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脱印象 历史与现实二重奏

2011-02-24 06:01范久辉
风景名胜 2011年2期
关键词:糌粑墨脱朝圣

范久辉

责编:赵洪容

设计:张琪

带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信徒们义无反顾地走进墨脱,虽然现实中的残酷撕裂了他们的梦想,但墨脱的传说一直在延续着。

墨脱县海拔只有1200米,这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高原,它的高度是特殊的。这种特殊像一把双刃剑,既为墨脱带来幸运,也造成了不幸。墨脱资源禀赋独特,发展潜力巨大,是一块难得的宝地。它有“五最一秘”:最优越的气候条件、最充沛的水利资源、最丰富的林业资源、最原始美丽的旅游资源、最多样的生物资源和神秘独特的文化资源。

然而身处大峡谷之中的墨脱,也同样被环抱雅鲁藏布江的喜马拉雅山脉包围着,它们像把巨大的钳子,把墨脱的乡乡寨寨紧紧地钳在狭长的谷地和山腰之间。“年轻的”喜马拉雅山脉在墨脱地质活动频繁,所以地震、塌方、泥石流、山体滑坡在那里是常见现象,这让它至今还贴着“中国大陆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唯一一个不能常年正常通公路的县”这样一个标签。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全线贯通,它就像一扇大门,成为墨脱县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此举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墨脱公路即将全线贯通,覆盖在莲花圣地墨脱头上的最后一层面纱将被掀开。

二重奏之历史

带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信徒们义无反顾地走进墨脱,虽然现实中的残酷撕裂了他们的梦想,但墨脱的传说一直在延续着。

“佛之净土白马岗,隐秘圣地最殊胜”,藏传佛教经典中是这样赞颂墨脱的。

传说那里有不种庄稼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不养牲畜却有喝不尽的牛奶,古树参天,奇花异草遍地,还藏有打开通往极乐世界神门的金钥匙。

墨脱古代又称上珞隅,自古以来是珞巴族劳动生息的地方。不过,正是上述经典与神秘的传说,造成了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门巴族,藏族大规模迁入,形成今天墨脱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

“门巴”一词原是藏族人对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南麓错那县隆子县等地“门隅”一带人的称呼,意思是“住在门隅的人。”自18世纪开始,门隅的门巴族相传墨脱是一个“不种青稞有糌粑(青棕树树心粉),不养牦牛有酥油(芝麻),不用木材可以盖房子(竹子),不用羊毛可以有衣穿(棉,麻)的好地方”。

这对于生活在门隅一带受尽苦难和剥削的门巴人来说,太有诱惑力了。他们决定到东方去寻找这佛之净土。这就是门巴人东迁的传说故事。而实际上门巴人东迁的历史则是苦难逃亡的历史。门巴族人进入墨脱后,受到当地土著珞巴族人的排斥,导致双方刀兵相见,史称“门珞之战”。最后,门巴族在波密土王帮助下击败了珞巴族,他们也成了墨脱人口数量最大的民族。不过,代价也十分的沉重——成了波密土王的属民。

藏族的迁入又是另一个版本了,那是被当时官府所阻止的迁徙。

清朝年间噶夏政府秘书处呈送驻藏大臣有份报告,内容为:遵照您的指示,有关阻止百姓前往南方秘地白玛岗朝圣的布告业已发往各地。并附其报告,大意为:近闻社会上谣传南方圣地的白玛岗,有吃不完的糌粑山、喝不完的牛奶湖之类,而百姓多有误信谣传者,变卖家产,抛家舍业,举家前往,许多人沿途死于非命,许多人一去不回。着令各地官员张贴此告,阻止其前往,并令其返回家园,云云。

