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G技术的手机图书馆服务探讨

2011-03-18 07:57邹晓蕾
图书馆研究 2011年4期
关键词:短信图书图书馆

邹晓蕾

(孝感学院图书馆,湖北 孝感 432000)

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和3G技术的日益成熟,构建手机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移动信息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延伸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容的手段之一。

1 基于3G技术的手机图书馆发展概况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基于3G技术的第三代手机,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 Mbps、384 Kbps以及144 Kbps的传输速度。

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达8.89亿[1]。 随着我国3G网络的逐渐成熟和移动互联网渗透的加速及运营商3G推广的深入,在手机用户总量大突破的同时,3G手机在用户中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2]。手机网民的增加和3G手机的推出,为构建手机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带来的良好的契机。

手机图书馆又称掌上图书馆、移动电话服务,是指图书馆将无线通信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手机作平台,针对手机用户开设和提供诸如信息查询、信息咨询等服务。由于移动通讯技术的局限,在2G时代,受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慢、手机功能弱等因素的影响,手机图书馆的应用主要以短信服务为主。而基于3G技术的手机图书馆具有不受时空限制访问图书馆资源、移动阅读、快捷获取流媒体资源等优势,可开展可视化参考咨询、定位导航、虚拟付费、远程维护等服务。上海图书馆于2005年率先开通了全国首家 “手机图书馆”,开展了讲座预订、问答咨询、书目查询、文献请求、续借申请、挂失申请、书到提醒、图书馆信息定制等服务,使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近年来,3G手机图书馆在国内发展十分迅速。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等高校图书馆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厦门市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相继建立了手机图书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7×24小时全天候信息服务。

2 基于3G技术的手机图书馆的服务

3G手机的出现为图书馆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使图书馆的服务具备了移动性,使用户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使用图书馆,增加了图书馆的使用频率。手机图书馆作为数字图书馆系统在服务功能上的延伸,可为用户提供更多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2.1 短信服务

手机短信服务业务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基本业务,由于具有发送方便、沟通及时、覆盖范围广、信息到达率高、点对点通讯等优点,深受广大手机用户的喜爱。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包括:(1)到期提醒。通知用户还书,避免超期罚款,或在用户已有图书超期的情况下,提醒用户尽快归还;(2)预约图书。用户可编辑短信预约已借出的图书,系统将根据预约到书信息,通知用户到馆借阅预约的图书;(3)续借图书。用户可编辑短信续借已借图书;(4)馆藏查询。用户可根据题名、著者、ISBN号等编辑短信检索馆藏中的图书,系统将按照入藏时间选择最近入藏的图书信息返回给用户;(5)借阅查询。用户可编辑短信查询当前所借阅的图书信息;(6)通知服务。系统在指定的时间内,向用户发送新书通报、图书馆通知等;(7)用户认证。图书馆通过手机服务系统确认用户身份,提供认证服务,实现图书馆中基于账户的传统功能。如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推出的 “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用户通过该平台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通过手机短信与图书馆的短信服务平台交互,进行信息查询与获取。它不仅可以帮助用户查询借书情况,提醒用户借阅预约的书刊,还可提供超期催还、续借、证件挂失等服务。又如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构建的“汇文短信服务平台”可使用户发送特定的交互指令获取书刊续借、借阅信息查询、证件挂失、预约借书与预约取消、图书馆有关通知和咨询服务等图书馆的相关服务。此外,用户还可以定制预约到书提醒、借阅到期前提醒、借阅超期催还、借书成功提醒、还书成功提醒等提醒类的短信服务[3]。

