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规模化饲养的几点思考

2011-02-13 23:51高景林赵冬香
中国蜂业 2011年1期
关键词:养蜂规模化蜜蜂

高景林 赵冬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儋州 571737)

蜜蜂规模化饲养的几点思考

高景林 赵冬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儋州 571737)

现阶段,我国蜜蜂养殖业总体尚处于个体单一经营阶段,其主要表现为:养殖规模小、管理粗放、资金不足、经济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尽管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专业化、集约化的养蜂场,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整个大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1]。我国蜂农受教育程度低,接受和利用养蜂科技的能力弱是不争的事实,蜂农在现有小规模饲养情况下,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欠缺,也缺少主动利用养蜂科技的动机。尽管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每年都下乡举办科技培训班,而参加培训班的主要是老人妇女等,收效不大。另一方面,小规模养殖缺乏蜂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组织体系和检测体系,是影响蜂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规模养殖不仅增大了生产成本,而且使单个蜂农的经营处于不利地位,难以维护自身利益,也限制了蜂农购买现代农业生产设备的能力。小规模养殖还具有供应的分散性和随意性的特征,与企业需求的批量性和稳定性容易产生矛盾[2],往往造成蜂产品加工企业的供需合同难以兑现,影响蜂产品加工企业的正常运转,制约现代蜂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党中央一系列有关“三农”的文件明确要求农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农业规模化之路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3],这也为现代养蜂业探索走规模化之路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蜜蜂规模化饲养能有效提高养蜂业的产业化、现代化水平,有效提高蜜粉源资源利用率和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蜜蜂规模化饲养,既能解决蜂农的增收,又能解决相关加工企业需求的批量和稳定的原料问题,还能提高蜂产业的竞争力。因此,蜜蜂规模化饲养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养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蜜蜂规模化饲养的内涵

目前,规模化问题已成为专家、学者及基层工作部门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在蜜蜂规模化饲养的诸多研究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对蜜蜂规模化饲养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上比较混乱,正确理解、把握蜜蜂规模化饲养的内涵,是我国探索蜜蜂规模化饲养多种实现形式,发展蜜蜂规模化饲养的根本前提。要准确地揭示蜜蜂规模化饲养的内涵,必须认真区分与其相关联的蜜蜂饲养规模、蜜蜂规模饲养、蜜蜂规模化饲养三个基本概念。

1.蜜蜂饲养规模 规模,一般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要素,在一定经济实体(企业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内的聚集程度。当然,这里所说的规模,不仅指经济实体所聚集的蜂群、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综合,而且包括经济实体聚集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及其形成的生产劳动能力[4]。蜜蜂饲养规模,有三层意思:一要有产业规模。一个地方生产蜂蜜,几千斤、几万斤,还不能叫规模,市场很快消化了;二要有区域规模。就是要打造区域规模、区域特色。提到养蜂,就想到江山,江山有25万箱蜂,这就是区域规模。没有区域规模就很难说什么特色,难以形成市场;三要有经济规模。具体到生产经营者达不到一定生产规模、经营规模,就难以实现高效。没有规模,投资蜂蜜加工厂不会产生经济效益。

2.蜜蜂规模饲养 蜜蜂规模饲养就是指使养蜂经济实体的饲养规模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它将使养蜂经济实体的饲养规模与其内部各类生产要素和外部环境相互协调,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蜜蜂规模饲养与蜜蜂饲养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蜜蜂饲养规模与蜜蜂规模饲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蜜蜂饲养活动的规模特征的直观反映,而后者是对具有合理的规模特征的蜜蜂饲养活动的界定。蜜蜂规模饲养的标准确定为与蜂农能力、资金、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同时还要既能增产又能增收,蜜蜂饲养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它存在一个“度”的概念。适度饲养规模是指经济实体内部能使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外部能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时的规模,实现最佳规模经济效益。蜜蜂规模饲养的标准具有动态性、区域性和层次行的特征,动态性,即不同时期具有各不相同的适度蜜蜂饲养规模;区域性,即不同地区具有各不相同的适度蜜蜂饲养规模;层次性,即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各不相同适度的蜜蜂饲养规模[5]。

3.蜜蜂规模化饲养 规模化的定义是控制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和产出利益的最大化[6]。规模化的基本内涵有两点:一是扩大饲养蜂群的规模,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二是靠产业群体内各经济主体的联合来实现。这种联合,本身不一定是一个经济实体,而是通过各种组织形式把众多蜂农连接起来。其内部,尽管单个蜂农规模小,但他们参加整个组织或系统的分工与协作,避免了独立进入市场的许多障碍,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率,使整个养蜂产业获得系列效应或规模优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蜜蜂规模化饲养就是指在从传统养蜂向现代养蜂的转变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最佳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改变分散的小规模饲养的前提下,使蜂群、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不同蜂业经济实体之间实现合理集中和优化配置,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蜂业发展需求的蜂业内部与外部规模经营组织形式,最终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规模效益。蜜蜂规模化饲养相对于蜜蜂规模饲养而言,蜜蜂规模饲养侧重于具备规模特征的蜜蜂饲养活动本身,蜜蜂规模化饲养则侧重于具备规模特征的蜜蜂饲养活动对实现蜜蜂饲养产前、产中、产后的规模化、一体化的影响。

