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例自拟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2011-02-21 21:34王春刘玉东
中外医疗 2011年17期
关键词:泡水高血压病头痛

王春 刘玉东

(1.方城县城关镇卫生院; 2.方城县中医院 河南南阳 473200)

1 临床资料

本资料236例患者均选择本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高血压科门诊或住院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建议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且SBP≥140mmHg以上、DBP≥90以上者。其中男性152例,女性84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8岁;病史最短1年,最长26年;属高血压病Ⅰ级患者110例,高血压病Ⅱ级患者83例,高血压病Ⅲ级患者43例。2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胀)、眩晕、心悸、耳鸣、失眠、烦躁、腰膝酸软等症状。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开始的前1d内停服其他降压药物,以专人专用血压计(标准台式)在相对固定时间内(一般情况上、下午各测1次)测得右上肢(残疾人除外)肘动脉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24h均血压为准。并以头痛(胀)、眩晕、心悸、失眠、耳鸣、烦躁、腰膝酸软等为临床主要观察症状。疗程为15d。临床症状基本控制后,以原药长期小剂量泡水当茶饮用,随访观察1年。

自拟降压汤的煎制与服法:方用罗布麻叶15g、田七10g(根须主佳)、葛根30g、泽泻10g。以冷水1000mL浸泡30min,中火煎30min,取汁600mL。每日早、中、晚饭前各温服汤药200mL,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统计疗效。服药期间戒烟限洒,忌辛辣肥腻之品,调节工作和生活节律,保持心情舒畅。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1)降压疗效评定标准: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1.33Kpa)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2.66Kpa)或以上,需具备其中1项。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1.33Kpa),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1.33~2.53Kpa),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3.99Kpa)以上。需具备其中1项。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2)症状疗效评定标准: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心悸、耳鸣、失眠、烦躁、腰酸腿软等。显效:上述症状消失。有效:上述症状减轻。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236例中,显效182例占77%,有效37例占16%,无效17例占7%,总有效率为93%。

4 典型病例

张某,男,38岁,2008年10月12日初诊。于1年前健康体检时发现高血压(168/108mmHg),间断服用“三精斯乐平”等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就诊时头晕、头痛、失眠、烦躁、面赤、多梦。舌红、舌胖大,脉弦。检验、放射、心电、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门诊测肘动脉血压170/102mmHg;动态血压监测24h平均血压156/98mmHg。服自拟降压汤,每日1剂,分3次服用。服药3d后血压降至138/88mmHg,临床症状减轻。服药3d后,血压降至122/78mmHg,临床症状消失。服药至30d后将处方药量减至1/3泡水代茶长期饮用,随访1年,血压稳定,症状未再复发。

王某某,女,53岁,2007年11月7日就诊。头痛、头晕、心悸、失眠、烦躁、潮热、面部潮红,确诊高血压病(170/110mmHg)5年,曾口服卡托普利、依苏、利福达等多种药物,血压控制欠佳,症状无明显改善,且不堪西药副反应,遂来我院就诊。就诊时见上述症状外,舌紫暗、苔白,脉弦细,血压178/112mmHg。血生化:TL7.8g/L,TC6.4mmol/L,TG2.0/mmol/L。心电图:QRS波及ST-T段均有明显改变。影像显示:主动脉弓变型及左心室丰满。彩色多普勒显示:左心室扩大,二尖瓣轻度反流,主动脉见多个钙化斑点。查眼底见:Ⅲ期高血压征象。予抑阳降压汤,每天1剂,分3次服用。服药1周后血压降至134/90mmHg,上述症状明显改善。服药15d后血压128/86mmHg,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服药至60d将药量减至1/3泡水代茶饮用。随访至今,血压稳定在124/80mmHg左右,其他症状无反复。

5 体会

中医并无高血压病的病名,但据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头痛、眩晕、心悸、肝阳、肝风等病症类似,病机多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气血壅滞。中药自拟降压汤选用罗布麻叶平肝潜阳,三七、葛根活血通络,佐以泽泻利水渗湿,使阴阳平衡、气血调畅、血压平稳下降,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泡水高血压病头痛
手脚泡水为啥外表皮肤会起皱
金银花泡水别天天喝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黄芪泡水 到底是升压还是降压?
头痛应该灸哪里?
头痛与口疾
大黄泡水治便秘靠谱吗?
远离头痛的困扰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