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2011-02-11 06:50韦相兰黄李平刘启华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1期
关键词:醒脑病机颅脑

韦相兰 黄李平 李 凯 刘启华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颅脑损伤(CCI)是指由于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颅脑组织结构被伤害的一类损伤,是创伤学中危害性最大的疾病,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多属于中医学“损伤内证”和“损伤昏厥”范畴。近年来,运用单味中药、中药复方、针灸等方法治疗CCI的研究已颇受关注。本文就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病因病机

脑部受外力打击后,脉络破裂,血液流出脉外,留于局部,形成瘀血。纵观历代文献,几乎所有医家都认为瘀血内阻是CCI的基本病机。然而不同病程,CCI的病机有所差别。伤后急性期以瘀停清窍证多见,但急性期的病机远不止血瘀一证。临床观察表明,CCI急性期以基本病机的血瘀为启动因子,随后将发生一系列重要而复杂的演变,以脑气不通证、瘀停清窍证、痰热蒙窍证、痰瘀蒙窍证、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证以及元神暴脱证6证交错发展为特点[1-2];恢复期虽仍有瘀血停于清窍,但病情转为虚证或虚实夹杂,病机可为脑髓不足,肾精亏虚,或气虚血瘀。

2 辨证论治

2.1 脑气不通 伤后有短暂的意识障碍,苏醒后头痛、头晕、面色苍白、恶心、欲吐、遗忘、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细弱或沉涩,多见于脑震荡患者,气机逆乱是脑震荡的基本病机。李毓敏[3]用柴胡细辛汤(柴胡、细辛、薄荷、当归、土鳖虫、丹参、半夏、川芎、泽兰)治疗脑震荡取得良好效果,8例均治愈。邢长伟等[4]自拟脑震伤方(木香、三七、天麻、川芎、白芷、石菖蒲、炙甘草)合并西药治疗脑震荡,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运用西药治疗。

2.2 瘀血内阻 患者头痛剧烈,或胀痛,或刺痛,尤以夜间为重,痛处固定,或伤后经治疗,神志已清,头痛剧烈,痛如锥刺,亦可见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多梦易惊,舌质紫黯,或见瘀点瘀斑,苔白,脉弦或弦涩。黄建龙等[5]治疗颅脑外伤性头痛300例,治疗组单纯给予地参香仁汤(生地黄、党参、丹参、香附、木香、川芎、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茯苓、桔梗、远志、柴胡、知母、牡丹皮、当归、夜交藤)加减煎汤内服,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67%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张旸[6]治疗外伤后头痛 112 例,治疗组予红花注射液,对照组给予颅通定、脑复康、谷维素口服,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4%和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痰热蒙窍 临床表现为昏迷或初醒,烦躁不安,或时清时蒙,或谵妄乱语,胡言乱语,发热甚至高热烦躁,肌肤灼热,颈项强直,恶心呕吐;或肢体抽搐,气息粗短,喉中痰鸣漉漉,痰色黄稠,舌质红,舌苔黄糙或黄腻,脉弦滑数。徐彬彬等[7]用清热化痰的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84例,1周为1疗程,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总有效率为88%。

