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与“本土优化”
——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启示

2011-02-20 03:03顾健
职教通讯 2011年8期
关键词:拿来主义吸引力职业院校

顾健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400)

“拿来主义”与“本土优化”
——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启示

顾健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400)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仍然存在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从国际成功经验看,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政策法律、经费投入和发展环境建设方面的有力保障使其形成了独特的吸引力。借鉴国际成功经验,通过把握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核心,我们应从强化政府责任,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关注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来实现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最终实现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吸引力;学生生涯发展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绘制了未来1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纲要中,把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来研究,要求“加大对突出贡献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为达成纲要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国内职教现状进行分析,寻找问题所在。

据统计,北京技工学校每年有8 000个招生名额却年年招不满,因为它不面向农村招生,也不面向城市农民工的孩子招生。因此,有评论认为,如果说管理体制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那么办学体制就是根本。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还要体现在职业稳定上,职业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则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就无从谈起。

以上种种都在告诉我们,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设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让更多的民众自觉、自愿地享受到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因此,探讨国际比较下的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和各国在增进职业教育吸引力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一、纵观国际: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十分普遍

如何使职业教育具备并保持吸引力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一直关注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们也曾经或正在面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问题。

据欧盟相关报告显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在进入21世纪的前几年中一直在下降,学生毕业就业情况和招生情况均不容乐观。德国职业教育在上个世纪末也曾面临着吸引力减退的问题,双元制在当时虽然已是“在国内是骄傲的源泉,在国外则是模仿对象”,但是也遭遇了定位分流过早、企业依赖过多等诸多困难,使得职业教育在德国出现了下滑的状况。英国则由于其教育传统的问题,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文化上来看,对英国职业教育长期的偏见,使得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同样,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也曾一度面临社会认可程度低,导致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状况。此外,在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也同样得不到人们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对待。

二、概览国内: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在民众接受职业教育的热情不高。近几年来,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招生近一半,在跟普通高中竞争时,民众自觉自愿选择中职院校的情形少之又少。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这几年的时间内,学校教学条件及招生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扩大,但在这繁荣的背后,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职业教育吸引力严重不足,甚至说很弱。学生都是普通高中录取之后所剩下的,绝大多数家长都不是主观愿意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学习,因此,生源素质不尽如人意。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还表现在:“大学生到职业院校回炉后实现就业”仍是新闻,而不是常见的社会现象;人们失业或者转岗时,很少主动寻求职业教育或者培训;企业员工在职培训尚未制度化;职业教育“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尚不明显,没有体现其独特地位;企业同职业院校合作兴趣不强,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参与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提供兼职教师的企业较少,等等。

三、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国际经验举要

(一)健全职业教育政策保障是提高职教吸引力的强大后盾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欧盟一系列文件中所确立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成就和吸引力,欧洲31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共同签署了《哥本哈根宣言》,制定了通过合作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成就、质量与吸引力的策略,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保证、透明性和资格认证确立了具体措施。很多学者也对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给予了较多关注,并且都认为作为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及其相关研究,将继续成为未来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主要的发展措施之一。

(二)加强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声望是提高职教吸引力的根本举措

1.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均等性。这一直是欧盟教育与培训政策的目标。德国、奥地利、捷克和瑞士的教育体系都特别重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认可的均等性。这些国家通过维持和强化职业教育的特殊价值及其与普通教育平行分列的性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

2.提高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的地位。职业教育中培训教师是受培训者最重要的学习促进者,他们的职业也为青年人提供了角色模型。因此,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的地位也与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一定关系。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制定了详细的职业教育教师选择标准,包括具有大学学习经历和特定阶段的相关职业实践。然而,就资格而言,工作经验和教育技能与普通教育教师等同,各国也都日益重视发展及拓宽职业教育教师的技能,以提高他们的资格。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声望可以从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中得到反映,反之亦然。

3.改善职业教育毕业后的升学路径。如果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一教育路径能够同样使人们在教育和职业生涯水平上获得晋升,职业教育与培训也会受到人们的认可。改善从中等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升学路径,同时,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增加人们获得继续学习的机会,职业教育与培训就能和其他教育路径具有同样的吸引力。在一些国家,如奥地利、芬兰和德国,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获得的晋升机会比仅仅具有学术教育文凭的学生要好。

