无咖啡色胃内容物呕出,大便隐血试验阴性,血红蛋白和血压稳定,不再下降。有效:用药72h内出血停止,一般情况好转。无效:用药72h出血无法控制,继续呕血或便血,胃管内抽出新鲜血液,血红蛋白和血压不稳定或继续下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60例中,显效显效37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00%;黑便转黄时间为96h,隐血转阴时间为5.50d;治疗组60例,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0%;黑便转黄时间为48h,隐血转阴时间为3.20d。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脑卒中时由于颅内压增高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脑干及边缘系统,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促进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交感神经张力改变,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胃黏膜缺血、缺氧,黏膜屏障受损,影响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导致胃黏膜血流减少,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脑卒中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中医学“呕血”、“便血”范畴,其主要病机为热灼胃络、络伤血溢,故在急性期可给予清热凉血、祛瘀止血治疗。生大黄清热泄下、祛瘀,可使胃肠内瘀血迅速消除,新血自生,从而胃络自愈。研究发现,大黄具有保护胃肠黏膜屏障,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肠道细菌易位和抑制厌氧杆菌及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防治内毒素血症;能改善胃肠黏膜的血流灌注,对缓解胃肠黏膜的缺血缺氧有重要作用[1-2]。云南白药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镇痛、消炎散肿、补血生新、愈伤生肌等功效,对出血者则能止血,对瘀血者又可活血消瘀而消肿止痛,具有止血而无留瘀之特长;其能促进血小板释放而起到凝血作用,缩短凝血时间。而且能直接作用于血纤维蛋白原,加速血液凝固,促进血栓形成。综上所述,使用大黄与云南白药联合治疗脑卒中并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1]陈得昌.大黄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4,6(6):329.

[2]陈得昌,景炳文,张翔宇.大黄对胃肠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 ,21(2):24-26.

猜你喜欢
云南白药胃肠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前行胃肠减压的影响
云南白药加减治疗痔疮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巧用云南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