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大学学位论文的印本收藏与特色库建设

2011-02-27 05:55张丽静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100871
图书馆建设 2011年6期
关键词:燕大印本燕京大学

张丽静 (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871)

燕京大学(以下简称燕大)是我国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1919年创立,1952年并入北京大学。虽然燕大的历史不长,但是培养了大批高水平人才,留下了许多宝贵资源。作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特色馆藏之一的燕大学位论文,多数为民国手稿,其中不乏名人手迹,十分珍贵。燕大学位论文不仅集中展示了燕京大学的教学成果,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文物收藏价值。因此,我馆将其划归为特色馆藏,对其进行了彻底清点、整理,并建成特色数据库。本文主要介绍燕大学位论文的印本收藏与特色库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关问题、建议和思考。

1 燕大学位论文印本收藏现状

2010年初,我馆将燕大学位论文从流通部调整到特藏部,并将其作为特色资源加以收藏、管理和提供服务。馆藏燕大学位论文印本有2 700余册,包括学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以中、英文为主要语种。目前,我馆对大部分燕大论文已完成编目加工,并按其分类排架特点分配了馆藏号,对最初的编目卡片也同样给予了很好的整理和保管。

1.1 燕大学位论文馆藏概况

燕大学位论文的清点工作主要以论文实物和卡片目录对照进行,首先将论文分为中、英文学位论文两种类型,再以有无馆藏号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具体馆藏情况见表1~3。

表1 燕大中文学位论文情况统计

表2 燕大英文学位论文情况统计

表3 燕大学位论文总体情况统计

在整理、清点馆藏燕大学位论文时,发现其中有老北大(1956—1965年)中文学位论文43册、清华大学等外校中文论文5册、台湾地区辅仁大学和“国立清华大学”理科英文论文各1册。

1.2 燕大学位论文分类排架特点

目前,我馆现存燕大学位论文手写中文分类目录2屉、机打西文卡片目录1本。燕大学位论文的馆藏号有其独特的取号方式,由分类号、学位授予年号和著者号组成,包括“学位代码—分类号—学位授予年号—著者号”四级结构。其中,学位代码“B”代表学士论文,“M”代表硕士论文;分类号采用杜威十进分类法,分到二级类目的学科级;学位授予年号注作者毕业年份;著者号按照卡特著者号码表取号。例如,陆肇基的学位论文《北京西郊土地改革》的馆藏号为B/310/1950/L96,其中B代表学士论文,310代表社会学,1950代表毕业年份,L96是著者号;又如,Tan Chun Lin(谭春林)的学位论文《British Policy in China 1894—1931》,馆藏号为M/320/1935/T155c,M代表硕士论文,320代表政治学,1935代表毕业年份,T155是著者号码,c表示进一步区分。燕大学位论文的分类排架体系易于集中某一学科论文,并能反映出论文的写作时间。

1.3 燕大学位论文的重要价值

燕大学位论文不仅集中展示了燕京大学30余年的教学研究成果,也为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历史、政治等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文物收藏价值。燕大学位论文包括了许多著名学者、大师的学位论文,如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的学士学位论文《靳辅治河始末》、硕士学位论文《续天下郡国利病书——山东之部》,著名华裔物理学家Yuan Jia Liu(袁家骝)的英文学士论文《Thermal Insulation Efficiency of Textiles Manufactured in Ching Ho》以及房兆楹、周一良、齐思和等著名学者的论文手稿。

目前这些论文都保存完好,其内容对于研究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等情况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极其具有时代特征。例如,《东三省犯罪之研究》一文作者徐雍舜毕业于1931年,其文中论述了1931年9月18日之前东北三省的社会状况,这篇论文刚刚完成,东北就陷入日军铁蹄的蹂躏之下长达10余年;《海淀访旧录》的作者曹亮毕业于1928年,在文中记载了民国初年海淀镇所访文物遗址见闻,其中包括现今北大校园的一些遗址,如北大西南角的火神庙和周边地区情况等。燕大学位论文中值得研究和参考的内容不胜枚举,因此不仅要妥善保管这些学位论文,还要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 燕大学位论文特色库建设