(三)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和咨询是增强职教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改善职业生涯指导和咨询体系,对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挪威教育部引进一种制度,为促进学生向中等后教育过渡提供咨询服务,主要措施是为他们提供一些专业化发展和实践活动方面的信息,以增加他们的选择机会。爱尔兰教育与科学部还在学校课程中设置了生涯指导模块,并为此配备专门指导教师岗位。法国2006年建立了国家生涯指导委员会,目标是为公民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或接受培训提供有用的信息。总体而言,各国普遍认为,职业和生涯指导必须随着近来职业和就业的发展而同步更新和发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保障从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为学习者提供职业指导,提高所提供信息的质量,使他们对获得的学习和工作机会作出评价,对未来发展路径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四、对增强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启示

(一)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外力:政府参与,制度革新

从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看出,政府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负有极为重要的责任。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就能得到有力推动,笔者认为政府主要肩负以下三方面责任。

1.职业教育的层次问题。职业教育仍然是低层次教育,其最高也只是一种专科层次的教育。从招生批次、资金投入以及管理者级别等方面都一再显示了这一点。在世界多国均有专门机构对职业教育与培训事务进行统管。在我国,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与监督职业教育与培训事务,理顺管理体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进行更专业和针对性更强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更要着重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质量督导与问责机制,发展政府引导、社会问责、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质量监督体系。

2.用人制度的学历槛问题。我国现行用人制度设立“学历门槛”,过分地讲学历。这种制度导致企事业单位在用人上首先不是唯能力论,而是唯学历论。这也就意味着,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生即使后天多么努力、多么出众,也难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国家应充分利用舆论的作用,营造一个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使优秀学生觉得就读职业教育是正确的选择。社会要树立起崇尚科学、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转变“愿意分配蛋糕而不愿意做蛋糕”的现象,以逐步改变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

3.技能型人才的收入问题。技能型人才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偏低。即使现在呼吁高技能人才紧缺,但从职业院校走出来的他们经济收入依然差强人意。职业教育与老百姓“学有所值,毕业后真正能挣着钱”的朴素愿望存在差距。政府不可能对企业进行工资额度干预。但政府能做的,比如强化就业准入制度,保障受过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技能及技能证书人群的基本权益等。

(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内力:自我发展,形成魅力

1.利用地区优势,优化教育资源。职业学校应根据自身所处区域的地区优势,在整合当地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提升,从而增强办学规模吸引力。首先是要科学定位,形成合理布局。从有利于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结构合理、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出发,打破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状,对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强化行业、区域办学特色,全面推进职业学校重组与专业的优化组合,保持高中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规模保持大致相当。其次是整合专业设置,打造专业特色,使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当地市场需求,有效的避免了专业上的重复设置和无序竞争。最后是围绕地方产业,科学规划建设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应做到校内专业实训基地有规模、有效益,校外行业实训基地基本满足教学实训需要,综合实训基地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2.打造职教名师,提升学校内涵。“双师型”教师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职业学校应积极创新“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新模式,实施名师培养带动工程;组织专业教师下企业实习锻炼,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外、国内职业师范大学进修积极深入开展“教师进企业,技师进校园”活动。通过引导职业学校教师“走出去”、工厂企业技师“请进来”等办法,全面夯实教师职业化内功。职教先行,科研引领。让更多的职教名师参加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制定研究课题,调动更多的专业教师开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现状调查与中长期战略发展策略研究,探索职业教育职业化、校企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撰写有影响力、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形成职业教育的“高端”吸引。

3.规划职业生涯,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生涯发展前景创造条件可以强化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优势。从国际经验看,要为职业院校学生生涯发展创造条件,应在保证高水平的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首先改革相应的人事政策,保障技术人才与其他类型人才同等地位。其次是就业准入制度一定要解决。应出台严格的就业准入机制,如不具备相应的行业就业准入资格一律不得从事相应工作。再次,职业院校学生缺少进入学术教育的机会这一问题应得到妥善解决。一是在适当的时候通过适合的方式,改变职业教育局限于专科层次的状况,举办职业教育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二是架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通过学分互认、资格沟通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综上所述,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其吸引力,应综合结合我国国情与文化特点,不盲目照搬他国模式,亦不拒斥国际先进经验,力求“拿来主义”与“本土优化”的最佳契合点。同时,应以高标准的质量建设和内涵提升为根本,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特点为起点,以所有学生成长和生涯发展为追求,逐步解决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诸多瓶颈,构建适合我国国情、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民众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信心和信任才能恢复,鄙视职业教育的氛围才能逐步改变,职业教育的魅力和吸引力才能重现。

顾健,男,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与职教课程管理。

G710

A

1674-7747(2011)08-0076-03

[责任编辑 秦涛]

猜你喜欢
拿来主义吸引力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吸引力1
吸引力2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跟踪导练(三)4
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
关注文本解读浅谈《拿来主义》背后的现实意义
行走50国深思对西方“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