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

2011-03-06 08:46折瑞莲魏晓萍汪杨苏放明
河北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顺产盆底选择性

折瑞莲 魏晓萍 汪杨 苏放明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指由于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或者损伤造成的疾病,主要包括盆腔脏器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和女性性功能障碍(FSD),实际发病率很高,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受到重视的社会卫生问题。PFD的发病与妊娠及分娩有很大关系。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影响,旨在为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至1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产后6~8周的初产妇105例,年龄18~35岁;均为初产妇;排除双胎、前置胎盘、先兆早产、羊水量异常、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糖尿病等病理妊娠。分娩时孕周37+3~41+6周;顺产组74例,选择性剖宫产组31例。2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孕周、新生儿体重、身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s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s

组别 年龄(岁)身高(cm)体重指数(kg/m2)新生儿体重(kg)新生儿身长(cm)顺产组(n=74) 26.3±2.2 159.0±3.2 24.2±2.3 3.3±0.4 49.3±2.2选择性剖宫产组(n=31) 27.2±2.0 158.2±2.9 25.4±2.2 3.4±1.1 49.0±1.7

1.2 方法

1.2.1 产后6~8周检测指标:①POP-Q评分。②手测盆底肌力评定。③有漏尿史者行护垫实验:参照国际尿失禁协会推荐的1 h护垫实验>1 g为阳性。④超声测量残余尿量。

1.2.2 诊断标准:根据POP-Q评分诊断POP。根据国际尿失禁问卷及护垫实验诊断SUI。

1.2.3 检查方法:POP-Q评分:参照200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妇产科学》标准。尿垫试验:参照国际尿失禁协会推荐的1 h尿垫试验。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顺产组POP发生率77.03%(57/74),选择性剖宫产组38.71%(12/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产后SUI发生率31.08%(23/74),选择性剖宫产组3.23% (1/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FD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卫生问题,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朱兰等[1]研究发现,北京地区成年女性SUI发病率6.3%~26.3%,武汉地区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显示SUI发病率18.5%[2]。PFD已成为影响老年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医疗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

研究表明,PFD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患者年龄、妊娠、阴道分娩次数、肥胖、绝经、糖尿病、长期慢性疾病(如长期便秘、咳嗽等)、盆腔手术、尿路感染等有关。其中与妊娠和分娩关系较大[3]。妊娠期雌激素、孕激素和松弛素水平较非孕期明显升高,对盆底胶原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激素均参与妊娠期盆底结构的重构过程;妊娠期间,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重量逐渐增加、子宫位置逐渐变得垂直,导致直接压向盆底支持组织和生殖裂孔的重力增加,因而诱发POP和SUI的发生。研究发现,初孕未产者的POP-Q分期高于未妊娠者,妊娠晚期者又高于妊娠早期[4]。由此得出妊娠是独立于分娩以外导致POP和SUI的高危因素。

分娩是导致POP和SUI的另一高危因素,但不同分娩方式的影响不同。美国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阴道分娩是PFD的独立高危因素,剖宫产则对PFD有保护作用[5]。阴道分娩能够引起盆底肌肉受损,造成泌尿生殖道的支持组织发生损伤,并和产后尿失禁发病密切相关,这可能与支配盆底的肌肉和尿道括约肌所受的机械性损伤有关。盆底骨骼肌的张力在维持盆底支持功能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骨骼肌的活动均受神经末梢的支配。Snooks等[6]通过神经电生理研究发现,阴道分娩造成盆底肌肉组织部分去神经支配和阴部神经障碍,这种改变在POP和SUI患者尤为明显。神经障碍会导致局部肌肉萎缩变薄和肌肉张力降低。选择性剖宫产没有经历阴道分娩时的损伤过程。

本文结果显示,顺产组发生POP和SUI的机会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选择性剖宫产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与上述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但与张晓薇等[7]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张晓薇的研究发现,产后6~8周时,SUI发生率在选择性剖宫产组较顺产组发生率低,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该研究样本量较小有关。但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观察研究。

本文结果显示,顺产组POP和SUI的发生率均高于选择性剖宫产组,表明选择性剖宫产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有保护作用,但不能以此作为剖宫产的指征,原因如下:(1)PFD发生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与多种因素有关,而非分娩方式一种影响因素,妊娠本身是独立于分娩以外导致POP和SUI的高危因素之一,本文中选择性剖宫产组POP和SUI的发生率分别为38.71%(12/31)和3.23%(1/31),也说明选择性剖宫产不能避免POP和SUI的发生;(2)剖宫产术增加了产妇创伤、出血、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一系列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和医疗成本;(3)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包括低频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提高盆底肌肉张力,降低尿失禁发生,改善阴道脱垂[8,9]。

由上可见,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影响,选择性剖宫产对早期盆底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不能作为剖宫产术的指征。选择性剖宫产术对盆底功能的远期保护作用,尚需进行长期大样本的研究。

1 朱兰,郎景和,王宏,等.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6,89:728-731.

2 陈园,杜广辉,杨为民,等.武汉市社区人群尿失禁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泌尿外杂志,2004,19:297-299.

3 朱兰.重视影响生活质量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疑难病杂志,2010,9:165-167.

4 Tegerstedt G,Maehle-Schmidt M,Nyren O,et al.Prevalence of symptomatic pelvic organ prolapse in a swedish population.Int Urogynecol J Pelvic Floor Dysfunct,2005,16:497-503.

5 Emily S,Lukacz MD,Jean M,et al.Mode of delivery,and pelvic floor disorders.Obstet Gynecol,2006,107:1253-1260.

6 Snooks SJ,Swash M,Machers SE,et al.Effect of vaginal delivery on the pelvic floor:a 5-year follow-up.Br J Surg,1990,77:1358.

7 张晓薇,曲坚.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590-592.

8 王雅贤,刘颖琳,陈少青,等.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8:593-595.

9 王雅贤,刘颖琳,陈少青,等.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8:593-595.

猜你喜欢
顺产盆底选择性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选择性听力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顺产分娩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选择性应用固定物治疗浮膝损伤的疗效分析
选择性执法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