最大的一次朝圣活动发生在公元1906年,川西藏东一带百姓听信墨脱有“吃不完的糌粑山,喝不完的牛奶湖”的传说,放弃一切,义无反顾地前往朝圣。现在墨脱境内的藏族人,绝大多数都是这次康区藏族的后裔,他们仍称自己为康巴藏族。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里还出现过一批上百人的朝圣队伍,那是一群来自四川德格和西藏类乌齐地方的朝圣者,在一个名叫达香珠古的活佛率领下,不远千里走向大峡谷,翻越积雪的多雄拉山,穿过蚂蟥、毒蛇、毒蜂和猛兽盘踞的原始森林,七天后,终于到达了白玛岗。

历尽艰辛的人们干粮吃光了,只好砍“糌粑树”(青棕树)充饥。这种树木须经浸泡发酵后才可食用,外来人缺乏这一常识,结果造成大批人食物中毒,暴尸荒野。糌粑树不敢再吃,于是又饿死一批,病死一批,被毒蜂蜇死一批。上百人的朝圣队伍,几乎全军覆没,只留下几个死里逃生者,才让世人得知了这悲惨的一幕。

二重奏之现实

对子很多人来说,墨脱更多的是以精神层面的象征而存在吧,虽然修路机的轰鸣声离墨脱越来越近了!

“徒步墨脱”能当选为中国十大徒步路线之首,我想应不是因为它路线的难度,更多是因为他在户外人心中精神层面的意义。

几乎每个徒步爱好者都有墨脱情结,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结就像很多登山爱好者都有登顶珠峰的冲动一样。只是登顶珠峰是个“精英”活动,所有的人力物力都是为了保证最优秀最合适的人登顶,而墨脱显现更多的“草根”特质。最关键的是他们都顶着一个金灿灿的“第一”。

有了这个“第一”,很多的伪户外爱好者把去墨脱当成了梦想。因为人们都认为墨脱这个地方不容易征服,环境也凶险,这样才可以证明自己有所谓的探险精神和勇气。

人潮的涌入,被精明的四川人嗅出了其中的商机。他们在沿途搭建简陋的木板房,为徒步爱好者提供住宿、餐饮等一条龙服务。徒步游的升温,也让墨脱的背夫们多了一份收入。对于正当壮年的墨脱背夫来说,大部分徒步者的行囊重量远在他承受范围之内,除此之外,他们还会额外再背一些物品。

从墨脱徒步热衷获利的不只限于沿途的旅店老板与背夫,圈地坐收门票的旅游开发公司;组织徒步游的旅行社、户外俱乐部;带队的户外俱乐部;墨脱营运车辆等。这些不同角色构造的商业链虽然还没有完善,也似乎有点无序杂乱,但以“心中的莲花——墨脱”的名义打造越来越大的蛋糕,可能是他们最大的共识吧!代表着纯净的墨脱,悄然开始变质。

当徒步者到达墨脱县城后,会发现它很小,县城的面积,可能比许多内地的乡镇还要小。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一圈环行的水泥街道,然后街道的周围,钢筋水泥的建筑放眼可见。百货店,洗浴场,卡拉oK厅,网吧,农贸市场,好像内地小城镇有的在那里都有。在环行街道的中心,是墨脱县政府大院。另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广场,里面红色莲花的巨大雕塑,早已略显破旧。藏香猪,藏鸡,牛儿在水泥路上悠然自得,与来去匆匆的货车,越野车形成鲜明的对比,此起彼伏的喇叭声打破了墨脱亘古已来的那份平静。而一到晚上,人声鼎沸,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让人产生身处内地小县城红灯区“蒙太奇”式的错觉。

就象“一千个人心目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墨脱也是如此。对于很多人来说,墨脱更多的是以精神层面的象征而存在吧,虽然修路机的轰鸣声离墨脱越来越近了!

猜你喜欢
糌粑墨脱朝圣
腾讯公益:去西藏,完成一场没有尽头的朝圣
生如远行,不惧陌路
朝圣
糌粑,青稞面团里的原生态
浅谈青海称多县“卓木齐糌粑祭祀节”
朝圣
藏族饮食与文学:人类学视域下的糌粑和酥油茶
卓木其印象
千年龟
老酋长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