鉴于燕大学位论文的价值和特殊性,为了更好地保护燕大学位论文印本特藏、使读者更为方便地使用和研究这些论文,我馆于2007年全面启动了馆藏燕大学位论文的数字化工作,并在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建设并正式发布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库。

2.1 建设概况

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库采用阿帕比数字资源平台,将印本通过扫描转化成电子版,现收录有燕大中英文学士、硕士学位论文完整本2 600多册。其书目数据主要包括论文题名、学号、学生姓名、学生姓名汉语拼音、培养单位_院系(“_”表示连接关系)、学科、专业、答辩日期、论文总页码、馆藏号、中图法分类号、记录语种和备注等。其元数据面向全国开放,可以进行快速检索和高级检索,检索结果有列表、图文和缩略图3种查看方式,在北大校园网范围内能够查阅全文。

2.2 存在的问题

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库在建设时经历了前期设计、中期讨论和后期测试环节,但数据库正式发布后仍存在一些问题。

2.2.1 界面显示方面

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库首页元数据名称排列不规范,页面不整齐;检索结果以缩略图显示时,题名换行缩进格式、对齐方式不统一;全文阅览燕大学位论文显示时,整本论文是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翻看,不太合乎正常的阅读习惯。

2.2.2 检索方面

目前,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库只能用繁体字进行检索,不支持简体字检索,而且对于繁简字转化并没有相关说明,使读者用简体字检索时误以为该数据库没有要查找的学位论文,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因此,繁简字转化问题亟需解决。另外,燕京大学学位论文库缺少“帮助说明”,没有相应栏目告知读者如何进行数据库操作(尤其是检索方面的应用)。这样不能很好地引导读者使用数据库,还导致数据库不便于使用。

2.2.3 著录方面

燕大中文学位论文印本都是繁体字,所以在数据库元数据人工著录时,容易产生一些录入错误的数据,使得数据信息与印本本身不太一致,从而影响了数据库的质量。例如,学位论文的导师“洪业”错录为“洪叶”;论文《广东在中国历史上位置》的作者“朱淑?”,其印本上最后一个字为“”,而不应用“?”代替。另外,学位论文著录时个别款目不够规范、统一。例如,著录条款结束后有的有标点符号,有的则没有;学生姓名“沈扬译”中,应把“译”字去掉;同一导师的姓名既著有“洪业”,又著有“洪煨莲”,应进行统一等。

3 建议和想法

高校图书馆重视特色馆藏的收藏与利用,而且尤为注重印本特色文献的收藏,并纷纷建成特色数据库,以使印本资源和数字资源得以长期并存,从而全方位地为读者提供服务。然而,如何处理印本资源和数字资源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建设,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印本型特色馆藏来说,不应因相应数据库的存在而疏忽对其的管理,因为这些印本是最珍贵的特藏资源,具有不易修改等特性,其信息具有权威性。图书馆应提供适合印本资源的保存环境(合适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使印本文献得以长期保存[1]。另外,要及时整理、清点这些珍贵的印本资源,对于坏损的要及时进行修复,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要给予揭示,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文献。

对于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来说,不要为了建库而建库,而要明确建库目的,前期准备充分,要真正发挥特色数据库的作用。建库一定要保证数据库的质量,因为质量是数据库的核心内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2]。另外,要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基本解决后再正式发布,不要急于求成,并且数据库建好后要加强后期管理,不要使之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特色数据库不应独立于图书馆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联机公共检索目录)系统,而应将特色数据库的资源与馆藏普通文献整合在一起,以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果。

笔者认为,对于图书馆馆藏特色资源来说,既应加强其印本的保存和管理,又应加强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及质量控制,使馆藏印本资源和数字资源发挥各自真正的作用,以此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1]蒋宇弘. 学位论文收藏现状与保存方式[J]. 情报探索, 2010(6):85-86.

[2]陆 敏, 杨发毅, 孙晓希. 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2009(1):10.

猜你喜欢
燕大印本燕京大学
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参与主体权益调研与启示
开放融合环境下预印本发展态势分析*
燕京大学教师与学生运动探论(1946—1948年)
重视预印本及其系统生态建设
依山傍海,燕大腾飞
依山傍海,燕大腾飞
新中国成立前后燕京大学外籍教师的去留抉择
燕京大学社会教育述评
燕大教授系狱记
近代“清河实验”及其“学院派”社会工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