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现状和发展

2011-02-11 05:01吕泉福储晓刚许成保朱虎成
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 2011年3期
关键词:机构检验检测

吕泉福 储晓刚 李 竞 张 峰 雍 炜 丁 菲,3 许成保,4 朱虎成

(1.西南大学 重庆 400715;2.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3.浙江中医药大学;4.河北农业大学)

1 前言

第三方检测是由处于买卖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专职监督检验机构),以公正、权威的非当事人身份,根据有关法律、标准或合同进行的商品检验活动,第三方检测机构又称公正检验机构[1]。

随着我国加入 WTO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节约企业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在我国迫切需要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目前我国市场第三方检测机构主要包含 3类:政府第三方检测机构、国外知名检测机构、民营第三方检测机构,这些检测机构资质通常都符合 CNAS CL-01(ISO/IEC17025)的要求。2008年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心,与此同时也将第三方检测推到了人们的视野中;2008年国家在集中检测奶制品中三聚氰胺时,“指定部分第三方检测实验室可提供三聚氰胺检测服务”的举措引发了消费者、各方相关人员对第三方检测的关注,全国各方迫切希望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能够成为真正的产品质量中立监督力量[2]。

2 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产业的发展进程

我国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市场是在政府逐步放松管制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其发展进程包括 5个阶段:

(1)检验检测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实行国家对外贸易的统一管制;改革开放后,我国检验检测行业得到初步发展,为今后的市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国家检验检测机构负责所有商品检验。1984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规定所有的检测业务一律由国家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并特别规定在中国境内不得设立外国检验机构。

(3)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颁布,国家开始对民间资本开放商品检验检测市场,确定了多种检验主体的合法性,取消了中国境内不允许设立外国检验机构的条款。

(4)界定了行政执法性质的强制性检验检测工作与民事行为的检验检测业务,民营检测机构快速发展。

(5)允许外资独资检测机构进入中国。2005年12月 11日之后,我国政府根据加入 WTO的承诺,允许外资独资进入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3]。

3 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

15世纪之初,国外开始出现第三方检测机构;19世纪中叶,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欧美已经非常普遍且比较成熟。目前国外著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有:

(1)SGS,全名为瑞士通用公证行,创建于 1878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资格最老的民间第三方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鉴定的跨国公司。

(2)ITS,全名为天祥集团 (Intertek),总部设于伦敦。ITS集团目前由 4个主要运作部门组成,每个部门对不同的产品和商品提供测试、检验和认证服务。

(3)BV,它是必维国际检验集团 (Bureau Veritas)的简称,又称法国国际检验局、法国船级社,成立于 182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检验公司和船级社之一。

(4)TüV,德国的质量检测部门,类似中国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只是各州的 TüV都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而不是政府机构,但却承担了很多国家授权的任务。目前,德国最大 TüV是南德意志集团 (TüV SüD),第二大的 TüV是莱茵 (TüV Rheinland)[1]。

4 我国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的重要性和带来的冲击

第三方检测有专业、权威、独立、公正和客观等优势。其中专业、权威指的是第三方检测机构既有专业的管理和经验,又有专业的检测技术人员队伍、业务标准以及较好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平台,可用更科学的手段来进行检测;而且作为一个以市场化原则运作的法人实体,第三方检测机构一般不隶属于政府部门或企业,而是独立选择或承担检测项目,其研究方法和结果不受任何部门的约束和影响,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4]。因此,在我国,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利于综合利用社会检测资源来弥补公共资源和政府检测力量的不足,也有助于提高质量检测工作的效率以及更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集中精力做好监管制度的设计,提高执法效率。

但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其规模和技术力量相对较弱,如果国外知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入我国,在某些方面将对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和壮大带来极大的冲击。

5 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基本上是 2000年以后才起步,短短的 10年中,其发展非常迅速,有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甚至成为上市公司,但是另一方面第三方检测机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1)有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的运行模式属于企业内部实验室,虽然也是独立法人,但不真正具有管理权和人事权,不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测。

(2)国家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加上目前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品牌意识不强,还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在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中,曾有牛奶厂家在其电视广告中一直坚称,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其产品不含三聚氰胺,广大婴幼儿可以“放心食用”。实际上,这场危机已经不是产品质量问题,而是它的市场信用问题。“第三方检测机构”证明了企业“有才”,而企业却拿检测报告证明自己“有德”,显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证明力被歪曲了。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一些第三方检测机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品牌和公信力受损,也没有从这次事件中作出迅速反应,而扮演了沉默的角色,这也给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带来了整体的公信度缺失。实际上,第三方检测机构需要对自己所出具的数据负责,若生产商的产品出现问题,其需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

(3)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跟进和更新速度有待提高[5]。

6 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大国,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强劲的对外贸易增长态势促进检测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一方面,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未来国际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将以技术性绿色贸易壁垒取代以前的传统关税壁垒,这给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比如,2008年 6月欧盟实施 REACH法规后,要求出口的化学品产品必须出具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另一方面,从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方面获悉,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实施相关规划,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积极推进第三方技术机构建设[6]。在这种情况下,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发展迎来了极好的机遇,其发展是势不可挡,必将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发展前景最好的服务行业之一。

7 对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发展的一些建议

在我国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是大势所趋,根据有关现状,如何能做到更快更好地发展,笔者有如下建议。

(1)国家在政策上要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技术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在法规上要不断完善对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

(2)要努力提高和加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品牌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加强和推进第三方检测机构向国际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竟争力。

(3)第三方检测机构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参与国际交流,提高技术标准的更新速度;要更好的消化和利用较为先进的国外标准和国际标准,争取转化为适合我国的相关检测技术标准,甚至更进一步创新检测方法,建立我国的技术标准。

(4)要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成为真正的第三方。

(5)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由于检测技术人才是形成第三方检测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管理者需要更多的在战略层面上考虑如何吸引更好的人才,如何按照机构的发展要求定向培养人才,如何用待遇和感情留住人才,从而更好的为检测工作服务。

(6)要加强检测技术交流和实验室比对。实验室比对是保证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检测能力达到行业内水平的重要方法。

(7)要增强服务意识,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条件下,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当不断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和市场敏感度。首先,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帮助企业做一些想做而自己难以做到的产品技术更新和改进;其次,要坚持第三方原则,珍惜自己的职业道德,保持和提升社会公信力,做到权威、专业和客观公正[7]。

[1] http://baike.baidu.com/view/2460123.htm

[2] 马永娇,蔡苍.第三方检测:检测服务发展之必然 [J].食品安全导刊,2009,4:38-41.

[3] http://news.9ask.cn/htjf/tjzs/201101/1040359.shtml

[4] 周清杰,徐菲菲.第三方检测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优化[J].食品科技,2010,35(2):231-235.

[5] 王骥,汪姗姗,等.试论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存在及发展[J].现代商业,2009,24:107-108.

[6] 中国将推进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建设[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0,37(9):72-72.

[7] 于小焱.浅谈液体分离膜产品第三方检测 [J].海洋技术,2010,29(3):139-142.

猜你喜欢
机构检验检测
“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检测题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检测题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