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对高血压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2011-03-06 08:46赵敏段枫刘建国戚晓昆李丽萍
河北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经颅血流动脉

赵敏 段枫 刘建国 戚晓昆 李丽萍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发病原因较多,临床疗效欠佳,并且往往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脑血管意外是最常见的一种[1]。随着高血压对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在晚期可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上看到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在彩超上也能看到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但这时发现对脑血管病变的防范有些滞后[2]。因此,临床上需要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采取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测颅内血管的技术来了解颅内血管情况,而经颅多普勒(TCD)能无创、有效的反应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对脑血管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有效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高血压患者120例(研究组),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1±13)岁。所有患者临床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对高血压的诊断及分期标准,并行CT或MRI检查排除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另外收集同期我院体检病例100例(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5±11)岁。所有患者检查均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无心脑血管疾病史。

1.2 检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EME公司companionⅡTCD脑血流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 MHz,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颞窗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经枕窗探测双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测量指标包括测量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血管阻力指数(RI)和血管搏动指数(PI),同时分析颅内动脉血流频谱特征。

1.3 经颅多普勒颅内动脉血流频谱特征[3]根据其血流频谱特征将其分为3型:A型:正常血流频谱;B型:高阻力型,血管搏动指数高于正常上限1.1;C型:一般硬化型,频谱峰形圆钝,血流速度达峰时间相对延长,PI正常。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TCD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异常变换情况 研究组血流异常109例,占90.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TCD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异常变化率 例(%)

2.2 2组各血管的Vp情况比较 研究组各条颅内血管流速均较对照组高,MCAL、MCAR、PCA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各血管Vp比较cm/s,±s

表2 2组各血管Vp比较cm/s,±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MCAL MCAR ACAL ACAR PCAL PCAR VAL VAR BA研究组(n=120) 101±11* 106±23* 111±12 99±16 131±10*131±5 104±12 108±9 98±9对照组(n=100) 91±10 89±13 75±4 65±8 99±5 69±9 70±3 71±1163±11

2.3 2组各血管RI情况 研究组各血管RI均较对照组高,其中PCAL、PCAR、VAL、V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AL、MCAR、ACAL、ACAR、B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各血管RI情况±s

表3 2组各血管RI情况±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MCAL MCAR ACAL ACAR PCAL PCAR VAL VAR BA研究组(n=120) 0.81±0.01* 0.92±0.08* 1.11±0.09* 1.18±0.05* 0.67±0.08 1.21±0.07 0.91±0.05 0.89±0.06 1.22±0.19*对照组(n=100) 0.54±0.03 0.54±0.11 0.61±0.08 0.58±0.06 0.49±0.09 0.68±0.15 0.82±0.07 0.79±0.24 0.43±0.08

2.4 2组各血管PI情况比较 研究组各血管PI均较对照组高 (P<0.05)。见表4。

表4 2组PI比较±s

表4 2组PI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MCAL MCAR ACAL ACAR PCAL PCAR VAL VAR BA研究组(n=120) 1.12±0.22* 1.18±0.21* 1.15±0.18* 1.09±0.08* 1.08±0.21* 1.06±0.20* 1.08±0.28* 1.06±0.05* 1.10±0.21*对照组(n=100) 0.89±0.11 1.03±0.21 1.00±0.17 0.99±0.09 1.00±0.15 0.95±0.17 0.93±0.15 0.99±0.18 0.97±0.16

3 讨论

高血压是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其起病原因较多,往往临床疗效欠佳,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生活负面影响较大[4]。高血压患者由于种种原因早期不能有效及时治疗,使血压持续升高,从而使血流速度持续的升高,冲刷血管壁而引起内膜损伤,内膜损伤可导致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及炎性物质沉积,而形成斑块造成血管狭窄,使脑血流动力学发生了质的变化,即脑血管由初期的功能性改变转变成器质性病变。长期血压升高患者全身小动脉进行性收缩,血管痉挛变为硬化,高血压的微血管病变使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增厚、增生引起血管腔狭窄[5],以往由于无简单有效的颅内血管检查手段,其诊断及治疗往往有滞后性及盲目性,而TCD的应用,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了客观、有效的依据,大大降低了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6]。

高血压患者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流的异常改变,而TCD的RI、PI及Vm均能提供异常改变的客观依据。RI反应血管的舒张状况及阻力情况,本研究结果发现MCAL、MCAR、ACAL、ACAR、BA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高血压导致细小血管硬化,在大血管尤为明显。而PI是反映动脉的顺应性及弹性,本研究发现研究组各血管PI均较对照组高(P<0.05),这是由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膜、官腔狭窄,管壁硬化等病理改变引起血管顺应性及弹性减低,符合高血压病理改变过程,进一步印证了TCD的有效性及客观性。而Vs是反映脑动脉灌注情况,本研究表明MCAL、MCAR、PCA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压会导致脑供血不稳定,从而引起脑缺血缺氧等一系列症状。

脑血管疾病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其并发症会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有效并合理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TCD能有效显示颅内血管情况,并能尽早发现高血压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而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有效的依据,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250.

2 宋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梗阻性病变的价值.河北医药,2009,31:2777-2778.

3 华扬主编.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61.

4 郑雪丽,徐迎梅,荣根满,等.经颅多普勒对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9:301-303.

5 丁良生.脉压测量在冠心病防止中临床的意义.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23:316-317.

6 高山,黄家星主编.经颅多谱勒超声(TCD)的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第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5-51.

猜你喜欢
经颅血流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