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旱直播水稻恶苗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研究

2011-03-15 03:41姚国新李长春李国元
园艺与种苗 2011年4期
关键词:分生孢子苗期水稻

姚国新,王 文,李长春,李国元

(孝感学院农学院/湖北省作物病害监测和安全控制实验室,湖北孝感 432000)

近年来湖北省部分水稻种植地区采用旱直播种植技术,直接在旱田状态下播种水稻,播后灌水湿润土壤,出苗期至3叶期不再灌水,使秧苗充分在旱胁迫下生长,壮根壮苗。由于旱地苗期地温较水田高,没有移栽伤根和返青等环节,有利于水稻早分蘖,提高成穗率,易获得高产、稳产。旱直播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泡田整地用水,且旱田耕作整地较水田阻力小,节省燃油,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既减少了劳动量和燃油,又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保证了农业的增产增收[1-2],是发展“两型”农业的理想水稻种植方式。

在旱直播过程中,为了方便机械化播种,稻种一般未浸种,造成水稻恶苗病危害程度加重。恶苗病是水稻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种子传病,可造成水稻减产10%~20%,发病重的田块损失可达40%~50%[3-5]。为此,笔者对湖北省旱直播下水稻恶苗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旱直播水稻的恶苗病防治提供参考。

1 水稻恶苗病的田间症状

水稻恶苗病又称徒长病、白秆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发病范围很广,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种子带菌是引起苗期发病的主因,重病种子一般不能发芽,或者发芽后的幼苗不久便死亡(图1a)。受害轻的种子出苗后,病苗徒长(图1b),比健壮株高出1/3,茎秆较细弱,叶片和叶鞘窄而长,一般叶色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正常,根毛较少[6]。枯死苗上生有淡红色和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成株期的发病时间一般在插完秧后1个月出现,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较正常植株明显伸长,节处常弯曲且露出叶鞘之外,下部节间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图1c)。剥开病茎,常见节的上下组织呈褐色,茎上有暗褐色条斑,可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体,茎秆逐渐腐朽。重病株多在孕穗期枯死,轻病株常提早抽穗,穗形短小或籽粒不实。如果天气潮湿,在枯死病株的表面会长满淡红色和白色霉状物[4]。

图1 水稻恶苗病

2 病原物

恶苗病的致病菌为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e),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能产生2种分生孢子,一种是小分生孢子,呈卵形或扁椭圆形,无色,单胞,呈链状着生,大小为(4~6)μm×(2~5)μm;另一种是大分生孢子,多为纺锤形或镰刀形,顶端较钝或粗细均匀,具3~5个隔膜,大小(17.0~18.0)μm×(2.5 ~ 4.5)μm[6],多数孢子聚集时呈淡红色,干燥时呈粉红或白色。病菌能产生赤霉素,所以能引起稻株徒长和节上产生不定根[5]。

3 恶苗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最常见原因,其次土壤和秸秆带菌及气象条件也是诱发恶苗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3.1 种子带菌

杂交种子带菌和病稻草是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在制种过程中(特别是三系杂交种子),不育系常常使用“九二〇”,种子颖壳内外都带有“九二〇”的残留物,浸种后“九二〇”渗入胚芽,促进细胞延长,引起秧苗发病[7]。加之,越来越多的水稻种植区使用机械化收割,种子受伤概率增加,恶苗病病菌很容易通过伤口侵入种子使之带菌。

3.2 气象条件

恶苗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气温在30℃以上即可诱发病害,少日照、湿度大等有利于菌丝体的浸染,造成恶苗病的发生流行。

4 旱直播水稻恶苗病的发生规律

春季水稻旱播后,地温较高,由种子所带的病菌和土壤越冬而存活的菌株传播到水稻秧苗上,引起发病。一般土温30~50℃时易发病,伤口有利于种子发病,增施氮肥和未熟有机肥促进病害发生,大部分感染恶苗病菌的植株死亡,存活下来的带菌植株在大田中产生分生孢子,从伤口侵入而使大田发病。开花后分生孢子传染到花器上而形成病种。收割时也可传播到健种表面,使其表面带菌,或散落到土壤中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染源,引起第2年苗期发病[8-9]。一般情况下,籼稻发病较粳稻重,晚稻发病较早稻重,糯稻发病较轻。

5 防治策略

5.1 种植田块选择

恶苗病的病原物可在玉米、大麦、甘蔗和高粱的秸秆中寄生,因此直播稻田应该选择前茬作物是小麦或油菜的田块,精细整地,有利于减少恶苗病的发生。

5.2 种子拌种

传统的恶苗病防治方法主要是利用浸种,施保克乳油(咪鲜胺乳油)、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代森铵水剂等药剂加水浸种48~72 h,浸种后种子直接播种于秧田。旱直播是将水稻种子用播种机直接播种于旱田,浸种后水稻种子机播不方便,因此旱直播时可以选择药剂拌种。用3.5%甲·咪粉剂或多菌灵等药剂拌种,既能保持种子的干燥程度,利于水稻机械播种,又能很好地防治水稻恶苗病。

5.3 苗期防治

5.4 成株防治

直播田出苗50天后,田间喷施87%强氯精可湿性粉剂、80%多菌灵超微粉500倍液或绿亨等农药,可有效防止恶苗病流行。

6 防治效果评价

2009—2010年在湖北孝感旱直播稻田进行2年的恶苗病防治试验,防治效果良好,基本没有恶苗病发生流行,证明该综合防治方法适合湖北地区旱直播水稻恶苗病的防治。

[1]孙建权,胡宁,王书玉,等.水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种业导刊,2009(10):24-25.

[2]姚国新,高山,陈素生.水稻旱直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4(2):63-67.

[3]杨红福,陈爱大,曲朝喜.水稻恶苗病菌对苯并咪唑类及咪唑药物的抗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9):8151-8152.

[4]杨昌法.咪酰胺防治早稻恶苗病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35-15036,15314.

[5]陈昊.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7):123.

[6]耿全珠.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3):38.

[7]陈光飞.水稻恶苗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温州农业科技,2003(2):14,19.

[8]单春梅.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139.

[9]刘峰.水稻恶苗病的防治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12):43.

猜你喜欢
分生孢子苗期水稻
玉米苗期根汞胁迫响应中miRNA的鉴定及初步验证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鸡 妈 妈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苗期发病率高达80%,成活率低至10%!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危害严重
一季水稻
水稻花
暗色丝孢菌中国一新记录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