2.4 痰瘀蒙窍 临床表现以昏迷或初醒、烦躁不安、时清时蒙、谵妄乱语、胡言乱语、气息粗短、胸闷、喉中痰鸣漉漉等为主,或清醒时直呼头痛,胀痛或痛如锥刺,舌质暗红有瘀点,舌苔白腻,脉弦滑。胡炜[8]治疗颅脑损伤属痰瘀证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脱水、止血、抗感染、激素等药物治疗和手术)基础上鼻饲通络化痰汤,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FIB、D-D均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2.5 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 临床表现通常在痰瘀蒙窍证基础上兼见腹部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黄建龙等[9]根据重型CCI的病机特点,自拟通腑化瘀导痰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川芎、桃仁、红花、三七粉、丹参、黄芩、山栀子、石菖蒲、法半夏、橘红、茯苓、胆南星、竹茹)治疗重型CCI,治疗组在清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GOS评分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范越君等[10]治疗重症CCI患者90例,中药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通里化瘀醒脑汤(生大黄、厚朴、枳实、芒硝、桃仁、红花、川芎、菖蒲、石膏、知母、琥珀)清热活血,急下存阴,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恢复到12分所需的天数常规治疗组为(17.1±4.3)d,中药组为(10.6±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6 元神暴脱 元神暴脱多见于重型CCI,患者伤后神志昏愦,瞳孔散大,气短息微,面色苍白,目合口开,身冷汗出,撒手遗尿,舌淡,脉虚数或细微。治法为益气回阳固脱,可用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李迎国等[11]治疗急性重型CCI患者196例,黄芪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提示治疗后黄芪治疗组血清NSE、MBP和S100B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入院时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入院1周和2周的GCS评分及治疗3个月后的GO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黄杨效等[12]采用参附注射液治疗重型 CCI,对照组予脱水、激素、止血、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平均最高颅内压、脱水剂应用时间、脱水剂应用剂量及平均清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参附注射液对重型CCI有脑保护作用。

2.7 气虚血瘀 临床表现为伤后日久,消瘦,少气懒言,四肢无力,食少纳差,心神不安,面色萎黄,唇甲无华,舌淡或淡暗,苔白,脉缓,多见于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宋有维等[13]自拟益气活血的逐瘀醒脑汤(当归、生地黄、土鳖虫、石菖蒲、甘草、怀牛膝、桃仁、红花、枳壳、川芎、桔梗、乳香、没药、柴胡、黄芪、全蝎、地龙)随证加减治疗CCI后遗症。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伤后2周加用逐瘀醒脑汤,结果治疗组用药1~3个月后全血黏度、全血低切相对指数逐渐下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逐渐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P<0.05)。

2.8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 脑髓受损日久而不足,髓海失充,则元神不宁,遂伤后仍昏迷或醒后眩晕健忘,语言错乱,智力下降,腰膝酸软,或肢体痿软不用,舌淡或红,脉沉细。徐宁达等[14]以补肾益智的景岳河车丸(紫河车、当归、泽兰、熟地黄、天麻、丹参、麦冬、磁石、牡砺、五味子、人参、全蝎)随证加减,结合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静滴治疗CCI,对照组口服脑复康片、谷维素片及静滴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针刺治疗

针刺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使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激活脑干-网状系统、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等作用,以其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成为CCI恢复期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王晓燕等[15]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神庭、本神、百会、率谷、脑户、脑空、人中、风府、内关、神门、劳宫、三阴交、涌泉等穴位治疗CCI后持续植物状态,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基本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且介入针刺治疗越早、针刺治疗疗程越长则疗效越好。冀雨芳等[16]治疗CCI开颅术后患者20例,主要取水沟、天门、合谷、内关等穴,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20例最短5个疗程,最长8个疗程,治愈9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2例。刘水生等[17]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CCI昏迷患者,以水沟、内关、三阴交、百会、涌泉、厉兑为主穴加减,并配合头针,能加速促醒和降低致残率。

4 并发症治疗

4.1 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是机体应激反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消化道黏膜发生广泛急性缺血坏死和溃疡出血。有资料[18]表明CCI后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发生率可高达91%,出血率16%~47%,一旦发生出血其病死率高达50%~60%。对应激性溃疡的治疗,西医常应用止血剂、冰盐水、H1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配合中药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更佳的效果。李志英等[18]采用复方五倍子液治疗30例重型CCI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取得满意效果,胃液隐血转阴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张春宇等[19]在常规两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生大黄粉、白及粉、地榆)鼻饲治疗重型CCI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 75.00%(P<0.05)。张宝丽等[20]将 CCI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止血散组(大黄粉、三七粉、白及粉)、洛赛克组、结合组(止血散配洛赛克),治疗后分别于治疗后12、24、36、48、48h后对胃液或大便隐血进行观察。结果提示止血散配洛赛克治疗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起效快,疗程短,效果理想。

