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lib系统下书目数据的质量控制

2011-03-18 02:00
图书馆学刊 2011年7期
关键词:编目书目著录

王 利

(营口市图书馆,辽宁 营口 115000)

馆藏书目数据库是图书馆实现集群管理的基础,是实现图书馆总分馆制协调采购、联合编目、通借通还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最基本的任务。

2007年,营口市图书馆引进了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旨在以市馆为中心,打造区域性图书馆联盟。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中的所有成员馆使用一个共同的书目数据库,鉴于当前我国的图书馆体制管理模式使各馆之间无法实现统一采购、集中编目,因此,馆际之间只能采取协调采购、联合编目的形式实现集群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对书目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1 书目数据情况分析

书目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馆藏的建设、整序、组织管理以及文献的开发利用,进而影响到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1.1 分类标引问题

文献分类标引必须遵循一致性原则,即要将内容相同的文献集中归入同一个类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馆使用情况不同、分类人员对分类法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

1.1.1 各馆根据本馆实际,确立的使用本不同

如有些图书馆针对丛书、多卷书就明确规定集中归类,有的馆就没有明确规定,分类人员在分类时比较随意,导致书目数据库中的同种文献归入不同类。还有些馆对于复分、仿分、通用复分表的使用没有严格按分类法规定执行,导致书目数据标准化程度低、机读目录重复混乱的现象。

1.1.2 分类人员主观因素

不同分类人员由于主观分析判断不同,导致同类文献被归入到不同类目,或不同文献被集中归类在一处等现象。例如:《圈子圈套》/王强著,一种分类号是I247.5,分类只给在上位类,没有使用专类复分表;二是对小说理解不同,有的分到了社会言情小说里,分类号是I247.57,有的分到了经济建设小说里,分类号是I247.54。

1.1.3 分类人员对分类原则掌握不准确

有些分类人员对分类法的分类原则、类目体系结构等掌握不够,出现许多不科学规范的现象。例1:《智能管理》入TP399,而不应入TP39。这是因为当一个文献的主题在分类法中找不到为它专列的相应类号,入“其他”类优先于入上位类。例2:《蓝牙技术原理与协议》入TN915.04,这是因为新学科、新主题文献在分类表中没有明确列类时,可先靠入其母学科、或归入其相关的上位类。

1.1.4 标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中小型馆,尤其是县区馆由于缺乏标引方面的人才,一是没有对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或者是根据分类号给主题词;二是对多主题文献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等,没有设立多分类标引,这样类目不能真实反映文献主题及内容,造成文献揭示不全面,给读者使用和工作人员查重造成不便。

1.1.5 查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部分工作人员查重不细致,导致数据唯一性程度不高。数据唯一性是影响数据库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一个书目数据库里,同一种文献只有一条书目数据记录,不允许重复记录存在,如果同一种文献存在两条以上的记录,就造成书目数据重复,影响到了整个数据库的质量。

1.2 书目著录问题

1.2.1 著录不完全

对CNMARC格式中的字段处理比较随意。如,对101字段的指示符、100字段中的数据元素等,不少编目员不进行处理,或者处理有误。有些编目员对书目数据的编制,仅局限于目录状态下著录单元的内容,著录级次较低,字段著录不全,影响了集群系统功能的发挥,导致书目记录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出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

1.2.2 对编目规则的理解不同

不同的编目员对著录标准的理解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种书,在不同的时间里,著录结果也存在不同。

如:童年(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1)

很多编目员著录为:

2001#a童年 e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1

5171#a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有些编目员著录为:

2001# a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h1 i童年

5171# a童年

还有些编目员著录为:

2001# a童年

2252# a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h1

1.2.3 套录数据质量因素

套录数据也是影响书目数据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减轻编目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大多图书馆一是下载联合编目数据,二是使用书商提供的免费套录数据,但我们在套录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编目机构书目数据存在着著录上的差异。

比如:《理解自然:一个文明星球的形成》

书商数据:

2001# a理解自然 Ali jie zi ran e一个文明星球的形成 d=Understanding naturee the formation of a civilized planet f丁照著zeng

辽图数据:

2001# a理解自然 9li jie zi ran e一个文明星球的形成 dUnderstanding Nature ethe formation of a civilized planet f丁照著 zeng

对于套录数据还需要编目员去甄别、修改,才能转化成自己的数据。

2 书目数据质量控制的措施

对集群系统下的各成员馆来说,总馆和分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地区的图书馆网群,其业务管理必须集中于总馆,以保证工作流程的统一和顺畅,确保其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无论是集中编目还是联合编目,都应使用统一的标准,以维护数据库的统一性,确保书目数据制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2.1 书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

由于各馆对MARC格式的理解不同,其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为了确保书目数据著录的完整、准确、统一和规范,也为了方便编目人员使用,各馆应该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则。200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就明确规定以《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二版)》为评估依据。

营口地区图书馆以辽宁省图书馆的数据作为套录的唯一数据源,因此所制定的营口市图书馆文献编目细则,是以辽宁省图书馆使用的《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二版)》为蓝本而制定。并以此作为各馆编目的统一规定和较为规范的参照和依据,规范书目数据库中的书目记录,以有效地保证地区目录的数据库质量。

2.2 加强编目人员培训,提高编目人员素质

集群系统下的书目数据质量控制使得人员素质的提高变得更为迫切。因此,提高编目员业务水平是保证数据质量的关键。营口市图书馆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坚持以老带新、老新结合的方针。通过带教方式,保证新手能在最短时间内熟悉业务流程,尽快进入实践操作角色;其次,适时组织开展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经验介绍以及业务培训,使得编目员能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整体素质。

2.3 发挥审校作用,严把质量关

数据的质量存在于数据整理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上,贯穿于整个数据库建设的始终。高质量的审校是减少编目误差、控制书目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把好书目数据质量关,应建立严密的审校制度。每一道工序都赋予检查上一道工序质量的责任,进行相互之间的监督。应设立一个总的审校员,对分类编目进行最后通过审校,发现差错并及时纠正,把好最后一道质量关。

Interlib区域图书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构建的联合目录,是一个动态的整体,采用的是实时联合目录,它是在一个书目数据库里,将图书馆群文献资源的目录信息集中在一起,直接反映文献收藏的地点及借阅情况等动态信息,在呈现给读者的目录上直接延续了读者服务。由于区域图书馆群内各馆编目质量参差不齐,Interlib虽然引入了多种手段进行编目质量控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通过馆际间的合作,严格实行书目数据质量控制,实现区域图书馆群的联合编目,达到书目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

[1]林敏.中文图书编目数据套录的问题与对策.图书馆学刊,2010(7).

[2]周小敏.关于编目书目数据质量问题探析——以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数据为例.图书馆论坛,2010(4).

[3]周青玲,改进大专院校图书馆书目数据库质量之我见.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6).

[4]张磊.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书目数据质量控制.农业网络信息,2009(9).

[5]聂书新.如何加强图书馆书目数据控制.民营科技,2009(3).

[6]翟文君.浅析Interlib系统中的编目子系统.图书馆学研究,2008(12).

猜你喜欢
编目书目著录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在藏文图书编目中的比较研究——以ILASII和GDLIS为例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