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出败的诊断与防治

2011-02-13 03:56李周秀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年3期
关键词:败血症出血性氏杆菌

李周秀

(云南省文山市开化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文山 663000)

牛出败的诊断与防治

李周秀

(云南省文山市开化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文山 663000)

牛出败病即牛出血性败血病,又称牛巴氏杆菌病。它是由一种叫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是常见的一种牛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由于传播速度快、死亡高常常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对一起牛出败疫情扑灭过程做探讨。

牛巴氏杆菌病 诊断 防治

“牛出败”是牛巴氏杆菌病的俗称,亦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属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定血清型引起、伴有全身皮下或脏器浆膜面局限性或点状出血斑的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多为散发,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时,可引起牛发生该病。近几年,随着我国动物防疫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牛出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一些偏远地区由于部分养殖农户防疫观念淡薄,对病死畜不能按照无害化处理措施进行,导致该病零星散发时有发生。2007年8月文山市铜厂村委会绞花自然村1户养牛户饲养的牛突然发病,经畜牧兽医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诊断为出血型牛出败。并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使该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1 发病情况

开化镇铜厂村委会绞花自然村,位于开化镇西北部,距文山城15 km,是1个半山区村寨,全村76户,饲养牛71头,猪235头。2007年8月16日,该村罗某饲养的3头猪发病并有病猪死亡,由于该户防疫意识思想不高,对病死猪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而是在2007年8月18日将病死的猪只运至该村一水塘附近进行屠宰食用,导致该片水塘大面积被污染,而该水塘是该村家畜饮水的主要水源地,本村张某饲养牛的2头牛饮用了该水塘的水后出现出现高烧、废食、拉稀等症状,并很快发生死亡。该村委会及村兽医人员知道此情况后,立即报到我县动物防疫部门,我县动物防疫部门接到疫情信息后立刻安排专人对该次疫情进行扑灭。首先根据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对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初步诊断为牛出败,随后组织大量人员对该村的猪、牛进行紧急免疫注射,对道路、厩舍、水源进行全面消毒等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 临床症状

据户主和本村兽医陈述得知:病牛高热,体温为40~42℃,精神沉郁,低头拱背,肌肉震颤,鼻镜干裂,结膜潮红,呼吸困难、咳嗽、呻吟。心跳加快,脉搏80~110次/分,反刍停止,食欲减退,流涎,呈白色泡沫状从口角流出。胸部叩诊疼痛,听诊有湿性口罗音和胸膜摩擦音。病初便秘,后腹泻,粪便多呈液状并混有粘液、粘膜片,有时混有血液,腥臭或恶臭。腹泻开始后,体温下降,并迅速死亡。

3 病理变化

对病死牛进行剖检,可见主要病变为纤维素性胸膜炎和大叶性炎,肺、胸膜上有多处出血点,胸腔积液有纤维素性沉着,胸膜上有一层黄白色纤维素性薄膜覆盖。心冠脂肪,心内外膜有出血,胸内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出血点,气管粘膜上有多量的泡沫状液体。

4 鉴别诊断

巴氏杆菌病因有高热、肺炎、局部肿胀以及死亡快等特点,易与气肿疽、炭疽和恶性水肿相混淆,应注意鉴别。

4.1 气肿疽

多发生于4岁以下的牛,肿胀主要出现在肌肉丰满的部位,呈炎性、气性肿胀,手压柔软,有明显的捻发音。切开肿胀部位,切面呈黑色,从切口流出污红色带泡沫的酸臭液体。肿胀部的肌肉内有暗红色的坏死病灶。由于气体的形成,肌纤维的肌膜之间形成裂隙,横切面呈海绵状。

4.2 炭疽

病牛临死前常有天然孔出血,血液呈暗紫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死后尸僵不全,尸体迅速腐败;脾脏可比正常肿大2~3倍。而巴氏杆菌病则没有上述病理变化。