4.2 肺部感染 目前CCI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重型CCI者,随着病程延长,肺部感染机会加大,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且肺部感染所致的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代谢增加等加重了脑二次损伤,使肺部感染成为重型CCI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中医药参与治疗CCI合并肺部感染,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21]。龙新兵等[22]治疗重型CCI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9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证候进行辨证论治,肺热炽盛型予止嗽散合麻杏石甘汤;痰热雍肺型予清肺饮化裁;热闭心营型予清营汤化裁;肺阴虚型予沙参麦冬汤化裁。结果30例在3d内体温恢复正常,其中35例肺部感染治愈,死亡4例。

5 结 语

近年来CCI的中医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发病机理、临床分型的认识逐渐深入,中医药早期参与治疗CCI,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脑部血液灌注,保护脑组织,有效阻断继发性病理损害,提高CCI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且具有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的特点。但是,今后仍需在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其一,加强基础研究,并尽快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其二,中医药治疗CCI的报道多见于小样本,甚至是个案报道,应加强协作,大样本、多中心验证、对照观察得出较为成熟的研究结论,使研究更加深入,具有说服力;其三,针对重型CCI患者大部分有多种并发症的特点,加强对并发症辨证施治的探讨;其四,如何更好地运用中药、针灸防止和减少轻、中型CCI的继发性损害及其后遗症的发生,并探索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黄建龙,李云辉,林中平,等.重型颅脑损伤围手术期中医证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8):189-196.

[2] 黄建龙,李云辉,林中平,等.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中医证型及演变规律临床研究[J].中医研究,2005,l8(9):19-21.

[3] 李毓敏.柴胡细辛汤加减治疗脑震荡后遗症8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5):68-69.

[4] 邢长伟,张伟.脑震伤方配合西药治疗脑震荡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24-25.

[5] 黄建龙,李云辉,林中平.地参香仁汤治疗颅脑外伤性头痛临床观察[J].中医药通报,2008,7(6):33-35.

[6] 张旸.红花注射液治疗外伤性头痛112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6):75-76.

[7] 徐彬彬,路楷,查海峰.黄连温胆汤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84例[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2052.

[8] 胡炜.通络化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FIB、D-D影响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06,27(7):824-825.

[9] 黄建龙,李云辉,林中平.通腑化瘀导痰汤治疗重型颅脑损伤[J].广东医学,2005,26(9):1282-1283.

[10]范越君,刘伟国,杨小锋,等.通里化瘀醒脑汤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19.

[11]李迎国,杨喜民,唐宗椿,等.黄芪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髓鞘碱性蛋白和S100蛋白B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7,14(6):337-338.

[12]黄杨效,卢洁云,卢玉珍,等.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辅助治疗作用[J].暨南大学学报,2010,31(2):220-223.

[13]宋有维,符薛松,宁春平,等.中药逐瘀醒脑汤治疗颅脑损伤后遗症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6(8):1181-1182.

[14]徐宁达,杨以超,姚冠文.滋肾填精法治疗颅脑损伤后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07,23(2):49-50.

[15]王晓燕,吴淑君.醒脑开窍针法用于颅脑损伤后持续植物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6):547-548.

[16] 冀雨芳,张侬.针刺治疗脑外伤后遗症[J].山西中医,2008,24(9):50.

[17]刘水生,唐尤佳,郭秋霞,等.醒脑开窍针法在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苏醒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06,7(10):93-95.

[18]李志英,刘少芬,刘颖,等.复方五倍子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8):1045.

[19]张春宇,徐行军,张朝鑫,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 36 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9,6(3):66-67.

[20]张宝丽,范小璇,赵晓平,等.止血散配洛赛克治疗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37 例[J].陕西中医,2007,28(10):1305-1306.

[21]王光绿,潘明远,韩方华.防治肺部感染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0,8(6):43-44.

[22]龙新兵,韩富,谢才军,等.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结合防治[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13(16):129-130,.

猜你喜欢
醒脑病机颅脑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