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
——台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2011-02-19 05:16台州市发改委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11年4期
关键词:台州核电汽车

文/台州市发改委课题组

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
——台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文/台州市发改委课题组

着重选择在台州有产业发展基础、有产品市场需求、有产业发展意愿的产业加以重点突破,促使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得到更大的释放

发 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科学把握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目前具备的产业基础出发,实现关键技术的运用,满足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群化、产品的品牌化,实现龙头企业和专业化企业的良性互动的要求。台州在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要着重选择在台州有产业发展基础、有产品市场需求、有产业发展意愿的产业加以重点突破,促使产业发展潜力得到更大的释放,从而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成长壮大。建议立足台州主导行业的现实基础、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新医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核电关联、高端石化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新医药产业

台州是中国最大的医药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医药化工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浙江省第一,是全国惟一一个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基地,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体的生产已在全国医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品种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该行业由海正药业、华海药业、海翔药业、联化科技、永太药业、仙琚制药6家上市医化企业为代表,有20多个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和欧共体COS注册。有8大类、40多个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占有率,已形成抗生素、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头孢类药物等一批全国性生产基地和国内外知名的医药化工企业。

发展方向:以国家级浙江化学原料药基地为核心,推动行业向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生物育种、现代中药、绿色农用生物和生物医学工程方向发展。创新发展生物制造工艺,实现从原料药、中间体向成品药转变,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变,限制高污染的传统医药业的发展,加强医化企业的总部管理中心、销售中心、培训中心、研发中心建设,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友好、产业链完善、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型医药产业基地。

(二)先进装备制造业

台州经济的产业优势集中体现在装备制造业上,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塑料模具生产基地,最大的服装机械生产出口基地,最大的阀门、水泵以及水暖设备生产基地,数控机床产量约占全国的1/4,是浙江省以及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以缝制设备、模具、泵阀、数控机床、船舶、机电、电力设备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正逐步向高端的先进装备制造领域渗透。

发展方向:缝制设备重点向高速度、高精度、多功能的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机电产品制造重点向精密模具、特种泵阀、精密轴承、新型密封件等高端机电产品和机电基础件方向发展,实现为重大机电装备配套。数控机床重点向高速高精度化、高安全可靠性、功能复合化、柔性智能化、集成模块化等主要方向发展。船舶制造重点培育现代化总装造船厂,以内河和沿海集装箱船、远洋渔船、化学品船、工程用船等特种用船为主导产品,支持发展船用设备、船用材料与附件等配套产业。泵、阀门、变压器、电机、仪表等通用机械装备重点向应用装备高端化方向发展,争取在新能源装备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核电关联配套产业、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军工装备领域、国家智能电网系统等得到更广泛应用。

(三)节能环保产业

台州市是“中国再生金属之都”,是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集散地、最大的电机拆解基地和拆解利用率最高的地区,全年可回收利用各类废旧金属300万吨,经拆解加工获得再生铜50万吨、再生铝35万吨、再生钢铁220万吨以及再生铅、锌、镁、钼、金、银等各种资源,资源再生回收率达到95%以上。此外,节能电机及拖动设备、高效LED照明产品以及工业滤布、污水处理填料、曝气设备等污水处理设备制造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发展方向:重点依托台州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的发展基础,以废旧金属、废旧家电、废旧塑料、废旧汽车等为重点领域,进一步提高废旧金属拆解利用水平,构建行业内部拆解利用产业链,建设形成“城市矿产”。加快发展再生金属、再生塑料、再生橡胶技术,重点发展银、铜、铝、锌、铅等有色金属高纯度循环利用技术,鼓励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交通运输设备等产品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发展和关键设备的研发,支持研发橡胶、塑料、润滑油、有机溶剂等石油化工制品的再利用与再生技术。推广节能电机、节能泵与风机设备、变频电机、永磁同步机电等,开发电机拖动用节能调速装置、泵与风机节能变频调速装置、异步电机变频调速装置等。着力发展污水处理及再生循环利用设备,重点发展高效膜分离、微滤净化处理设备,有机废水处理设备,重金属污染处理设备,水环境修复设备等。拓宽资源再利用产业内涵,形成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四)新能源产业

台州现已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等新能源,至2009年底风电总装机达到9.77万千瓦,潮汐发电装机4150千瓦,天台抽水蓄能电站装机120万千瓦,已经开工建设的仙居抽水蓄能电站装机4×37.5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站装机1.2万千瓦,已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260多处。宝利特、索日光电等一批企业早已涉足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公元集团等建造的太阳能屋顶发电项目,被列为国家“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南洋科技生产的专用电子薄膜,已经运用于混合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电气化铁路等新兴领域的大功率电容器上。尔格科技生产的电力设备冷却装置主要应用于风电、核电等发电装置上。