4.3 恶性水肿

多发生于外伤、分娩和去势之后,伤口周围呈气性、炎性肿胀,病部切面苍白,肌肉呈暗红色,肿胀部触诊有轻度捻发音。

5 防制措施

5.1 免疫接种

疫情发生后对该村的猪、牛进行紧急免疫,通过该次疫情得知该村大部分猪牛均无进行过预防免疫接种,因此建议要认真做好春秋两季的防疫注射工作,且应常年补针,做到保质保量,将防疫措施到位才是有效防止该病的暴发与流行的根本。为有效控制该病我们对对未发病的牛紧急注射牛巴氏杆菌灭活疫苗,每头4~6 ml。要求农户将牛圈养一段时间,割草饲喂,避免感染。

5.2 卫生消毒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是切断该病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疫情发生后我们对该村的罗某和张某的饲养厩舍用过氧乙酸、氯制剂消毒药交替、轮换消毒,并对污染的水源、病牛放牧过的地方,该村道路、草场、水塘边、和易导致该病传播的场所进行消毒灭菌工作。消毒,每天1次,连续消毒1周。

5.3 无害化处理

病死畜是该病的重要的传播源,该次疫情的暴发直接导致原因就是屠宰病死猪导致水源受病原污染引发疫情,因此发生疫情后要对病死畜处理要严格的遵守动物无害化处理原则,对病死畜要深埋,严禁食用和销售,周围的环境、牛舍及整个疫区要严格消毒,防止疫情的暴发与流行。

5.4 治疗

对急性病牛,以大剂量四环素(50~100 mg/kg·体重)溶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制成0.5%的溶液进行静脉注射,每天2次,效果很好。也可用其他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肌肉注射量2.5~5.0 mg/kg·体重;静脉注射量为2 mg/kg·体重,每天2次。如配合使用抗出败多价血清,大牛60~100 ml,小牛30~50 ml,1次注入,效果更好。

经过10d左右的紧急治疗,发病牛陆续治愈,没有新的病例出现,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6 体会

(1)巴氏杆菌在健康牛的上消化道或上呼吸道上就有寄生,当动物受冷、过劳、长途运输或饥饿等因素而降低抗病力时,本菌大量增殖,毒力增强,侵入体内而引起致病。一般呈散发性,在新疫区可引起暴发。

(2)病原本通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饲料及饮水等主要消化道传染,其次为呼吸道或伤口传染。除牛外,还可感染多种其他动物。该病疫情的暴发就是由于牛饮用被污染的水所导致。

(3)本病以秋末冬初季节及天气骤变时容易发病,是危害养牛业较为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引起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及广大饲养户高度重视。

(4)由于该病临床往往表现为发病快、体温骤高、呼吸困难、病程短促,如防治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死亡率往往较高,常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基层兽医工作者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控重视。

(5)做好疫情上报工作,发生疫情时,应立即上报,划定疫区,实行封锁、隔离,并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同时,疫区内要认真消毒和药物防治。该次疫情由于上报及时,方法处理得当除死亡2头牛之外没有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6)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工作,合理使役,注意气温变化,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注意通风降温,尽量减少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力。对病牛及疑似病牛应隔离治疗。养牛密度不要过大,尽量减少皮肤、粘膜的损伤。

(7)加强对农民的动物防疫的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防疫意识,对病死的家畜进行规范的处理,有效避免疾病的发生。

[1] 许建平,乐朝晖.奶牛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中国动物检疫,2003,20(11):37

[2] 国政,王岩.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预防及诊治[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2):50~51

[3] 孙峰,何延超,常玉君. 牛出血性败血症诊治方法[J]. 养殖技术顾问,2009(2):78

[4] 杨珂.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综合防治[J].云南畜牧兽医,2009(4):28~29

[5] 苏绍华. 牛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治[J]. 中国畜禽种业,2010(8):95~96

猜你喜欢
败血症出血性氏杆菌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