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风云

2011-03-05 01:08谢泳
共产党员(辽宁) 2011年4期
关键词:杨振宁北斗改革

“文化大革命”时期他们为何赞扬中国

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从高级知识分子到普通百姓,都生活在物质极度短缺、精神极度压抑的环境里。然而,20世纪70年代初,历史学家何炳棣、物理学家杨振宁、数学家陈省身等人回国访问后,却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作出了高度的认同和评价。

何炳棣访问中国后表示:“从历史的角度看,新中国的革命,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史上最彻底的革命。”何炳棣认为:“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国家政策绝不仅仅是为了当前的建国工作,而且是为了防范历史上一些制度、社会、经济等等弊端的重演。”

杨振宁回到美国以后,发表了多次演讲。杨振宁对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评价是:“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文化大革命后的教育观念。一种新的革命观念正和教育制度结合起来。”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杨振宁表示:“今天中国普遍的生活条件依然很低,但最低限度不会感觉到粮食缺乏。”有听众问他,“文化大革命”期间死了多少中国人,杨振宁回答说:“我并没有具体的数字。但是他们告诉我,而我也相信他们,这个数字是非常少的。”

陈省身在《见闻与感想》中提到,当有人问到“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是不是愿意去农村时,陈省身说:“他们是愿意的……从我和那里教授们的谈话中,我觉得他们为曾去公社从事劳动感到骄傲。”当有人问他中国的犯罪率时,陈省身回答:“这是一个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绝对没有理由要担心个人的安全。”

何炳棣、杨振宁、陈省身等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公认的世界性地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华人精英。他们对“文化大革命”中的中国社会作出了与事实完全相反的历史判断,这样的错觉源于他们的知识背景还是政治原因?现在看来都不是。需要注意的是,几位学者都是在战乱中离开中国到美国去的,中国当时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情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离开祖国二十多年后,看到国家统一成为基本事实,看到社会成员有组织的集体生活,再和早年留在记忆中的中国人一盘散沙的印象比较,强烈的民族情感让他们很难再调动自己的知识和学养,去理性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

再有,当时中国在接待外宾方面所表现出的虚假做法是普遍现象,常常提前排演,或者用政治手段威胁外宾的亲朋故旧,不让他们讲真话,再有就是临时装扮外宾所要去的机关场所和亲戚家里的生活条件等等。这些智慧超群的学者,不可能对此一点没有察觉,但他们强烈的民族情感,让他们不忍心在回到西方后,再对自己的祖国提出批评。

北斗计划二十年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学家开始研制中国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这一计划从最初的“最高机密”,直到如今逐步推广为民用,已经走过了20多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原局长卜庆君,是这个项目的创始人之一。

1985年,卜庆君参加了在华盛顿举办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国际运用研讨会”。美国的GPS系统诞生于1973年,由美国国防部组织研发。在那次研讨会上,美国军方称,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美国军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国内外用户对GPS的使用。这让卜庆君提高了警惕:依靠GPS系统,就意味着受制于人!

就在同一个月,卜庆君受邀参加了另外一个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家陈芳允提出,利用两颗卫星就可以解决地面定位问题。这个设想后来被归纳为“双星定位”。卜庆君意识到,这个设想可以用来开展中国导航系统的研究。

1986年3月,卜庆君起草报告,请求国家启动双星定位系统的研究。在这之后的8年时间里,北斗计划研发团队的科学家们一直埋头于理论的推演和专项实验。1994年,所有的前期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开始进行立项申请,这个导航计划被命名为“北斗”。1995年,北斗计划正式立项。

早已熟悉GPS的科学家们为北斗系统添加了GPS不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这120个字的短信功能有时候非常重要。比如汶川地震的时候,所有通信都断了,救援队就是依靠这个功能与外界联系的。”一位院士说。

2000年10月,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颗卫星正式送入轨道。时隔两个月,第二颗卫星成功发射。2003年12月,北斗系统开始向国内用户提供服务。2010年12月18日,北斗系统成功发射了第七颗卫星。

目前,北斗系统进入了卫星发射布网的高峰期。中国军队的导航和授时方式已经逐步由GPS向北斗转换,而金融、电力、渔政和森林防火等民间领域也逐渐尝试使用北斗系统。按计划,到2020年,北斗将与GPS一样,成为向全球提供服务的卫星导航系统。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

