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畜脐疝的简易治疗方法

2011-02-12 04:13程万辉
中兽医学杂志 2011年1期
关键词:术者缝线疝囊

程万辉

(甘肃省庄浪县畜牧兽医局,744600)

腹腔内脏器(大网膜、小肠)通过脐孔进入皮下而形成脐疝。作者在临床治疗中遇到驹、犊、仔猪脐疝10余例,对其中4例采用了简易疗法并获得了满意疗效。

1 病因

脐疝多为先天性脐孔发育不全而异常扩大或腹壁发育有缺陷,因内脏重力作用及腹压异常增大使脏器经脐孔脱于腹下。后天性脐疝是因生后脐孔闭锁不全或断脐时过度牵拉使脐孔受损伤所致。疝轮的大小随家畜的种类而不同,出生后1月内的犊、驹可容2—4指,仔猪约1—2指,将幼畜仰卧保定,内脏还纳入腹腔后疝轮外呈凹陷状。疝轮、疝囊因幼畜生长和落入内脏重力作用逐渐增大。因此幼畜脐疝宜及早治疗,否则给手术带来困难,且影响幼畜生长发育。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6—12小时禁食。

2.2 保定:驹、犊取前侧后仰或仰卧保定;仔猪取仰卧保定。

2.3 术部准备:仰卧保定后疝内容物多可自行还纳入腹腔,如不能自行还纳者,术者可推后还纳。疝囊颈部剪毛,涂5%碘酒,过2—3分钟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

术者手臂浸泡于0.1%新洁尔灭溶液中3—5分钟消毒。圆杆缝针、7—10号缝合线适量煮沸消毒。2.4 手术:手术左手食指和拇指隔着疝囊皮肤捏住并尽量上提疝轮,当肯定没有小肠夹在中间后,进行1—2针水平钮孔状缝合(疝轮宽1—2cm者缝1针)。方法是从疝囊颈部皮肤进行至疝轮边缘,然后穿过对侧疝轮缘经皮肤出针,以相同方法反方向再穿过1针,两线头打结。

3 术后护理

3.1 对驹、犊可装置腹绷带以减缓术部张力。

3.2 术后7天内不宜饲喂过饱,以防腹压异常增大。

3.3 术后注意观察病畜,如出现腹胀、呕吐症状说明肠管夹于两侧疝轮之间,应及时拆除缝线,可进行第二次缝合或按常规脐疝手术治疗。

3.4 根据愈合情况,术后14天左右可拆除缝线。

4 体会

4.1 脐疝的简易疗法适用于幼畜小疝轮脐疝,疝轮过大者应手术切开皮肤,在直视条件下修补缝合。

4.2 在进行水平钮孔状缝合时一定注意不可将肠管夹于疝轮之间或缝合在疝轮之上。

4.3 对器械、手术部位、术者手臂需严格消毒,因幼畜抵抗力弱,极易造成感染。

4.4 对疝轮较宽和腹壁张力较大的患畜可在缝线上套上乳胶管或纱布垫,以防缝线在重力作用下勒伤皮肤。

4.5 嵌闭性脐疝或疝内容物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者不宜采用本法治疗。

猜你喜欢
术者缝线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经皮冠脉介入术中术者头颈部辐射强化防护效果研究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胸腔镜手术中扶镜者的重要性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缝线抗议
锯齿状缝线皮下埋置面部提升术临床应用(附1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