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焦虫病发病与诊疗体会

2011-02-11 10:05秦春娥张爱兵
中国动物检疫 2011年1期
关键词:焦虫黄冈市肌注

秦春娥,张爱兵

(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2.黄冈市蕲春华隆牧业有限公司,湖北 黄冈 435300)

2004年以来,黄冈市先后引进太子奶和伊利集团。由汇源、太子奶、娃哈哈等招商引资企业构成的饮料板块,已逐步成为黄冈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动力和经济结构的新支柱之一。2006年5月,随着我国奶业“航母”——内蒙古伊利集团黄冈分公司落户黄冈(总投资达6.58亿元),黄冈市奶牛产业的发展速度空前惊人。从2008年底的仅黄州、蕲春两家牧场共564头奶牛发展到如今的全市28家牧场。奶牛存栏规模达9685头(尚未包括各县市在建而未投产的新兴牧场)。到目前为止,市属各县市均建有多个牧场,预计到2010年底,全市奶牛存栏数有望达到2万头,奶牛产业正呈现出一片红红火火的蓬勃景象。

1 发病原因

近几年来,由于教学科研的需要,我们对本地区的朝阳产业——奶牛养殖中的防疫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就有关本地牛焦虫病概况进行阐述,以供同仁们参考。

众所周知,牛蜱是牛焦虫病的中间宿主。有牛蜱的地方就很有可能感染焦虫病。黄冈市特有的大别山脉造就了茂密的树木丛林,而这正是牛蜱赖以生存的环境。据统计,全市除黄梅、龙感湖属于平原地域外,其它各山区县市均发现了耕牛染上牛蜱。一些耕牛因长期形成了抵抗力而不发病;另一些则因患焦虫病未得到基层兽医人员的正确诊断与治疗而死亡。如上世纪80年代初,本市最早的奶牛之县——蕲春县曾从青海省购入了一批优质高产奶牛,因与本地耕牛混群于场区周围的山林放牧而感染焦虫病,但由于技术人员未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而导致全群死亡,无一幸免。其所造成的惨重损失令人触目惊心。后来经华中农业大学专家剖检、采血和实验室诊断为牛焦虫病。

2 诊疗过程

2.1 临床特征

牛焦虫病是一种血液原虫性寄生虫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以7—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病程3~6天。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主要以贫血、溶血为基本特征。所有的病例都并非像教科书上描述的一样典型明了,特别是发病初期的症状基本都是体温41℃以上、稽留不退,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有的病牛初期仅有体温变化,有的初期乳房或乳头皮肤、眼结膜象蜡纸一样苍白,有的出现黄疸症状(大便变黄、眼球发黄);一些病牛还会出现流涎、发呆、精神沉郁等反应;典型病例到后期拉红色尿液。

经对死亡后的病牛剖检,所有焦虫病牛均发现脾脏肿大3倍或3倍以上。这是本病最典型的病理变化。如有一头死于焦虫病的病例,临床上除体温41℃以上外无明显特征性症状,死后剖检发现脾脏肿大3倍,经镜检诊断为焦虫病。此外,有的牛发生肝脏肿大与黄疸;有的则有腹腔出血和淋巴结肿大等现象。

2.2 治疗经验

在对牛焦虫病的诊断过程中,由于一些牧场聘请的技术人员大多来自外地非疫区,对牛焦虫病的认识和经验不足,导致误诊率相当高,并且因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而致患牛死亡。对此我们的诊疗经验是:当发现牛体温升高至41℃或以上、未表现出牛流行热的典型呼吸困难症状时,应首先考虑焦虫病的可能性。如果大剂量抗生素输液尚未退热,应立即肌注血虫净;若退热则可初步确诊。另除高热稽留外,乳房、乳头皮肤呈蜡纸样苍白亦可作为重要依据。此外,本病的后期还会出现大便变黄、拉红色尿液,此时治愈率低于40%。当然,焦虫病的最后确诊必须以实验室镜检发现虫体为依据,但本地区的实际结果是初诊怀疑为焦虫病的病例经实验室镜检均被证实为焦虫病,通常以牛巴贝斯虫偏多,双芽虫偏少。

据我们的初步统计发现,焦虫病早期治疗治愈率可达87%,而晚期治疗治愈率大约只有35%,两者差异极显著。主要原因是后期病牛的体质极度虚弱,正常红细胞数太少,而杀虫剂对肝肾损伤又较厉害——“内忧外患”,故而难以奏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治疗方法如下:当发现在非酷暑季节,病牛体温高达41℃或以上时立即静脉注射3000万单位青霉素、10 g卡那霉素、VC100 mL、VB1250 mL;肌注退热针安乃近50 mL,同时肌注血虫净2g(必须配成5%的水溶液,分5点深度颈部肌肉注射)、补血针(铁剂)20 mL。每天一次,连续四天。但应注意血虫净(贝尼尔)对牛体的副作用强烈,因而必须分多点深部肌注。怀孕牛应注意保胎(血虫净极易引起妊娠牛流产)。

实践证明,及早正确诊断、及早用药治疗的治愈率很高。但若发现牛只贫血、黄疸严重(乳头皮肤蜡黄、大便发黄)或有溶血现象(阴道粘膜出血、拉血尿),则必须除上述治疗外迅速采取输血疗法。方法是采取另一头健康牛血加入抗凝剂(1/5血量的氯化钙或水杨酸钠),顺一个方向边采边摇晃至1000 mL后迅速输入病牛体内。每日一次,连续3天。注意每天必须换一头健康牛采血,但一次不能同采两头健康牛的血液混合以防溶血反应。实践证明,采用药物治疗配合输血疗法对于晚期焦虫病的治疗效果远超过单纯的普通药物治疗,治愈率分别约为55%和28%。

3 预防措施

灭蜱是预防牛焦虫的唯一途径。而蜱的生存能力极强,严寒酷暑或大雪霜冻都难奈其何。比如,本市蕲春县一牧场在耕牛混入运动场放牧两年后仍然有奶牛在运动场染上牛蜱而感染的病例。因此,场地灭蜱至关重要。经长期实践发现,最有效的灭蜱方法是铺草后浇油焚烧。牛体上的蜱除较大的可用手工摘除外,通常用二甲脒乳油配成0.05%的溶液喷淋体表,但要防牛误添。然而,单纯直接喷淋的效果并不理想,一般需先将奶牛全身淋湿洗澡,然后再喷淋杀虫乳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一般间隔两天一次,若三次(一个疗程)即可杀光。由于黄冈市奶牛90%以上都是从外省购入,包括山东、河北、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大部分都有焦虫病疫区。因此,建议牧主首先应通过调查,尽可能选择在非焦虫病疫区购买奶牛,注意保留好购买合同等书面材料;其次,对外购牛只必须单独隔离观察一个月,除其它疫病外还要观察有无牛蜱和焦虫病。

总之,“防重于治”,黄冈市奶牛焦虫病的防治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因而应引起相关领导与防疫部门、牧场业主和基层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黄冈市的奶牛产业天下一定会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从而成为真正的鄂东朝阳产业,我们亦将会为之自豪!

猜你喜欢
焦虫黄冈市肌注
牛、羊焦虫病的诊治措施探微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中西药治疗牛焦虫病
改良肌注方法在提高妊娠合并梅毒产妇分娩新生儿肌注成功率中的应用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PCR检测试剂盒研制
黄冈市图书馆连续六年为驻黄海军官兵提供图书服务
河南遂平县奶牛焦虫病的流行学调查
黄冈市老促会工作定位之我见

中国动物检疫2011年1期

中国动物检疫的其它文章
动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