二、蜜蜂规模化饲养的组织形式

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实现蜜蜂规模化饲养组织创新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从国外发展经验及我国各地的实践来看,在蜜蜂规模化的过程中,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进行规模化饲养,不仅能有力地促进蜜蜂规模化的进程,还可以推动资金和技术向养蜂业投入,使养蜂业不再单纯是农民从事的行业,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的市场蜂业。

从组织发展角度,可将蜜蜂规模化饲养组织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初级阶段 养蜂专业户,主要是家庭为单位,以适度规模蜂群为劳动对象,以高效劳动、商品化资本和现代化技术为生产要素,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的,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7]。这种组织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扩大蜂群规模和养蜂技术,提高蜂产品产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资金使用率,获取最大规模化效益。

2.发展阶段 主要有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养蜂合作社。合作经济是由初级的蜂产品和生产资料销售者或者是蜂农合作开始发展的,主要是初级的、小范围的合作,着力解决农户在产前、产后的市场交易问题的需要而组成的一类小型合作社。这类合作经济组织由于规模一般较小,运转比较灵活。但其缺点是该组织对其他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流通主体型的合作经济组织的依赖程度较高。该组织从其特征来看类似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的互助组[8]。这种组织的主要功能通过完成市场协同,提高蜂产品交易量,获取最大规模化效益。而农民专业养蜂合作社,是指养蜂户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技术条件和市场潜力,基于养蜂专业生产经营的共同利益,围绕产业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按照专业化协作和经济联合的原则,在自愿互利基础上以合作的形式形成的专业生产经营联合体,其成立的宗旨,是为专业生产的蜂农提供技术、购销等分户经营难以解决的问题,能有效促进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生产[9]。但成员间缺乏权益纽带,没有积累机制和盈亏分摊机制,是一种互助性的社团组织。不需要以龙头企业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因而在非农产业欠发达的地区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但在交易量很小时,这种组织的运行对蜂农来讲是不经济的,也难以持久发展,因而在专业化生产不是很发达的地区,专业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极为有限。这种组织主要功能是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营销服务等,可以减少专业养蜂户单独寻找交易机会和完成交易谈判的成本,更有利于充分利用众多养蜂户的合力,有利于以规模购销降低平均成本。通过合作社组织,实现产品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质量维定的批量产品,获取最大规模化效益。

3.成熟阶段 主要是专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即在蜂产业内,实行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股份民主与劳动民主相结合,按劳分配与按股份红相结合,合作互助与追求盈利相结合的股份合作企业。一般采取公司+合作社、公司+协会+合作社、公司+中介机构+合作社等形式。这种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从根本上解决分散蜂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顺畅交易途径,拓展市场空间,减少交易费用。通过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扩大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获取最大规模化效益。专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兼容股份公司与专业合作社的制度特征,打破农户联合与合作的封闭性,介于传统合作社与股份制企业之间,专业股份合作社实际上是借鉴股份制的某些特征对合作社的发展,是当代合作社公司化趋势的一种体现[10],是我国蜜蜂规模化饲养组织的发展方向。

[1]程振煌,梁业森.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J].当代畜牧.2009,1:1-4.

[2]李宗才.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0,2:118-120.

[3]郑乃红.现代农业规模化之路的几点思考 [J].农业纵横.2009,12:61-62.

[4]王学增.正确认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内涵[J].职业时空.2008,4(3):56.

[5]葛县林.黑龙江省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9,4-5.

[6]何文玉,黄大学.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76-9078.

[7]姚麒麟,黄慧珍等.以家庭农场为依托推进农业现代化[J].农技服务.2009,26(6):132-163.

[8]孙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组织选择与发展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43-48.

[9]高华,范力军.农民专业合作社:连接农民与市场的纽带[J].中国农村科技.2008,(2):34-36.

[10]梁静溪,孙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组织选择与发展[J].农村经济与农村发展.2010,1:155-157.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基金(MACKL100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产品(技术)研发与成果熟化专项(No.hzskf0906)资助。

高景林,男,1965 年生,副研究员,E-mail:jinglin.g@163.com

book=45,ebook=17

猜你喜欢
养蜂规模化蜜蜂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多甜蜜养蜂科技有限公司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养蜂人用上养蜂专用车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养蜂女状元
蜜蜂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