2.2 移动阅读服务

目前,移动阅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手机登录WAP网站或在手机上下载客户端,满足阅读需要;二是以提供类似纸质阅读的移动电子书为载体,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上网阅读,满足长时间深度阅读需要。利用3G的宽带优势和3G手机的强大性能,用户可以使用手机下载图书馆中的海量图书和多媒体资源,在手机终端上完成电子书的阅读和视频播放欣赏。图书馆可构建WAP(无线应用协议)网站和利用商业公司的WAP网站,为用户提供包括有声图像、声音文件、多媒体电子读物、多媒体数据库等多媒体资源,方便用户收看视频多媒体课程、视频专题讲座、用户培训的视频录像,让用户享受比纯文字更加丰富的数字资源。如国家图书馆构建的手机门户WAP网站承载了大量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包括千余种公开版权图书、500余小时的音频讲座、近10万篇学位论文元数据和32000张特色资源图片,为读者提供内容丰富、体验良好的特色资源展示。上海图书馆于2009年与北京方正阿帕比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体验式移动阅读服务。用户不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感受数字移动阅读服务,而且可通过3G手机体验数字移动阅读。用户只要在手机上安装Apabi Reader,就可以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图书。东莞图书馆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东莞分公司联手推出手机图书馆服务,不但实现了图书续借、馆藏书籍查询、展览信息介绍、读者服务指南、读者留言、原创作品投稿、WAP网址精选等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外,而且在内容上还提供了龙源期刊的WAP精选版内容、维普科技期刊供读者阅读浏览。另外,东莞图书馆建立了WAP网站,供手机用户阅读、浏览网站内容,每月浏览量达到10万次[4]。上述图书馆提供的手机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特色鲜明,值得高校图书馆借鉴。

2.3 视频参考信息咨询服务

3G手机的视频通话功能,为参考咨询馆员和咨询用户提供了一个实时的、虚拟的、面对面的交流环境,方便咨询馆员及时灵活地回答用户提问。3G手机的普及,使得用户与馆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生动,从空间上缩短了交流的距离。咨询馆员可以通过3G手机的可视功能在3G环境下与用户进行语音和视频交流,而用户可以利用3G手机获取各种数字资料。如北京大学的学术会议讨论的问题,可通过一定协议,在数字参考服务平台下通过手机电话会议功能,进行“现场直播”,还可进行相关讨论。这种手机视频服务功能可以理解为不影响主会场的分会场,突破了会议的时间限制、空间限制、与会人员限制,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时效性、广度和自由度。

2.4 手机定位服务

用户在进入图书馆借阅图书前,通常要先检索一下所借阅图书的情况。图书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借阅图书的局限性和流动性,致使经常出现用户所需图书被其他读者借走的情况,浪费了用户查询和往返图书馆的时间,也影响了用户借阅的心情。3G手机具备了先进的移动定位技术,可以根据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定位临近图书馆,提供与位置相关的图书馆的各类型信息服务,如馆藏资源的检索、域名的查询等。如美国俄亥俄州图书馆的用户可以通过OPLINMobile移动网络,从俄亥俄州250家分支图书馆中搜索出距离该用户当前位置最近的公共图书馆[5]。此外,3G手机业务还可扩展到OPAC检索定位上,用户通过OPAC检索,可在任何地方对提供OPAC服务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查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对OPAC检索系统进行了改进,甚至可以定位出每一本书的具体架位,并且可以做到在手机终端显示整个图形化的线路图,帮助那些不熟悉排架方法的用户准确快速地索取文献。

2.5 3G手机新增的付费服务

读者在图书馆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罚款、查新费、机时费、复印打印费、刻录费、赔书费等。这些费用一般由读者直接到馆现金支付。读者利用3G手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支付费用:一是通过手机账户的预存款进行扣除,二是可以通过3G手机上的数字证书远程连接自己的网上银行进行网上支付。这种付费方式极大地方便了读者,也减少了读者因延误付费造成的损失。

3 结束语

手机图书馆服务的推出,是信息技术与图书馆资源有效利用的结果。虽然开展基于3G技术的手机图书馆服务,需要资金和信息资源作保障,但3G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是历史的必然,不但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而且解决了图书馆滞后的工作为读者带来的不便,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1] 全国手机用户即将突破9亿大关[EB/OL].[2011-04-22].http://www.tianjinwe.com/rollnews/kj/201104t20110427_36 38839.html.

[2] 中国网民规模达4.57亿 网速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EB/OL].[2011-04-25].http://www.chinanews.com/it/2011/01-19/2796311.shtml.

[3]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图书馆开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EB/OL].[2011-04-27].http://lib.czu.cn/index.aspx?menuid=9&type=articleinfo&lanmuid=45&infoid=342&language=cn.

[4] 东莞:手机图书馆,随时随地轻松阅读[EB/OL].[2011-04-28].http://gd.people.com.cn/GB/123947/189791/189811/11588986.html.

[5] 张文彦,张瑞贤.美中WAP手机图书馆发展现状比较[J].图书馆杂志,2009(7):64-68.

猜你喜欢
短信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道歉短信
图书馆
代发短信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
短信档