发展方向: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风电,加快推进核电,积极开发光伏发电,提升水电开发的质量和规模,适度发展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培育发展太阳能、风力发电、核电、生物能、LED照明等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重点突破新能源装备中的关键零部件及专业配套装置,积极开发高转换率光伏电池和组件、光伏并网发电设备、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核心装备等新能源装备制造。

(五)新能源汽车产业

台州汽车制造企业通过研究开发,开展与国内外车企的战略合作,纷纷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军。吉利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正在积极研发。永源汽车与美国ZAP公司合作生产五门电动SUV,整合了最新的交流电推进和锂电池系统技术。吉奥汽车已与广汽集团签约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有望在一年内推出新能源汽车。

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主攻方向是纯电动汽车,其中过渡阶段的新能源汽车还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鼓励台州的整车生产企业开发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高性能动力汽车为发展重点,力争在驱动机电、电控系统、动力电池等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争取做新能源技术市场化应用的领跑者。配套零配件生产企业积极转型融入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开发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汽车零部件及集成配件,重点发展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的汽车零配件产品,与整车厂商进行配套。积极推动快速加电站、充电桩、电池更换等电动汽车城市基础配套装置建设。

(六)海洋生物产业

台州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生物工程开发前景广阔,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呈现强劲势头。通过建立海洋创业服务中心,建设海洋高科技园区,重点培育和扶持若干骨干企业和新兴海洋产品,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产基地,甲壳素产品90%以上远销欧美、日本、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伴随海洋生物药品的发展,海洋基因药物、海洋化工、海洋保健食品及深水网箱和海珍品良种育苗等领域开发研制取得突破。

发展方向:以海洋活性物质提取及药物开发、检测试剂、化学合成药等为重点,加大海洋药物、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等产品开发,发展多糖系列、动物饲料添加剂系列、碘系列及各类生物活性物质,贝类功能食品及海洋棘皮动物功能食品,争取在抗艾滋病、抗肿瘤、卫生保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七)核电关联产业

台州市有着发展核电关联产业良好的配套产业基础和核电建设人才聚集优势。在建的三门核电站率先使用全球最先进的AP1000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天台桐柏120万KW抽水蓄能电站和在建的仙居150万KW抽水蓄能电站分别主要为秦山核电站和三门核电站调峰补偿运行服务。随着最成熟和最先进的核电技术的深入应用,核电设备国产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核电关联产业发展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核电涉及的材料、冶金、机械、电子、仪器制造等关联产业大部分台州都有涉及。台州已有4家企业取得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资格,涉及泵、阀门、水处理设备生产以及土建施工等,主要集中在非核级的核电辅助设备领域。

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传统制造企业跨入核电“门槛”,从核电配套做起,争取企业进入核电合格供应商行列。然后以加快发展核电服务业为重点,着力提升核电设备制造业水平,从配套设备制造环节向核心设备制造以及其他环节拓展,重点发展核级泵阀设备、通风设备、自动化仪表、密封材料、成套设备等,力争在核电服务业、核电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上取得突破。

(八)高端石化产业

台州拥有石油化工产品深加工企业1万多家,医药化工企业2300多家,模具制造企业2000多家。台州市区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达19辆,是成品油消费大市。台州更是我国塑料加工大市,2009年塑料原料消耗近500万吨,全部塑料制品及配件年产量400多万吨,产品总量占浙江省的2/3,居全国第一。目前浙江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在临海杜桥建成,已形成年产20万吨甲醇汽油的生产能力。

发展方向:按照装置大型化、技术指标的多功能化、生产装置操作更加安全可靠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石油和化学工业装备研制能力和成套能力,重点发展大型炼油、大型乙烯及石化中下游行业等新型石油和化工装备技术,积极发展制氢、空分、水循环、水处理、空气净化、环境监测等节能环保配套设备。加大乙烯生产新技术、丙烯增产技术、轻质烷烃活化技术、新型催化剂技术、清洁生产技术、高效设备技术等关键技术与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推广普及醇类燃料、气体燃料、合成氢燃料、生物柴油等清洁燃料的应用。

(课题组成员:梅跃森陈海崧;执笔:肖坚)

猜你喜欢
台州核电汽车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汽车的“出卖”
台州远洲墅
核电链接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