“四人帮”被粉碎后,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并没有改变,导致政府机构设置叠床架屋,人员冗余的问题登上了建国以来的顶峰。

资料显示,到1981年,国务院的副总理有13人之多,工作部门有100个,其中部委机构52个,直属机构43个,办公机构5个。而在100个工作部门中,经济管理部门即达71个。这些部门权限重叠,职责难分,工作效率自然难以保证。

而且,一些干部的思想和知识水平满足不了时代的要求,已经成了改革路上的绊脚石,这就是邓小平批评的“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精力、知识和效率”的状况。例如,1981年初,被称为“改革闯将”的项南到福建省任省委常务书记后发现,中央推广的“包产到户”,在福建竟成空文。

机构臃肿的另一个原因是,到1982年,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活动已进行了三年。根据1977年中共十一大的决定,对过去审查干部工作中遗留下来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处理,可以工作而没有分配工作的,要尽快分配工作。大批老同志在平反后回到了工作岗位,由于没有那么多的领导职位,只能通过临时增加副职等办法来解决。

改革开放要发展经济,必须获得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而政治体制改革,首要的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这次机构改革能否顺利推行,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好老干部们的工作。邓小平在1982年1月13日的讲话中,甚至用“老干部最光荣最神圣的职责”、“对党的最后一次历史性贡献”、“对每个人党性的一次严重考验”来要求老干部支持这次机构改革。1982年,中共十二大成立了中央和省的两级顾问委员会,供壮心不已的老干部们发挥余热。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机构改革正式进入轨道。

改革后,国务院的工作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例如,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合并设立水利电力部,商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粮食部合并,设立商业部。改革还明确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要求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国务院的工作人员总编制缩减了1/3左右,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部委级领导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国务院副总理由13人减为2人。根据1982年5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的决议,万里、姚依林继续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本次会议还决定增设“国务委员”一职,其政治待遇相当于副总理。当时出任国务委员的有10人。

在地方上,省、自治区政府工作部门从50-60个减为30-40个,城市政府机构从50-60个减为45个左右。人员编制方面,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机关人员从18万人减为12万余人。市县机关工作人员约减20%。局级领导的平均年龄由58岁降到54岁。

此次机构改革历时3年,在很大程度上被看做是干部“四化”标准下的改革。所谓干部“四化”,指的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对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的终结,对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推动,是本次机构改革最显著的两大亮点。

“四人帮”倒台前鲜为人知的几件事

我党生命力极顽强,原因之一是每当我党危难之时,党内总会有正义耿直之士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毛泽东在长征中挽救了红军。彭德怀在庐山为民请命。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抓捕了 “四人帮”。再举鲜为人知的几例。

1975年底,小平同志被停职后,王震将军与叶飞、李强、王诤等将军聚谈。王震将军怒目奋臂曰: “我要上山打游击,你们敢不敢跟我去?”又曰: “你们能带多少队伍?能带多少支枪?”王震将军后来还找到叶帅,建议把江青等四人 “抓起来”。据目前史料看,王震是第一个提出抓捕 “四人帮”的人。

1976年夏,毛泽东病重, “四人帮”猖獗,邓小平下落不明。宋时轮将军忧心如焚,与军队诸将领商讨局势时,扼腕奋臂曰: “万不得已时,我们要实行兵谏!”宋将军与王将军的想法实质相同,皆堪称武力解决 “四人帮”的先声。

1976年 “天安门事件”后,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将军向下属说:“现在形势很严峻,我是做了充分准备的。如果形势继续恶化,我就上山打游击!”当时,伤腿的罗瑞卿正在福州治病,皮将军又对罗说:“罗总长你腿不好,我们抬着你,你告诉我们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皮将军与王震等将军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都作了最坏的打算,下了斗争到底的决心。

三将军所言,产生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烙着时代的印痕,虽然都未曾实行(抓捕“四人帮”的建议后来实现了),但他们为了民族最高利益的赤心和壮思,足可光耀千秋。

猜你喜欢
杨振宁北斗改革
北斗时钟盘
杨振宁百岁生日,我们欠他一个道歉
百岁杨振宁的长寿秘诀
杨振宁:苍老灵魂重回青春的欢喜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改革之路
杨振宁的放弃
改革备忘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